福建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福建师大二附中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期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3分,27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句读(du) 琵琶(p) 笑靥(y) 转轴拨弦(xun)B. 吞噬(sh) 膏腴(y) 歆享(xn) 鞭笞天下(ch)C. 瘦削(xio) 炮烙(po) 形骸(hi) 百无聊赖(li)D. 阡陌(qin) 逡巡 (qn) 搭讪 (shn) 间或一轮(jin)【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
2、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A 项,琵琶(p)p,转轴拨弦(xun)xin;C 项,瘦削(xio)xu,炮烙(po)po;D 项,间或一轮(jin)jin。故选 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寒喧 莫衷一是 杜鹃啼血 沸反盈天B. 斑斓 弃甲曳兵 涛涛不绝 敛声屏气C. 饿莩 缠绵悱恻 不经之谈 揭竿而起D. 残骇 恬然自安 自鸣得意 相敬如宾【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
3、。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A 项,寒喧寒暄;B 项,涛涛不绝滔滔不绝;D 项,残骇残骸。故选 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谈得来,- 2 -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B. 作者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C. 某市原副市长妻儿收受贿赂 80多万元。有人认为,该副市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D.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
4、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A 项,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乐曲,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结合“乡间农妇”分析,此处望文生义。B 项,钟鸣鼎食: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敲着钟,列鼎而食) 。故用“钟鸣鼎食”形容权贵的豪奢排场,旧时还形容富贵人家生活奢侈豪华。使用正确。C 项,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结合“该副市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分析,不合语境。D 项,趋之
5、若鹜:本义是像鸭子一样成群成群跑过去,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些事物,多做贬义词。结合“艺术爱好者”分析,感情色彩不当。故选 B。【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是中国国家元首 32年来首次到访塞尔维亚,习近平也成为首位 1999年炸馆事件后亲临现场凭吊
6、的中国国家元首。B. 林黛玉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在与薛宝钗的竞争中,她所缺乏的,一是没有健康体格,二是不够温柔大气。C. 通过参与国家公祭日,我们不仅掌握了千真万确的史实,而且能够培养起真正热爱和平、守卫和平的认知。D. 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根据战- 3 -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
7、是否搭配。A项,语序不当, “首位”应放在“1999 年炸馆事件”之后。B 项,不合逻辑,否定不当,把“没有” “不够”去掉。C 项,搭配不当, “培养”与“认知”不能搭配。故选 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有“诗魔”之称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看来,_。_。_。_。_。_。“诗意地活着”不但是一个诗人的生命与美学实践,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境界与精神内涵的表现如以世俗眼光来看,这些时期也许是他们生命中、事业中最黯淡的岁月今天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因为这个世界太物质,太缺乏价值感、美感而诗人以优雅而真诚的语言,忠实地呈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最高的使命是“希望”但他们
8、却活得有境界、有品位、有尊严,他们寂寞的生命点燃了历史上千万人心灵的光和热比如,陶渊明罢官之后“采菊东篱下” ,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麓,杜甫因安史之乱流落成都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提出观点,承接前文的“看来” ,具体的阐释中的观点。【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
9、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 4 -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 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此题注意衔接紧密不能分开,承接前文,因此选 B。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同“栏杆”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疑问C.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朔:北方D.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命:命令【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
10、本法”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A项, “阑干” ,纵横散乱的样子。B 项, “惑” ,糊涂。D 项, “命” ,结合“俯首系颈”分析,译为性命。故选 C。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 知明而行无过矣 顺风而呼C.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D.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
11、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 项,定语后置的标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C 项,都表方式,可译为“把” 。D 项,介词,比;介词,被。故选 C。8.下列加点字中,与“序八州而朝同列”中“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约从离衡 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 追亡逐北 D.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答案】A【解析】- 5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对于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加点字活用方法相同的是” ,这是要求选出“活用方法相同的” ,这是针对文
12、言实词中词类活用设题,考生可以先明确加点词本身的词性,然后根据在句中的位置或所做的成分来分析活用类型。例句,使动用法,使朝见;A 项,使动用法,使离散;B 项,意动,以为耻;C 项,动词用作名词,逃亡的人;D 项,名词活用做动词,意思是成为帝王、称王称帝。故选 A。9.下列句子中与 “何陋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輮以为轮【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例句,宾语前置;A
13、 项, “也”表判断,判断句;B 项, “不知句读,不解惑” ,宾语前置;C 项, “利”“强”分别修饰“爪牙” “筋骨” ,定语后置;D 项, “以(之)为” ,省略句。故选 B。二、文言文阅读(19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柳虬,字仲盘,河东解人也。虬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容饰。遍受五经 , 略通大义,兼涉子史,雅好属文。孝昌中,扬州刺史李宪举虬秀才,兗州刺史冯俊 引虬为府主簿。樊义为扬州刺史,乃以虬为扬州中从事, 加镇远将军。非其好也,并弃官还洛阳。属天下丧乱,乃退耕于阳城,有终焉之志。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洛阳。于时旧
14、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时人为之语曰:“北府裴诹,南府柳虬。 ”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季海常云:“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四年入朝,周文帝欲官之,虬辞母老,乞侍医药。周文许焉。又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信出镇陇右,因为秦州刺史,以虬为二府司马。虽处元僚,不综府事,唯在信左右谈论而已。因使见周文,被留为丞相府记室。追论归朝功,封美阳县男。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曰:“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 盖所- 6 -为鉴诫也。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 ”事遂施行。除秘书丞。旧丞不参史事,自虬为
15、丞,始令监掌焉。迁中书侍郎,修起居注。时人论文体者,有今古之异。虬又以为时有古今,非文有古今,乃为文质论 。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蔬食,未尝改操。人或讥之。虬曰:“衣不过适 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 ”恭帝元年冬卒,时年五十四。赠兗州刺史,谥曰孝。有文章数十篇,行于世。(选自北史柳虬传 ,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B. 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C. 于时旧京荒废
16、/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D. 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五经是儒家典籍诗经 尚书 大学 周易 春秋的合称。B. 史官是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员,职责是记录国家大事、人物生平和帝王言行等。C. “陛”有时特指帝王宫殿的台阶。 “陛下”在文中是对皇帝的尊称。D. 元年,可以指帝王继位的第一年,也可以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还有其他含义。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柳虬
17、崇尚简朴,不慕高官厚禄。他不注重打扮,也不追求车马衣服华丽整齐;他进入官场,却非其所好,弃官回了洛阳。B. 柳虬办事尽职尽责,得到赏识。他应对繁忙的事务,勤于职守,得到元季海的夸赞;他在独孤信手下得到重用,被其封为美阳县男。C. 柳虬积极建言,期待广开言路。他认为设立史官是为了借鉴警诫,朝廷应该发挥史官的作用;他希望皇上关心政务,广纳忠言。D. 柳虬为人洒脱,坚守节操。他做事率性而为,不拘小节;而对别人的讥笑,他坚持自己的主张,始终穿破衣吃粗饭。- 7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属天下丧乱,乃退耕于阳城,有终焉之志。(2)周文帝欲官之,虬辞母老,乞侍医药。周文许焉。【答
18、案】10. D 11. A 12. B 13. (1)当时正值天下动乱,于是抽身隐退在阳城种田,有在此安身终老的志向。(2)周文帝准备任命他担任官职,柳虬以母亲年老而推辞,并请求回家侍奉母亲医药,周文帝应允了他。【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划线句的意思, “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 ,解答此句,应先结合文本理解其大意, “当时这个旧京城之地已经荒废,有名望的人才已经很少了,只有柳虬在阳城,裴詉在颖川。独孤信等人于是将他们都征召前来,任用柳虬为行台郎中,裴谶为都督府属,一起
19、典管信札文书” ;可以抓专有名词“虬” “阳城” “裴诹” “颍川” “信” “行台郎中” “北府属” ;其中“荒废”是词组,不能断开,排除 AB两项;“虬为行台郎中” “诹为北府属” ,这是对二人的任命;后面“并掌文翰” ,是说二人共同长官书信等文字材料,排除 C。原文标点为“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存,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北府属,并掌文翰。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名师点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
20、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特别注意“曰” “乎” “于” “而” “之” “也” “矣” “焉” “耳” “则”这些关键词。【11 题详解】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A 项, 大学应为礼记 。 大学为四书之一。【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技巧点拨】备考时要积累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要注- 8 -意各项表述中有关作品同
21、作者、年代是否一致。【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B 项, “他在独孤信手下得到重用,被其封为美阳县男”错,他不是被独孤信封为美阳县男的。【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
22、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选项 B源自文章第二段,文中的表述是“因使见周文,被留为丞相府记室。追论归朝功,封美阳县男” ,意思是“因为任使者入朝见周文帝,被留下任丞相府记室参军。追加评论他归附朝廷的功劳,被封为美阳县男” 。【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属,正值;终,安身终老;志,志向;“焉” ,兼词,于此。第二句中,官,名词作动词,任命担任官职;辞,以为托词推辞;焉,代词,他。【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技巧点拨】本
23、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柳虬,字仲盘,是河东郡解县人。柳虬十三岁时,便专心一志爱好学习。当时贵家子弟从师学习的人,都是车马衣服华丽整齐,只有柳虬不注重仪容服饰。他遍读五经 ,粗通要旨,另外也涉猎诸子著述和史书,平素喜欢写作。北魏孝昌年间,扬州刺史冯俊举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师范大学 第二 附属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检测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