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七校联盟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复习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3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70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占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A. 西周B. 秦C. 唐D. 清【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叙述可知,材料中的封建制度即分封制。分封制下诸侯对国王缴纳贡赋,国王也可在王畿征税,符合材料中的说法,A 正确。秦朝
2、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地方所有赋税都属于中央,不符合题意,BCD 错误。2.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 ”这主要说明了A. 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B. 古代中国土地兼并严重C. 精耕细作提高农产品亩产量D. 铁农具和牛耕被广泛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说经过人的精耕细作,土地亩产可以提高,收入大增,C 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生产组织形式,A 错误。土地兼并不符合材料主旨,B 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农具的使用,D 错误。3.秦朝为了统一“西南夷”地区,开辟了“五尺道” ,请问“五尺道”位于下图中的- 2 -A. AB. BC. CD
3、. D【答案】B【解析】【详解】秦朝的“五尺道”是为了统一西南夷地区而修筑的,所以该道应该位于西南地区。A为西北地区,B 为西南地区,C 为中原地区,D 为南越,所以“五尺道”应该位于 B,故排除 A、C、D 项,故选 B项。【点睛】五尺道是中国战国时代修筑的一条连接中原、四川与云南的通道。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开通了此条道路。因路宽五尺,所以称为“五尺道”。4.汉代发明了一种既能解决地表土质疏松无法开渠,又能减少明渠在输送过程中蒸发和渗漏的渠道。这种渠道是A. 都江堰B. 郑国渠C. 井渠D. 水排【答案】C【解析】【详解】都江堰是水利工程,不是输送水的渠道,故排
4、除 A项;郑国渠位于关中地区,不存在因地表土质疏松无法开渠和严重的蒸发与渗漏的情况,所以这个渠道不是郑国渠,故排除- 3 -B项;井渠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水利工程,主要是为了应对西北地区地表土质疏松无法开渠和严重的蒸发与渗漏的情况,故选 C项;水排是东汉时期利用水力进行鼓风的冶铁工具,故排除 D项。【点睛】井渠又称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5.
5、某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浙江古代文明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越窑的青瓷大邑的白瓷钱山漾的绢片马王堆的素纱襌衣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越窑和钱山漾遗址均位于今天浙江省境内,属于浙江古代文明成果,所以符合题意;大邑位于今天的四川境内,马王堆位于今天的湖南境内,不是浙江古代文明成果,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 A项,故排除 B、C、D 项。6.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 刺史制B. 参知政事C. 内阁制D. 军机处【答案】B【解析】【详解】刺史制度是汉代实行的监察地方官员的制度
6、,后来刺史演变成地方一级行政官员,- 4 -不是分割宰相权力,故排除 A项;参知政事是宋代设立的分割宰相权力的职位,相当于副宰相,故选 B项;内阁和军机处是明清时期废除宰相制度后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顾问咨询机构,无所谓分割宰相权力,故排除 C、D 项。【点睛】中国古代限制相权的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设置机构或者职位分割相权,使相权分散;二是以官职较小的亲信担任重要职务,通过架空宰相以达到限制相权的目的。至明清时期则直接废除了宰相制度,从而彻底消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7.在中国古代,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清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市买卖,热闹至饭前,
7、市罢而收。 ”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于A. 宋朝B. 汉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可知此时的商业活动已经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根据所学内容可知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宋朝,故选 A项;汉朝和唐朝城市中的商业活动都必须在政府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有严格的空间限定,故排除 B、C 项;清朝在宋朝之后,这种情形在宋朝就已经出现,所以清朝不可能最早出现这种情形,故排除D项。【点睛】宋朝以后中国城市中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本题中要抓住“最早”这个关键性的限定词进行选择。8.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 ,及得西域,世祖以地
8、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理藩院 D. 行中书省【答案】A【解析】9.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 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 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5 -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内阁与军机处都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关,两个机构离皇帝褣的远近变
9、化,说明了皇权强化、君主专制的加强,D 项符合题意,正确;A 项是表面上的理解,不符合题意;B 项不是本质上的,不符合题意;题干涉及的是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C 项属于无关项,排除。故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内阁制与清朝军机处10.“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 ”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向中国倾销鸦片掠夺中国原料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输出资本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说明广州属于传统贸易口岸,便于向国大量倾销商品,福州方
10、便英国掠夺中国武夷山红茶,上海可以打开中国市场,符合题意,选择项正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主要不是输入鸦片,排除;向中国输出资本是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侵华特点,排除。【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 6 -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11.读下图。导致 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单位:镑A. 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11、B.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C.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答案】D【解析】【详解】1843 年至 1847年英国输华商品值较 1838年至 1842年大增,所以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的说法明显错误,更不能证明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故排除 A、B 项;1848 年至 1852年英国输华商品值下降是由于遭遇到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而不是因为商品输入太多超过了中国的购买力,故排除 C项;故选 D项。【点睛】中国传统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不是特别依赖市场,所以才会出现英国输华商品值下降的情况,这是由
12、于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12.1896年,法国商人在苏州开设工厂也是合法的。其设厂的依据有“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领事裁判权的规定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辛丑条约的有关规定- 7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最早在中国取得开设工厂权利的是日本,在日本同中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其他列强援引“一体均沾” ,即片面最惠国待遇也得到了这一特权。所以法国可以在苏州开设工厂的依据是“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规定和马关条约的有关规定,因此符合题意。领事裁判权是指外国公民在中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这一特权破坏
13、了中国的司法主权;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在马关条约以后,此时列强已经得到了在中国合法开设工厂的特权,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B、C 项,故选 D项。13.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 “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 19世纪 70年代 B. 19 世纪 80年代C. 19世纪 90年代 D. 20 世纪 20年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晚清人士的主要意思是鼓励保护民间开办工厂使用机器,这样可以抵制洋货在中国的畅销流行,也有利于我国的生产发展和交通的便利。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对民间设厂政策大的
14、调整是在甲午战后,明令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 C;A、B 两项所述的年代是民间机器企业产生起步的时代,政府对民间企业更多的是抑制而不是鼓励;D项清王朝的统治已经结束了。考点:中国近现代史上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战后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4.考古证实:下图是“丹东一号”出水的文物。 “丹东一号”正是“甲午海战”中沉没的致远舰。123 年前,致远舰留给国人的绝响是危难关头撞向敌舰。请问下令开足马力撞向敌舰的管带是- 8 -A. 丁汝昌B. 林永升C. 邓世昌D. 刘永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日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弹药耗尽
15、之际率领致远舰撞向敌舰,但最终被日舰击沉。丁汝昌是北洋水师提督,林永升是北洋水师经远舰管带,刘永福是黑旗军领袖,均不是致远舰管带,故排除 A、B、D 项,故选 C项。15.某同学对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通过画时间轴的方式呈现出来,图中分别为A. 湖北军政府成立;同盟会成立B. 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 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答案】B【解析】【详解】湖北军政府成立于武昌起义后,与材料时间轴不符,故 A项错误;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黄花岗起义时间是 1911年 4月,故是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发生于 1911年 10- 9 -月,
16、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 1912年元旦,清帝退位于 1912年 2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B 符合材料中的时间轴,故 B项正确;清帝退位于 1912年 2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 1912年 3月,与不符,故 C错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 1912年元旦,在武昌起义后,与不符,故 D项错误。16.“二十八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二十九日一律罢课,宣誓救亡。发出罢课宣言,责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颠倒” “学生联合会再发宣言,将官厅镇压学生爱国罢课运动通告全国。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学生三千人与全国同学诸君一致行动 ,实行罢课。 ”从材料内容判断,学生罢课的主要原因是A. 袁
17、世凯尊孔复古B. 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C. 国民党政府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D. 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宣誓救亡”可知学生罢课的原因不是由于袁世凯尊孔复古,故排除 A项;根据“宣誓救亡” 、 “责北京政府”可知学生罢课的原因应该是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故选 B项;学生针对的对象是“北京政府” ,而不是国民党政府和国民政府,故排除 C、D 项。17.1927年 12月 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下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可以看出的信息是当时中国蒋介石与宋美龄婚照- 10 -已经有人穿西式礼服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生活习俗已经深受西方文明
18、的影响所有的高官显贵都穿西式礼服以显示自己的文明程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中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衣着可知当时的中国已经有人穿西式礼服,所以符合题意;根据图片内容可知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礼为西式婚礼,说明当时已经出现西化的“文明婚礼” ,而且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重要人物也采用西式婚礼,说明当时中国的生活习俗已经深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所以符合题意;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礼着西式礼服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高官显贵都穿西式礼服以显示自己的文明程度,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 A项,故排除 B、C、D 项。18.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 世纪 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他先
19、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这种无线电报通讯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A. 19世纪中期B. 19世纪末期C. 20世纪初期D. 20世纪中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据材料提到,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无线电报的特点,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20世纪初期,故 C正确。19 世纪中期,无线电报还未发明,故 A错误。19 世纪末期,无线电报还未在中国传播,故 B排除。20 世纪中期,不是最早出现的时间,故
20、 D排除。- 11 -考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无线电报19. 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 “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 九一八事变前后 B. 一二八事变以前C. 西安事变前后 D. 八一三事变以后【答案】C【解析】从“中国红军万岁”等内容以及空间信息“西北” ,可以推断这是中共的宣传标语。 “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最有可能指的是中共长征到西北后遭遇的地方军阀,如青海的马家军对中共屠杀甚烈(1935 年后) ;“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可
21、能是针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1931-1936 年底) ;“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应该是 1935年 12月瓦窑堡会议之后;“中国红军万岁!”出现于 1927-1937年间。A、B 时,中共尚未提出“抗日统一战线” ,故排除。C、D 满足条件,但题目要求“最早可能出现”的时间,C 当为最佳答案。【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题时注意空间信息“西北”和隐性的时间信息。另外,要注意解题技巧:旧事物可能出现在新时间,新事物不可能出现在老时间。20. 某一宣言称: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 ,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该宣言发表于A. 辛亥革命时期 B. 北
22、伐战争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期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苏维埃政府成立于 20世纪 30年代武装反抗国民党时期,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是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共同抗日,取消“苏维埃政府” ,陕甘宁边区作为特区而存在,故选 C,排除 ABD。考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1.有人对照过中日两国的历史教科书,发现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说法差别很大,为了更客观地探究真假,高一同学李爱华可搜集的史料包括当年受害幸存者的控诉材料当年驻南京美国记者所拍的新闻照片- 12 -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国际红十字协会人员所作的记载A. B. C. D.
23、 【答案】C【解析】【详解】虽然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叙述上可能存在差异,但做为历史研究材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控诉材料、美国记者的新闻照片、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和当时国际红十字会人员的记载都可以进行搜集,所以均符合题意。故排除 A、B、D 项,故选 C项。22.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 ”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A. 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B. 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4、【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途径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采取逐步的和平的方法,故 D选项正确;建立国家工业化基础,属于一五计划,故 A选项错误;三大改造并未涉及利用沿海工业,故 B选项错误;C 选项的表述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 C选项错误。故选 D。2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邓小平的这一言论发表于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四大C. 中共十五大- 13 -D. 南方谈话【答案】D【解析】【详解】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临安市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模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