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棠湖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年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期末统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2.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分第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25 小题,每题 2分,共 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字经是中国传统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叙史”部分,序号处填入正确的是周武王, ,八百载,最长久。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唐高祖,起义师, ,创国基。太祖兴, ,号洪武,都金陵。A. 除隋乱始诛纣国大明嬴秦氏B. 始诛纣除隋乱国大明嬴秦氏C.
2、 始诛纣嬴秦氏除隋乱国大明D. 嬴秦氏始诛纣除隋乱国大明【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周武王起兵伐纣,建立周朝,先后八百多年,故应是“始诛纣” ;秦始皇统一六国,但由于暴政,二世而亡,故应是嬴秦氏。依据唐高祖,可知是除隋乱;依据洪武年号可知是明朝建立,再分析选项排列,只有 C项符合以上分析。所以应选 C。2.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这一现象反映商代A. 宗法制开始出现B. 贵族政治的产生C. 家国同构的特点D. 王权具有稳定性【答案】C【解析】- 2 -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度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
3、家统治的制度,这体现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特点,项正确。题干强调宗法制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且宗法制度在夏朝已经出现,排除。题干强调宗法制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与贵族政治的产生无关,排除。题干强调宗法制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与王权无关,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点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结合宗法制的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这体现的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特点。3.“齐人” “鲁人”这种表述的制度因素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
4、所学知识,西周推行分封制,当时周王分封了很多诸侯国,如:鲁、齐、燕、魏、宋和晋等诸侯国,故“齐人” 、 “鲁人”这种称谓同分封制有关,A 项正确;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是分封制的基础,同材料题意不符,排除 B;郡县制是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4.下图所示,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A. 削弱相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B. 消除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C. 中朝权力扩大外朝权力分散- 3 -D.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答案】D【解析】西汉时汉武帝这一规定指的是推恩令,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选 D是符合题意的,正
5、确;推恩令和削弱相权无关联,选项 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说法绝对,地方对中央的威胁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不符合题意,排除;图片不涉及中朝、外朝的问题,选项 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推恩令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5.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 “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由此可知A. 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B. 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C. 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D. 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答案】B【解析】据材料“招收低级官员和普通百姓的子弟”可知,科举制不分门
6、第出身,使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故 B项正确;从材料中只能看出通过“四门学”这一种选官途径,未提及其它选官途径,故 A项错误;材料“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反映了生徒来源,与生徒人数无关,故 C项错误;D 项与材料“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不符,故 D项错误。6.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临时约法A.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B. 明显的限袁倾向C.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D. 强烈的排满色彩【答案】B【解析】- 4 -试题分析:最终成为一
7、纸空文是从结果来看,故 A项错误;根据题干“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可知此题强调的是临时约法明显的限袁倾向,故 B项正确;材料与明确的反帝要求五官,故 C项错误;材料与强烈的排满情绪无关,故 D项错误。7.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研究五四运动,从史料价值的角度看,该材料A. 是一面之词,故不可作参考B. 是时人之言,故可做参考C. 具明显倾向性,故不可作参考D. 是爱国青年之词,故可作参考【答案】B【解析】
8、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出自“1919 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是当时的人记录的材料,可以作为参考,B 正确。当时的人记载的资料,具有参考价值,A 错误。本题材料叙述较为客观,C 错误。材料可作为参考,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是谁写的,而是因为记载的时间,D 错误。8.有誓词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 ”誓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武昌起义B. 卢沟桥抗战C. 南昌起义D. 北伐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北伐战争,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A 项是辛亥革命开始标志,不符合题
9、意,排除;B 项是全民族抗日开始标志,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打响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 “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 “总理遗命,炳若晨星”等信息可知,这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D 项正确。故选 D。- 5 -9.毛泽东曾指出:“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可见,毛泽东主张A. 开展国共合作B. 重视城市罢工斗争C. 坚持合法斗争D. 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
10、映的是革命道路的选择问题,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 A项错误。 “走相反的道路” 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故 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 ,故 C项“坚持合法斗争”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材料“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可以看出毛泽东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所以 D选项是正确的。10.20世纪 30年代,日本侵略铁骑肆虐,走向统一抗战成挽救民族危机的必由之路。全面抗战爆发后,领导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中央政府是A. 瑞金苏维埃政权B. 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C. 陕甘宁边区抗日政府D.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日本
11、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共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与国民党谈判中,主动作了让步,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改编红军,故 B正确;A 项是国共对峙时期,C 项是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时中共特区政权,当时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D 项是辛亥革命后的政权,排除 A、C、D。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名称。下图显示的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主要反映出- 6 -A. 社会性质的变化B. 革命领导阶级的变化C. 社会矛盾的变化D. 中共执政地位的形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故项
12、错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八路军和红军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故项错误;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为实现国共合作抗日,中国共产党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因此体现的是当时主要矛盾的变化,故项正确;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未获得执政地位,且材料信息未涉及,故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2.2014年重庆学者在荷兰发现签订于民国 34年 5月的中荷关于放弃荷兰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原件。该条约签订时,中国正处于A. 北伐战争时期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民国 34年 5月,换成公元纪年则是 1945年 5月,处于抗战
13、胜利前夕,故 C正确;北伐战争是1926至 1927年春,国共十年对峙是 1927至 1936年,解放战争是 1946至 1949年,故A、B、D 时间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 13.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 7 -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 。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A. 义和团运动 B. 九一八事变C. 一二九运动 D. 卢沟桥事变【答案】A【解析】依据“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 ,说明该“事变”具有盲目排外的特征,发生地点又主要集中在华北、京津地区
14、,导致的结果是京师沦陷,朝廷狼狈出逃。结合所学知识,这是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小型“世界大战” ,最终的结局是慈禧太后带领着光绪皇帝出逃,故 A正确;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均发生于民国期间,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4.干支纪年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以 60年为一个周期。在 1851年“辛亥”年和下一个“辛亥”年中,各发生了一次重大的革命运动,对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都采取暴力革命斗争的形式B. 都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C. 都把斗争矛头直指清朝统治者D. 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851 年下一个辛亥年革命运动”即可知应
15、为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属于旧式的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仍为封建专制政权;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两者都采用暴力革命的形式反对清王朝统治,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走向失败,而辛亥革命的果实也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两者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 ACD正确,但不符设问,排除,所以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两个辛亥年”所对应的两件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运用所学知识比较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即可得出答案。15.某同学在总结“中国近代史历程”时制作出了以下学习卡片,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8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答案
16、】C【解析】【详解】中共诞生于 1921年,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年,故第一条表述有错误;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故第二条表述正确;国共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统治的表述不合适,1927 年因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国民大革命失败,奉系军阀张作霖仍然盘踞在东北,故第三条表述有错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故第三条表述有错误。综上所述,材料四条有 3处错误,故选择 C项。ABD 项找到的错误数量与材料不符。16.1956年,纪念孙中
17、山诞生 90周年时,毛泽东说:“现代中国人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下列说法,哪一项最类似于完成孙中山民权主义(主权在民)的任务A. 推翻三座大山,赢得民族独立B.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建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D.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解析】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主权在民,所以选 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B 均涉及民族问题,均类似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任务而非民权主义的任务,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属于政党之间的关系,未体现出主权在民,不符合题意,排除;- 9 -故本题
18、选 D。17.邓小平曾说:“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 ”该言论主要强调A. 香港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B. “一国两制”理论遭到了质疑C. “一国”是“两制”的前提D.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于大陆【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央也要管理香港的事务,体现了“一国”才是“两制”的前提,所以选 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一国两制”理论并未遭到质疑,选项 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D根本就不是材料所强调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点睛:材料不是强调香港的高度自治权,而是强调香
19、港高度自治之下仍然要接受中央的管理即“一国”是“两制”的前提。18.有学者认为,和平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意识和全球意识是现代外交的重要理念,是走出“冷战”时期外交困境的重要价值选择。下列中国的对外交往活动,最符合上述理念的是A.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B. 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问题C. 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D. 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答案】D【解析】A项是体现革命意识的外交,与题干不符;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但由于美国的蓄意破坏朝鲜问题没有解决,故 B项错误;1971 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位,不能体现“和平意识、平等意识、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 模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