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汉代的知识分子把学术与政治机构联系起来,这既反映出学术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平衡,也反映出将破裂的世界修复为一个整体的理想。以下知识分子及其著作中具有上述功效的是A. 司马迁史记B. 陈寿三国志C. 董仲舒春秋繁露D. 司马光资治通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的涉及的汉代的儒学的特征,具体的知识点是春秋繁露 ,做题的方法是依据材料对于关键信息进行解读。由题干设问可以推知本题主要是针对“功效”
2、 ,且“功效”主要集中表现为“反映出学术权威和政治权威的平衡”和“将破裂的世界修复为一个整体的理想” 。由此可以推知该著作或者知识分子必须满足学术和政治结合以及“大一统”的思想,为此只有董仲舒春秋繁露 。故选 C。司马迁是汉代人,但是史记主要是一部史学著作无法满足上述信息,故排除 A。陈寿是三国时期人,司马光是北宋人,根据时间不符合汉代要求故排除 BD。【点睛】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主张结合儒学的精髓形成了符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新儒学。其思想体现出了以下的新特征:符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大一统的需要、使儒学具有杂糅性和神秘色彩。2.英国学者李约瑟对古代中国科技作出这样的评价:
3、“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和技术发现,改变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因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进程。 ”以下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火药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2指南针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技术保证造纸术方便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推广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科技,具体知识点是四大发明,做题的方法是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衔接。火药的主要作用是导致了骑士阶层的瓦解而非推进了宗教改革故排除;造纸术是在唐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与古希腊民主兴盛的时期相距较大故排除;和符合史实,故选择 A。3.理学家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 , “物无善恶”因而
4、无需“为善去恶” 。由此判断,王阳明A. 反对穷理格物B. 教人明辩善恶C. 主张静心无为D. 阐发禅宗学说【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王阳明强调善念存时,即是天理,反对去追寻物的善恶,即反对实践,反对穷理格物,正确的选项是 A 项,BCD 项不符合题意。4.汉高祖刘邦为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推崇的治国思想是A. 道家思想B. 法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儒家思想【答案】A【解析】3【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汉初的政治思想,具体知识点是黄老学说。汉初的时候经历了长期的战乱造成了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此汉初放弃了秦朝的法
5、家思想而是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最终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选择 A 选项;B 选项法家思想是秦朝的主要思想,汉初并未实行,故排除;墨家思想代表平民利益在历代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践行故排除;D 选项是汉武帝时期才逐渐上升为治国思想,不符合题中时间故排除。5.李贽说:“寒能折胶,而不能折朝市之人;势能伏金,而不能伏竞奔之子。何也?富贵利达所以厚吾天生之五官,其势然也。是故圣人顺之,顺之则安之矣。 ”据此可知李贽A. 主张人人有自由运用理性的权利B. 强调顺应天性满足人的私欲C. 肯定人人有追求生活富足的权利D. 反对压抑人性不畏世俗权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大意是:寒冷可以改变秋冬季节,
6、而不能阻挠市朝的商贾贸易往来;强大的势力可以扭曲金钢铁石,却无法阻挡为功名利禄而竞相奔走的士子。富贵和利润可以使我们的五官要求得到满足,这是势所必然。所以圣人往往顺应人们的欲求,顺应了就安然了。所以材料体现李贽主张顺乎自然之理和必然之势,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B 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 A、D;C 的说法过于片面。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6.“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摘自亭林诗集 ) ,与这一观念同时出现的是A.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B. “格物致知” “知先行后”C.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D.
7、“工商皆本” “经世致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也称亭林先生, 亭林诗集为其所著。材料是说君子做学问是为了明道救世,空谈诗文,只是雕虫小技,没有什么益处。体现的是一种经世致用的进步思想,4出现于明清之际。 “工商皆本” “经世致用”出现于明清之际,故 D 项正确。 “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出现于西汉时期,排除 A。 “格物致知” “知先行后”出现于宋朝时期,排除 B。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出现于明朝时期,排除 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7.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注重实用而非理论研究。他对一部科技著作这样评论:“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丈量土
8、地、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 ,这部科技著作是A. 石氏星表B. 九章算术C. 授时历D. 本草纲目【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具体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数学,做题的方法是解读材料衔接教材。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可以推知这是一部数学著作并且涉及“量土地、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的内容,体现出实用性的特征。A 选项, 石氏星表是我国早期的天文著作之一,主要是对于恒星的记载领先世界,故排除;B 选项,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实用数学的代表之作,为此 B 选项正确;C 选项,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代表之作,对农业有着重
9、要的指导作用,故排除;D 选项, 本草纲目是明朝时期李时珍的药物学的著作,不符合题干信息,故排除。【点睛】中国古代的科技虽然很发达但是中国古代的科技与近代的西方科技不同,不是以实验和数学为基础,而多是基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出于实用价值。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在数学、医学、天文历法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仅领先于世界,更是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8.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廷壁画建树非凡。到了东汉,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这表明汉代A. 绘画艺术沦为政治的附庸5B. 士大夫是绘画创作的主体C. 形成雄
10、厚博大、昂然向上的时代风格D. 统治者重视绘画的政治和教化功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做题的主要能力是历史解释。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语句“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廷壁画建树非凡” “ 祥瑞图像及标榜忠、孝、节、义的历史故事成为画家的普遍创作题材”的内容可以推断汉朝时期的绘画受政治和儒学的影响十分深,由此可知 D 选项符合题意故正确。A 选项,体现材料部分题意,但是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表述出现问题,绘画受政治影响并不代表全部绘画沦为政治的附庸,故排除;B 选项,材料的主旨体现在绘画的内容和目的,但是并没有涉及绘画的作者,故 B 不正确,且士大夫绘画是魏晋时期
11、的一个重要特征,故排除;C 选项,材料并未涉及这个时代绘画的风格,故排除。9.李贽一生著述颇丰,但其著述先后数次被禁毁,民间盗印、假托者不绝。主要原因是他A. 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C. 动摇了理学的统治地位D. 挑战了孔子的权威性【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贽的思想。李贽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倡导人性解放,A 项错误。李贽并未明确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 项错误。李贽的思想并未付诸实践,没有动摇理学的统治地位,C 项错误。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 ,挑战了孔子的权威,D 项正确。10.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
12、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荀子、董仲舒B. 荀子、孟子C. 商鞅、孟子6D. 韩非子、董仲舒【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涉及的两个时间及学派“先秦法家” “ 汉朝儒生” ,荀子属于先秦儒家而非法家,因此 AB 错误;C 不对,孟子属于先秦儒家而不是在汉代;因此只有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法家、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点评:注意题干关于时间、地点、人物等限定词。1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 ”这一观点属于A. 儒家B. 墨家C. 法家D. 道家【答案】A【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儒家思想 材料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仁政主张,选择 A 项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12.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其权益有较强冲击作用的是A. “民贵君轻”思想、焚书坑儒B. “有教无类”思想、中朝的设立C. “有教无类”思想、郡县制D. “礼”的思想、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涉及的知识点是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和
14、政治,具体的知识点是春秋战国的转型期,做题的方法是利用知识解读史料。根据设问,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哪些举措冲击旧贵族阶层,这里的旧贵族主要指的是奴隶主贵族。首先是“有教无类”思想,这种思想推7动下私学产生冲击了旧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为此冲击旧贵族的教育特权;其次是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措施,打击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故答案选择的是 C 选项。 “民贵君轻”是儒家民本思想的重要体现,焚书坑儒则是打击的术士等人,“礼”是为了维护传统旧贵族的利益,中朝则是为了打击汉初的相权故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ABD。13.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徐光启等中国古代科学家
15、也往往侧重于研究农业的基本操作方法,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A. 重视逻辑推理思维B. 轻视科技的实用性C. 趋向现实主义思维D. 体现了前瞻性思维【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科技。由材料信息“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 “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古代农业科技重视实用,故选 C。A、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中国古代重视科技的实用性,排除 B。14. 孔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此可知,两者都( )A. 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16、B. 认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天,百物生焉” 、 “天法道,道法自然”等可知,两者都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应该遵从大自然,D 正确;ABC 三项表述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 D。815.黄宗羲在原君中把那种谨守所谓君臣大义的人称为小儒之见,并盛赞汤、武伐暴的正义性,他指出:“岂天下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据此,黄宗羲的上述思想A. 否定了
17、传统的民本思想B. 具有反专制的民主色彩C.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D. 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核心思想,做题方法是解读材料衔接教材知识。根据所学,黄宗羲的思想区别于近代的民主思想,是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的发展,故排除 A 选项;根据材料”君臣大义的人称为小儒之见,并盛赞汤、武伐暴的正义性” ”岂天下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可以推知黄宗羲不反对君主制但是反对君主专制,强调国家不是一家一姓的国家则是天下的国家,为此可以推知答案选择 B;由于黄宗羲的思想具有局限性,并不能够完全适应时代的需要,故排除;黄宗羲并没有提出关于
18、未来世界的蓝图,仅仅停留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层面,故排除 D 选项。【点睛】黄宗羲的核心思想是反对君主专制但是并不反对君主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主要是依托于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体现出了部门的民主思想但是距离近代的西方民主思想还有较大的差距,也并未提出“未来世界”的构图。但是作为一个处于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者,黄宗羲的思想已经十分大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 反映了“经世致用”的思想B. 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思想的进步性C. 批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邢台市 联考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