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B卷)(含解析).doc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B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B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B 卷)(含解析)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春秋笔法”是指在描述历史事件时通过对某些细节的“曲笔” ,表达著史者对这一事件的“褒贬” 。如孔子在春秋里称郑庄公为“郑伯” ,把他的爵位从“公”降为“伯” ,以此表达对郑庄公谋算兄弟这一行为的批判。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 。根据所学,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 孔子以春秋来维护君主专制B. 儒家重视史书的道德评判
2、和教化功能C. “春秋笔法”有利于历史记录的客观性D. 春秋奠定了我国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答案】B【解析】儒家认为“孔子成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 ,这说明儒家学派通过修史书来教化众人,约束君王,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君主的批判,所以没有体现维护君主专制;C 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反映的内容;D 选项错误,奠定古代正史编纂体制的是史记 。2.英语和汉语在亲属的称谓上有很大区别。在英语中,祖父、祖母与外祖父、外祖母一般不作区分,都统一使用 grendpa 和 grendma 姑姑和姨妈在英语中也统一使用 aunt。汉语中这种细分的亲属称谓在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下列哪种观念
3、的影响A. 细致精准的理学思维B. 维护封建等级的礼法观念C. 辨别长幼尊卑的纲常伦理D. 区分内外亲疏的宗法意识【答案】D【解析】- 2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重视血缘关系的亲疏,而英国则不重视,体现出宗法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理学的观点;B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等级观念;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尊卑问题。3.典故“李广难封”是指曾任右北平太守、前将军的西汉名将李广虽勇猛过人,却因在战场上迷路未能获得足够军功,终生不得封侯,而同时代许多中下级官员都得到了封侯的赏赐,李广为此抱憾终身。下列各项对这一典故分析正确的是A. 西汉选官制度
4、存在重大缺陷B. 西汉政治观念仍有先秦残余C. 西汉军人社会地位低下D. 封侯的存在不利于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李广的遭遇体现出的是奖励军功的政策,这是先秦时期所采取的奖励战役的措施,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不是选拔官吏的问题;C 选项说法错误,西汉军人地位很重要;D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讨论君主专制问题。点睛:本题需要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忠于材料的描述。材料叙述的就是一个奖励军功的史实,不要联系到选官制度和君主专制问题上。我们要就事论事,合理的结合所学知识。4.元朝中央政府重新划定了地方行政区域,原属东川地区的汉中不再归属四川,划给了陕西行省。河南又与原属安徽的淮
5、河流域地区,合并为河南江北行省。根据材料,元朝重新划定地方行政边界的目的是A. 扩大行省管辖范围B. 提尚地方彳了政效率C. 防止地方割据D. 维护民族团结【答案】C【解析】元朝不仅是建立行省制,还重新划分了行政区划,这是有效遏制地方势力割据的措施,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B 选项错误,这样做起不到这样的作用;D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的问题。5.明朝中期以后,内阁权威逐渐扩大,到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内阁不但掌握“票拟” ,- 3 -地位也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太监权力也不断上升,一度出现了宦官专权。对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
6、的是A. 明朝皇权较前朝有所加强B. 内阁和宦官分权制衡,有利于民主政治C. 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宰相D. 内阁和宦官权力的扩大破坏了君主专制【答案】A【解析】材料中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都是来源于皇帝,他们都是皇帝的私人机构,所以体现出的是君主权力的加强,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内阁和宦官之间并不是分权制衡的关系;C 选项错误,内阁首辅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与宰相是制度自身赋予的权力是不一样的;D 选项说法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来源,搞清楚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这些现象的真实含义,挖掘出问题的实质,选出正确的答案。6.关于“心
7、外无物” ,王阳明进一步解释说,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据此可知,王阳明A. 认为宇宙其实是并不存在的B. 反对程朱理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C. 强调人在认识世界时的主体地位D. 继承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念【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王阳明的观点可以看出,他认为人内心的重要意义,人的主观感觉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错误,他认为“吾心即宇宙” ;B 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对程朱理学的态度;D 选项说法错误,这与天人感应思想无关。7.宋代曾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极言江南粮食种植业之盛。而到明清时,苏湖地区“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
8、运” “仰食于湖广”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明清时期A. 长期的战争破坏了苏湖地区的农业B. 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湖广地区C. 资本主义萌芽在苏湖地区出现- 4 -D. 农业生产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中强调了明清时期的苏州和湖州的粮食都需要湖广等地来运输,说明明清时期的农业受到了商品经济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明清时期都是大一统时期;B 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水稻的种植问题,没有其他作物;C 选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体现在棉纺织工业。8.完全脱离历史事实而胡编乱造的“伪历史剧” “穿越剧”流行,引起了历史学者的批判和担忧。下列情节均摘自时下热门电
9、视剧,其中可能有一定历史依据的是A. 汉文帝宠臣邓通因经营铸币而致富B. 北宋士子章敦在家中温习四书五经C. 西周商人孟孙纠贩卖青铜农具而发家D. 北宋商人李汉章在广州销售汝窑瓷【答案】A【解析】A 选项说法正确,汉文帝时期处于郡国并行时期,封国和大臣都有权铸币,汉武帝时期才将铸币权收归中央;B 选项说法错误,四书五经是在南宋朱熹时才被提出;C 选项说法错误,西周时期农具开始向铁器发展;D 选项错误,汝窑瓷器是官窑瓷器,不能在民间贩卖。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比较细致的,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找出关键点,而不是直接锁定某一知识点来回答,因此难度较大。我们需要从选项入手,一一分析来解答。9.唐人画作
10、题款常藏于石隙树根处;宋人开始写字题诗,但一般不使之过分侵占画面;元人则大不同,画面题诗写字有时多达百字十数行,占据很大画面,有意识地使它成为构图的重要部分。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中国绘画A. 重视客观写实性B. 注重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C. 强调书画同源性D. 突出主观意兴的诗情画意【答案】D【解析】从文字在画作上占比的情况来看,中国古代绘画发展走向体现出绘画者自身的感受,体现出- 5 -主观性,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题诗体现出的是主观感受;B 选项没有体现出变化趋势;C 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10.鸦片战争前,广州是中国外贸中心,工商业从业人员很多。鸦片战争后,广州工商业衰落,十三
11、行风光不再,大量工商业者沦为流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广州在鸦片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B.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逐渐解体的小农经济无力支持工商业发展D. 广州在外贸中的垄断地位终结【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状态,只有广州十三行对外开放,而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所以地位不在,因此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广州并没有收到直接的破坏;B 选项没有挖掘到问题的本质;C 选项说法错误,与此无关。11.下表为清朝咸丰皇帝(1851 年至 1861 年在位)执政时期户部库存银两数据(部分) ,根据所学,推断咸丰初年户部存银数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咸丰
12、年间户部银库存银数据单位:万两A. 大量库存银被用于支付战争赔款B. 内战消耗了大量军费C.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朝廷收支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导致税收减少【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咸丰年间户部存银数量逐渐减少,支出数量很多。结合当时的史实我们可以得知当时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错误,咸丰元年- 6 -到三年并没有签订不平等条约;B 选项说法不够准确,内战的军费支出仅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收入受到影响;D 选项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12.1907 年 10 月 13 日,天津张小田与北京贾玉莲在天津一处教堂举行婚礼。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鲍太太按琴,
13、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礼毕,新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 ”这一社会现象说明A. 京津地区近代化水平领先全国B. 婚姻习俗逐渐受西方影响C. 辛亥革命推动婚俗变革D. 婚姻自由成为时代新风尚【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的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新式婚礼,这场新式婚礼受到了社会的重视,所以体现出当时婚姻习俗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不能从这一则材料就得出这一结论;C 选项错误,辛亥革命发生在 1907 年之后;D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婚姻自由的内容。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材料的时间。材料给出的时间是 1907 年,这
14、一时间辛亥革命还没有发生,不可能影响到这一事件,故排除 C 选项。再根据具体内容来分析,得出正确答案。13.20 世纪 20 年代,有经济学者对中国农民的家庭收支状况进行了抽样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农民的生活资料超过 1/3 买自市场,而生产的农产品一半以上用于出售。这一统计结果说明A. 自然经济已丧失统治地位B. 中国日益沦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地C. 中国农村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 商品经济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从“农民的生活资料超过 1/3 买自市场,而生产的农产品一半以上用于出售”可以看出 20世纪 20 年代商品经济在农民家庭中得到了发展,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当时
15、的封建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B 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西方的影响;C 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生产的内容。14.1930 年,国民党新军阀因为军队编制问题引发的争执演化成蒋介石和冯玉祥、阎锡山、- 7 -李宗仁等派系的内战。中共中央决定利用国民党内战的机遇扩大革命成果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A. 并未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B. 善于把握时势夺取胜利C. 未能正确判断革命形势D.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可以看出当时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是中心城市暴动,
16、这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所以本题选择 C 选项。A 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对象包括他们;B 选项说法错误,与实际情况相悖;D 选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15.1987 年 6 月,邓小平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时说:“农村改革中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这是我个人没有预料到的,许多同志也没有预料到,是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效果。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民间的经济活动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B. 中央政府的宏观决策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C. 该意外收获的主要意义是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D. 民众积极参与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力之一
17、【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可以知道与民众积极参与有关,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的;A 因果关系颠倒,故排除;题干信息的出现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大的背景下出现的,故排除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主要源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故排除 C。16.2017 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 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 大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8 -C. 坚
18、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 积极构建均衡稳定的国际关系【答案】D【解析】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上可以看出中国对世界各国都有相应的外交战略,这种战略是一种平衡世界发展的态度,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中国与美国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B 选项过于局限,材料不仅涉及到邻近国家;C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点。17.教材中关于古希腊“城邦体制”中的“城邦”一词翻译自英语“city-states” ,而“city-states”又翻译自希腊文中“polis”一词。有学者认为“城邦”和“city-states”都是对“polis”的误译,因为“polis”最重要的含义是精神上的而非物质上的。你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长沙 市长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四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