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南省长郡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强调“礼” , “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贺卡初期叫“名帖” ,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为“谒” ,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 ;东汉后叫“名刺” ,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
2、。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及功能有所进步,称为“门状”或“飞帖” ,到了明清,又叫“红单” “贺年帖”等等。听这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 ,赐予大臣。由于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传说南宋人张世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经典收藏,如
3、保留到今天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贺卡一类原是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故不能亲送者遂仆人呈送,逐渐形成风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人可以多送,如亲自前往,所送数量极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礼;派人呈送好处多多,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高。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拜见时仆人所持长方形匣盒,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用手持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用拜匣,收藏专家马未都藏有- 2 -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红木制作的“福
4、臻堂赵”的拜匣,制作精良,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贺卡的商业性邮递也从宋代开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载,每逢冬至、元旦年节, “凡在外官,皆以状至(致)其长吏” ,这应该是邮政作为贺卡的信使最早的记载了。传统纸质卡片,其材料多为高档木浆纸,而生产这种纸消耗的是木材资源。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传统的贺年卡在与现代的网络技术融合后,又在虚拟的社会里,创造了自己新的辉煌电子贺卡(E-card)。电子贺卡以其快速便捷、节约环保的特点,迅速成为一种时尚。贺卡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今天一看亦言简意赅。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讲究喜庆,互送吉语,传
5、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1. 下列关于传统贺卡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因为形式庄重,便于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所以汉朝以来,传统贺卡一直延续保留,只是名称有所变化。B. 贺卡先后有过“名帖” “谒” “名刺” “门状” “飞帖” “红单”等名字,至今日本仍把贺卡称为“名刺” 。C.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首倡,在质地精美的贺卡上书写姓名、祝语的形式在民间迅速普及。D. 电子贺卡具有快速便捷、节约环保、样式时尚的特点,现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较多的贺卡。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贺卡出现初期,由于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所以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
6、贵人之间传递。B. 随着时代的推移,贺卡的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C. 张世南的游宦纪闻记载了中国最早的邮政贺卡的使用情况。D. 为了追求效率和减少繁文缛节,进入商业社会后,贺卡逐渐变得程式化,少了一份酸腐。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A. 贺卡由最初的本人亲送,发展到后来的派人呈送,虽郑重气氛稍减,但效率大为提高。B. 贺卡内容讲究的喜庆、吉祥,贺卡形式追求的精致华美,都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 3 -冀与憧憬。C. 传统的纸质贺卡,因为消耗木材资源及传递效率的低下,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将被时代淘汰。D. 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电
7、子贺卡的使用将超过传统贺卡成为时尚。【答案】1. A 2. B 3. C【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 项, “至今日本仍把贺卡称为“名刺” ”移花接木,日本所称“名刺”是指名片。C 项, “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首倡”张冠李戴,李世民没有首倡在贺卡上书写
8、姓名。D 项,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传统贺卡的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电子贺卡不是传统贺卡,只在虚拟世界使用。答非所问。故选 A 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 项, “由于所以”因果关系推断不当。原文是说“听这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 , “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
9、少”是解释到了明清贺卡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的原因。C 项, “记载了中国最早的邮政贺卡的使用情况”理解有误,文中是说“这应该是邮政作为贺卡的信使最早的记载了”只是推测。D 项,句间关系判断不当。 “进入商业社会后,贺卡逐渐变得程式化,少了一份酸腐”并不是“为了追求效率和减少繁文缛节” 。文中是说“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份热情,少了一份酸腐” 。故选 B 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要- 4 -求,然后找到文本相对应的内容,加以比较,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
10、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C 项,文中并没说“将被时代淘汰” 。无中生有。故选 C 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老樊的烦恼袁良才老樊决定到乡下老友周健家去住上几天,散散心,消消火。周健是个能人,经营着一家渔家乐,吃住都方便,再说老樊和他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还
11、沾亲带故,没啥好拘束的。老樊刚从局长位置上退下来,他立马感受到“人一走,茶就凉”简直是千古以来至理名言,他眼下正被这六个字折磨得心烦意乱,恨得牙根痒痒。那天老樊在家里实在憋得慌,就出去转转,鬼使神差竟走到他原来供职的单位。老樊首先看见的是传达室老汪。老汪是老樊的扶贫对象,当时的樊局长就把老汪弄到单位当了保安,一下子就脱了贫,老汪一直对他心存感激,视之为恩人。今天怎么啦?老樊感觉老汪脸上的笑容没有过去灿烂了,跟自己打招呼没有过去恭敬了。老樊心里很生气,没想到你老汪也是个势利小人!当然老樊是有涵养的,他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对老汪干笑两声,道声谢谢,轻车熟路地上到二楼。办公室主任小魏恰好在,见了老局长
12、,立马让座,敬茶,陪老樊有一句没一句地寒暄。老樊不时点头,微笑,间或应答,实际上老樊心里相当不爽:办公室不可能不准备太平猴魁,可小魏只给自己泡黄山毛峰!老樊越想越气,终于忍不住了,皮笑肉不笑地起身告辞。老樊出门时与郑局长差点撞个满怀,老樊脱口而出:“大郑啊!”有礼节性解释道:“我路过单位,过来翻翻报纸,老习惯,一时难改。 ”郑局长热情地说:“您没事就到局里多转转,我还有不少事要求教您呢!今天不巧,我正要带魏主任他们下乡调研,改天再陪您聊。 ”老樊只觉脸上一阵火烧火燎,这不明摆着下“逐客令”吗?这个白眼狼,你接任局长也- 5 -有我向组织上推荐之功嘛。罢罢罢,老樊昏头昏脑地从单位大楼逃也似地出来
13、,决计永远不再踏这里一步了。老伴被老樊闹腾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人也瘦了一圈。她担心老樊这样下去她简直不敢想下去。听说老头子想去乡下老家散散心,老伴自然求之不得,担心他身体,要陪他去。老樊眼一瞪,没好气地说,我够烦了,你也来烦我?我一个人去就行!但老樊只在发小周健家住了一夜就打算回去了,他感觉发小老两口貌似热情如旧,但实质上也变了。老樊是从一个小细节一盘菜里琢磨出来的。老樊最爱吃“香辣酸菜鱼” ,菜是老白菜腌菜或雪里蕻腌菜均可,鱼非乌鱼片不可,这叫黄金搭档,绝配,细嫩爽滑,口感最好!以前每次去老周家,周健都给老樊做这道他的最爱。这回做是做了,食材却以次充好,换上了胖头鱼片。老樊顿觉胃口全无,食
14、之无味,象征性地吃了几口菜,喝了二两酒,饭都没吃,就说饱了。第二天,老樊起得很早,眼圈是黑的,眼袋更明显了。老樊打算吃过早饭就走,这里他也找不到过去的感觉了。老周两口子还没起床,大门关着。老樊本想开了门出去,到村里随便转转,乡下早晨的空气真好!但他怕遇见熟悉的乡亲,遂断了这念头。只坐在客厅沙发上发呆。突然,窜出一条小宠物狗,通身雪白像个滚动的小雪球,冲到老樊跟前汪汪直叫。老樊感到奇怪!这是周健家养的宠物狗,听老周说,是什么“博美” ,英国名犬,老周两口子叫它“小不点” 。按说这狗跟自己也不是不熟啊,原来每次来它都摇头摆尾,打拱作揖,要么翻筋斗,今天怎么也翻脸不认人,对自己又扑又吼的?“让你,这
15、个畜生,也狗眼看人低!” 老樊正想着,那狗竟扑咬起老樊的裤脚来。老樊终于忍无可忍了,一脚踹去, “小不点”退缩回去,呜呜哀鸣。“樊局长, 小不点这是叫您给它开门,它好出去方便呢!这狗,贼爱干净。 ”老周爱人打开大门,一团雪球闪电般滚了出去。“啊?”老樊吃惊地长大了嘴巴。接着,老樊像想起了什么,叹口气道:“嫂子,我已经不当局长了,退休喽!”老周边穿外衣边走下楼来,朗声说:“退不退休,跟我没关系!冬天乌鱼爱沉到深水里,甚至煨泥巴,难捕。我今天再去试试,争取让老朋友吃上正宗的香辣酸菜鱼!”老樊的脸一下子红了。红了脸的老樊心情却好起来,哈哈笑着说:“人好,水也甜哩!我这就打电话,叫你弟- 6 -妹也下
16、来,我们多住几天!”(选自小小说选刊2018 年 3 月期,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老樊“实在憋得慌” , “鬼使神差竟走到他原来供职的单位” ,原因在于不适应突然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变化。B. 小说中老樊的心理活动非常丰富,它们既是对老樊退休前生活境遇的有力补充,也是解读老樊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C. 老樊从拒绝老伴陪自己下乡到结尾主动提出让老伴到乡下小住几天,既表明他被周健夫妇的热情、真诚所打动,又表明他对退休后生活境遇的变化已经释怀。D. 小说讲述了退休局长老樊经历的“人走茶凉” “人情冷暖”的官场故事。作者讽刺官场司空见惯的势利的同时,于结
17、尾处彰显了普通百姓的真诚良善。5. 巧妙的设置往往能使简单的情节尺水兴波。本文在情节设置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找出两种,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关于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老樊,也有人认为是周健,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答案】4. C 5. 悬念。小说开头写老樊决定去周健家是为了 “散散心,消消火” , 使读者急切想知道老樊心中冒“火”的原因。制造悬念,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 使得情节更加紧凑。误会。周健请老樊吃“香辣酸菜鱼” ,没有用老樊最爱的乌鱼片,用的是胖头鱼片。老樊认为周健故意轻怠自己,后来才知道误会了好友。这样的设置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效果。对比。老樊退休后,
18、老汪、小魏等人对老樊的态度和周健对老樊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樊退休前后老汪等人对老樊的态度也存在对比(从老樊的心理活动可读出) 。这些对比突出了老樊巨大的心理落差,有利于塑造老樊、周健的人物形象,突显了小说的主旨。 6. 答案一:老樊。首先,老樊是贯穿全文始终的角色。小说的标题与老樊有关,主要内容也是围绕老樊的烦恼展开的。其次,老樊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小说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方面刻画了这个人物形象。答案二:周健。首先,作者虽然对周健着墨不是最多的,但小说正是通过对周健待人真诚、重情重义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 彰显了本文的主题思想。其次,小说写老汪、小魏和郑局长也是为了衬托周健。【解
19、析】- 7 -【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 项,结合文本最后一节内容分析可知, “对退休后生活境遇的变化已经释怀”属过度解读。故选 C。点睛:此类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
20、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结合文本内容“老樊决定到乡下老友周健家去住上几天,散散心,消消火”分析可知,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结合“这回做是做了,食材却以次充好,换上了胖头鱼片” “冬天乌鱼爱沉到深水里,甚至
21、煨泥巴,难捕。我今天再去试试”分析可知,用了误会设置情节,使情节突转,强化了小说的戏剧效果。结合文本第五、六、七、八、九节内容分析,老樊退休后,老汪、小魏等人对老樊的态度形成对比,老汪、小魏等人的变化和周健的不变形成对比等,有利于塑造老樊、周健的人物形象,突显了小说的主题。【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是探究题。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探究谁是主人公,要点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及其对主人公的作用;要分析情节怎样围绕主人公展开及其对主人公性格展示所起的作用;要分析小说塑造主人公了怎样的性格及通过该主人公表现什么主题。本题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
22、析即可。如认为主人公是老樊。全文主要围绕老樊退休这件事情展开的,主要内容写老樊的烦恼。小说从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方面刻画了老樊这个人物形象。如果认为主人公是周健也可以,结合文本结尾内容分析可知,周健待人真诚、重情重义,显示了本文的主题。周健的- 8 -表现和前面老汪、小魏和郑局长等人形成对比,凸显周健的人物形象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为缓解工业原料不足,从上世纪 80 年代起,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屡禁不止的“洋垃圾”走私与严重的环境污染。2017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
23、改革实施方案 ,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今年 1 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停止进口包括废塑料、未分类的废纸、废纺织原料等在内的 4 类 24 种“洋垃圾” 。到2019 年年底前,将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对广义、狭义上的“洋垃圾”都做出了限制, “一方面,多部门联动布下铁网,将非法垃圾挡在国门之外;另一方面,严控合法的固体废物进口,减少总量,提升品质。 ”“时代变了,政策需要根据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禁止洋垃圾入境,是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刘建国说。(摘编自赵贝佳、杜海涛减
24、轻生态环境负担 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 人民日报2018 年 5月 5 日期)材料二:中国大幅提升固体废物进口标准的举措无疑让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洋垃圾”输出国感到不适应,垃圾出口国仍在努力寻找能替代中国的办法。各国抛出了不同的想法:据媒体报道,欧盟表示正在考虑对塑料使用征税,英国打算将一些垃圾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美国则要求中国取消上述禁令。但专家指出,这些建议都不是长期并可以在垃圾管理方面建立一个新的全球秩序的解决办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刘晓宇教授指出,中国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内无疑会对美澳日等传统垃圾输出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远看,此举不仅将大幅提升中国国内相关企业处理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长沙 市长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第三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