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拉练试题(一)(无答案).doc
《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拉练试题(一)(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拉练试题(一)(无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镇平一高 20182019 高二期末考前拉练历史1、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话无忧 ,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C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2、春秋时周室衰微,诸侯争霸。写史本应直笔“纪事”,孔子则曲笔作春秋以“讲礼”,惩恶扬善,使“乱臣贼子惧”。故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CA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C带有
2、强烈个人政治观点 D违背了统治阶级的意愿3“这一派别对宇宙论、认识论或者个人伦理道德不感兴趣,这些谋略家只专注于对无序的状态提出政治解决的办法,推荐积累权力的技巧。”以下观点中与该派别的思想主张一致的是 AA厉行赏罚 崇尚法治 B奖励耕战 与民休息C仁者爱人 尊君爱民 D崇尚贤能 厉行节俭4、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 70 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B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 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5、东汉光武帝
3、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C2A社会舆论决定官吏升黜 B监察体系臻于完备C儒家思想影响政府决策 D选官标准发生变化6、宋书天文志载:“晋康帝建元二年闰月乙酉,太白犯南斗,九月康帝崩,太子立,大赦。”此记载体现了 DA以民为本 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7、数学史专家钱宝琮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B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
4、该适可而止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探究C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D数学知识很难应用于生活实践8、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道教地位上升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9、“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称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 CA词兴起于娱乐场所B词的格调不高,文学走向颓废C词的繁荣与商业发展有关D词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文学10、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
5、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D3A. B. C. D.11、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言:“两淮岁课百余万,安所取之?取之商也若束缚之,急使之,一无乎所顾,今天下安得岁增民间百余万粟,输九边以为兵食者乎?”这反映出顾炎武 DA.萌发民本思想B.主张经世致用C.提倡轻徭薄赋D.倡导工商皆本12、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了古
6、代科技发展 AA具有儒学化特征 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C为封建统治服务 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13、明清时期流传的小说戏曲基本上都是包装很精美的插图本,有人认为,书中特别添加的这些插图正是出版商们销售出奇制胜的法宝。这反映出当时 D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中国区域文化色彩浓厚C.商人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D.文学作品的商业化倾向14、1863 年,李鸿章正全力准备进攻苏州的太平军,上海 27 家洋行联名向他提出,他们愿意出资修筑一条从上海到苏州的铁路,“由此路以扫逆氛,其便捷轻利,莫有过于此者”。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DA列强主动推进中国近代化B清军得以顺利完成剿杀任务C列强对华以资本输出为主D
7、清政府兴办洋务的现实目的15、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由此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 BA.中体西用,维护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C.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4D.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16、19 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 世纪 90 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D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17、19
8、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及其学说,他们希望找到既能发展资本主义,又能医治资本主义弊病的药方。这说明当时 CA.中国具备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经济基础B.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资产阶级的需要C.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认识更深入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8、1905 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这段对话说明 AA救国路径趋于多元化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孙中山反对教育救国 D严复主张君主立宪19、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
9、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成果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BA.魏源 海国图志B.陈独秀 文学改良刍议C.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鲁迅 狂人日记20、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下列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制夷”C提倡“德先生”和“赛先生” D设议会、开国会521、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死去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根本上变换了中国的面
10、目。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己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及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是 D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新民主主义论C.共产党人发刊词D.论人民民主专政22、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CA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B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C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D“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23、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 23 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 22 位本科教
11、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 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 16 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C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D“两弹一星”是留学 教育的结果24、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理论前提”主要是指 AA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革命伟人的特 殊经历25、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
12、现在 CA.提倡民本6B.呼唤仁爱C.强调理性D.倡导美德26、色诺芬的回忆录记载:“(苏格拉底)主持人民大会,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材料反映出 AA苏格拉底维护民主政治B苏格拉底之死的直接原因C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D雅典奉行法律至上原则27、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 15 世纪 20 年代的 5%上升到 16 世纪 20 年代的约 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B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
13、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28、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智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以下选项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DA史学家甲关注历史的延续和连接B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新异和变迁C两位史学家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D两位史学家论述视角有较大不同29、16 世纪的英国,天主教会及其信条遭到变革,传统宗教机构被大量解散,使得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的社会调节剂和润滑剂几近消逝,给城市的社会秩序带来比较大的麻烦。这说明宗教改革 AA.推动了社会秩序的重组7B.促进了
14、行政机构的调整C.摧毁了民众的宗教信仰D.阻碍了近代城市的转型30、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C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31、1791 年 7 月 14 日,罗伯斯庇尔在一次集会上说:“国王是不可侵犯的!但是,难道人民不也是不可侵犯的吗? 国王的不可侵犯性是虚构的,而人民的不可侵犯性却是自然的神圣权利所规定的。”这段演说 DA为处死国王提供了理论依据B深刻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C推动了
15、法国大革命的爆发D反抗国王权威,强调个人自由32、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 18 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DA.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C.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D.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33、伽利略认为,在讨论自然界的现象时不应当从圣经的权威地位出发,而应当从明智、有理性的实验和必要的演示开始。因为,无论是圣经,还是自然界都同样出自神旨。这反映出伽利略 BA深受宗教的困扰
16、B仍受宗教思想影响C对圣经不以为然 D对科学持怀疑态度834、“他利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证明,光速是极限速度,接近光速的物休会变小变平。他认为,甚至时间也会受影响。,移动的钟走得比静止的钟慢。”这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因为它 D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理论B.借鉴法国科学家拉马克的学说C.打破了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D.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35、某学者在论文中提到:“1873 年美国人帕尔文制成第一台履带式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拖拉机,1892 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首先研究成功19 30 年上升到 93 万台,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据此,材料反映了 BA工业革命引发农业领域的变革继续深化B第二次工业革
17、命带来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C农业机械化推动了农业产量的提高D工业发展推动了钢铁制造业的发展36、据不完全统计,从 1789 年到 1800 年,在世界 58 项重大科研成果中,法国有 23 项,占总数的 40%。同时期,英国只有 13 项,占 20%;德国 6 项,占 10%。这一时期法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主要得益于 AA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新古典主义思潮对科学的积极影响C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D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高度重视37、1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 欧洲 时间 中国16 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 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
18、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明后期至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9系 清初 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 BA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 B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东学西渐”历程开启 D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38、“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啊!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与材料属于相同流派的作品是 DA鲁迅狂人日记 B罗贯中三国演义C海明威老人与海 D雪莱西风颂39、19 世纪以来,一些西方画家认识到,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这些画家抛弃了几百年来画室作画的传统,提倡户外写生。能够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镇平县 第一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考前 拉练 试题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