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4.4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doc
《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4.4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热点题型专练专题4.4氮及其化合物(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氮及其化合物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2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空气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装置里,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 NO 为氧化剂,N 2为氧化产物B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 CO、NO 和 N2CNO 和 O2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D催化转化总化学方程式为 2NOO 24CO 催化剂 4CO2N 2【解析】选 D 反应过程中 NO、O 2为氧化剂,N 2为还原产物;汽车尾气中的
2、 N2不是污染物;NO 和 O2的反应不需要催化剂;根据题中的图示,可将反应的过程分成如下两步写:2NOO 2=2NO2,2NO24CO=N 24CO 2,将两步反应式合并可得总化学方程式为 2NOO 24CO 催化剂 4CO2N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 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8H 2NOError!=3Cu 2 2NO4H 2ODHNO 3NONO 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2【解析】选 A A 项中加入 Cu(NO3)2固体
3、后,Cu 和 H 、NO Error!发生反应:3Cu8H 2NOError!=3Cu 2 2NO4H 2O,该项不正确。4已知常温常压下在 1 L 水中可溶解 40 L NO2,NO 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2NaOH2NO 2=NaNO3NaNO 2H 2O。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吸收 NO2气体的是( )5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个纸蝴蝶并喷洒一种溶液(保持湿润),挂在铁架台上。另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右图)。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红色。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杯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NaOH 溶液浓硫
4、酸A BC D【解析】选 A 浓盐酸易挥发,酸性气体 HCl 遇石蕊变红;浓氨水易挥发,碱性气体 NH3遇酚酞变红。6铜与浓硫酸反应结束后,烧瓶中铜片未完全溶解。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相关推断错误的是( )A加入铁粉,铁粉不溶解B滴入 NaNO3溶液,铜片溶解C加入银粉,银粉不溶解D滴入 NaHCO3溶液,有气体产生【解析】选 A 铜与浓硫酸反应结束后,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溶液中有未反应的硫酸,所以铁要与铜离子和氢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铁粉溶解,故 A 错误;滴入 NaNO3溶液,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构成强氧化性体系,与铜片反应,所以铜片溶解,故 B 正确;加入银3粉,银粉不
5、与铜离子和氢离子反应,所以银粉不溶解,故 C 正确;碳酸氢钠与未反应的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 D 正确。7“封管试验”具有简易、方便、节约、绿色等优点。观察下列四个“封管试验”(夹持装置未画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时,a 上部聚集了固体 NH4Cl,说明 NH4Cl 的热稳定性比较好B加热时,发现 b 中 I2变为紫色蒸气,在上部又聚集为紫黑色的固体C加热时,c 中溶液红色变深,冷却后又变浅D水浴时,d 内气体颜色变浅,e 内气体颜色加深8下列反应中的氨与反应 4NH35O 2=4NO6H 2O 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A2Na2NH 3=2NaNH2H 2BNH 3HC
6、l=NH 4ClC4NH 36NO=5N 26H 2OD3SiH 44NH 3=Si3N412H 2【解析】选 C 在反应 4NH35O 2=4NO6H 2O 中 N 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氨中的3 价变为反应后 NO 中的2 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氨气作还原剂。A.在2Na2NH 3=2NaNH2H 2反应中,H 元素的化合价由 NH3中的1 价变为反应后 H2的 0 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所以 NH3作氧化剂,错误。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错误。C.在 4NH36NO=5N 26H 2O 中,NH 3的 N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变为反应后 N2的 0 价,化合价升高,
7、失去电子,作还原剂,正确。D.在 3SiH44NH 3=Si3N412H 2中,NH 3的 H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变为 H2中的 0 价,得到电子,作氧化剂,错误。9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选择试剂 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加热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 )A试剂为 Ba(OH)2溶液 B操作为结晶C操作为过滤 D试剂为稀 HNO3【解析】选 B 根据题意,选择 Ba(OH)2溶液除去 SOError!、NH Error!和4HCOError!
8、,NH 3H2O 通过加热除去,操作为加热。过量的 Ba2 用 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OH 和 CO Error!用硝酸除去,则操作为过滤,试剂为 HNO3。10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 NO Error!物质的量为 0.1 molB OA 段产生的是 NO, AB 段的反应为 Fe2Fe 3 =3Fe2 , BC 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4DH 2
9、SO4浓度为 2.5 molL11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从某地颗粒采集器中获得雾霾颗粒样品,然后用蒸馏水浸取。在探究雾霾颗粒可溶性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向浸取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有 ClB.向浸取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雾霾中一定含 SOError!C.向浸取液中加入 Cu 和浓 H2SO4,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雾霾中可能含有NOError!D.向浸取液中加入浓 NaOH 溶液微热,试管口附近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雾霾中一定含有 NHError!【解析】A 项,与 AgNO
10、3生成白色沉淀的,除了 Cl 还有 SO Error!和 SOError!,错误;B项,若雾霾中含有 SOError!,加入 HNO3会将其氧化生成 SOError!,再与 Ba2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错误;C 项,浓 H2SO4电离出的 H 与 NOError! 结合成浓 HNO3,与 Cu 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若溶液中含有 NOError! ,在酸性条件下,NOError! 发生歧化反应,方程式为:3NOError!2H =2NONOError!H 2O,生成的 NO 到试管口与 O2反应生成 NO2气体,正确;D 项,NH Error!与 OH 反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碱性气体 NH
11、3,正确。【答案】AB512.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 9.6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 NO Error!物质的量为 0.1 molB.OA 段产生的是 NO, AB 段的反应为 Fe2Fe 3 =3Fe2 , BC 段产生氢气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FeSO4D.H2SO4浓度为 1.5 molL1【答案】AD13.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均能通过一步转化实现的是( )A.FeH2O(g
12、)Fe 2O3AlAl2O3B.CuCl2CuCl2Error!FeCl2C.FeS2O2SO2Error!H2SO4D.NH3O2NO2Error!HNO3【解析】A 项,铁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生成 Fe3O4,错误;B 项,CuCl 2和 FeCl3不反应,错误;D 项,NH 3和 O2反应不生成 NO2,错误。【答案】C14.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 H2SO4不与铜反应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解析】生成的 Cu(NO3)2在 H
13、2SO4的酸性条件下相当于又有了 HNO3,铜片会继续溶解生成6NO。【答案】D15.实验室用废铜屑和稀硝酸反应制备无水硝酸铜,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16.已知 a、b、c 均为非金属单质,d、e 均为含有 10 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且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de,f 为离子化合物。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单质 a 呈气态B.单质 c 具有强氧化性C.稳定性:edD.f 受热易分解生成 d 和 e【解析】由题意可知,a 为 N2,b 为 H2,c 为 F2,d 为 NH3,e 为 HF,f 为 NH4F。【答案】C17.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
14、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过量的 Zn 与 18 molL1 硫酸溶液反应 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氮气在催化剂存在和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过量的铜与稀硝酸 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 常温下过量浓硫酸与铝A. B.C. D.【解析】注意不同浓度的硝酸、硫酸、盐酸性质上的异同。注意随着反应进行,浓溶液变稀。中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变稀,稀硫酸与锌反应,硫酸可反应完全;中合成氨为可逆反应;中 MnO2不与稀盐酸反应;铜和稀硝酸可反应完全;中生成硫酸钙不溶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中钝化。【答案】B18.下列说法不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届高三 化学 二轮 复习 热点 题型 专题 44 及其 化合物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