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9 年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 72 分)1、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 1.5分,共 72 分)1、文化具有丰富的内容与形式,下列属于文化的选项有(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理论、信念和道德民主选举,商品贸易 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A. B. C. D.2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2017 年 1 月 19 日,中国和埃及在广州举行 2016 中埃文化年闭幕式2016 年 10 月 16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2
2、017 年 3 月 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2016 年 10 月 19 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文艺晚会在北京举行A B C D3、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如何全面提高广大师生的文化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文化素养的核心与标志是( )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 C.行为选择 D.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影响着每一个人。文化塑造人生主要表现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使人获得一切物质财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5、一般说来,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举止都体现着一个家庭的家教家风
3、。你在学校的表现,你展示给别人的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 性格、喜好、人品。可见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A. B. C. D.- 2 -6.2017 年 4 月 15 日是我国第二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时刻不忘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材料表明( ) 文化是经济繁荣与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文化环境对人产生重要影响A. B. C. D. 7 “莎士比
4、亚征服了全世界,他的胜利比拿破仑们和恺撒们的胜利更为巩固。每天每天,像涨潮时的海浪样,增加着他的新的臣民这些人流的波涛一天一天地愈来愈宽广了。 ”屠格涅夫的这段话表明:A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 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C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D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8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表明它们之间关系的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 BC D9 “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 “爱人者,人恒爱
5、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些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可以通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影响人A B C D10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个人,当他热爱阅读,达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时,内在的精神就会纯净如水,外露的气质自然而然的让人感到舒适、淡雅。这说明A文化提升人的层次和幸福感 B文化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C文化塑造人生,促进入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11漫漫丝绸路,悠悠驼铃声。驼铃声响起的时候,带给远方的不仅仅是飘逸的丝绸、清香
6、- 3 -的茶叶和精美的瓷器。这是因为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商品交换的实质就是文化交流商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A B C D12 2016 年的年度节奏就是刷刷刷。刷微博、刷微信、刷网剧、刷直播人们在刷刷刷中分享日益爆炸的信息世界。这说明A旧的传播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已经不起作用B现代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手机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D文化交流与共享可以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13 “让新闻更好看,让时政不难懂。 ”对今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从客户端和微博首次跨平台视频直播到虚拟现实技术全景展示人民大会堂,新媒体在创意传播上“玩”出了新高度。
7、新媒体的发展更好地推动了文化的创新 使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 表明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14据调查,大多数年轻观众表示不喜欢戏曲,觉得“没感觉” ,其重要原因是戏曲题材内容与时代脱节、节奏太慢,与影视、互联网等其他娱乐文化相比戏曲形式不够丰富。下列做法中有助于让传统戏曲得到更多年轻人青睐的是A为传统戏曲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B摒弃传统戏曲文化中的糟粕C让传统戏曲进校园 D让人民群众成为戏曲创作主体15 “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近平对
8、“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是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国家才能兴旺发达A B C D16. 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一一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推动我国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经济的深化发展。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实现创新- 4 -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推动文化维承的必然结果,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必然前提A B C D17在杭州 G20 峰会文艺演出中,传统戏曲与小提琴共鸣的梁祝和漫声讴歌的江南小曲茉莉花无疑是世界最熟悉的中国音律,中国特有的婉约柔美在各种艺
9、术形式的演绎下在湖面缓缓流淌。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增强了“G20”成员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中国与“G20”成员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有利于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和主体A B C D18下图为北京申办 2022 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 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人 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A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C文化的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9齐鲁文化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统称,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
10、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文化相互交融,渐趋同一A B C D20我国清明时节各地民俗呈现出很大的不同:绵山脚下忆先贤(山西) ;雨花台上祭英烈(江苏) ;洛阳城里赏牡丹(河南) ;潍坊河畔放风筝(山东) 。这体现了A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B地区不同文化就不相同C文化具有区域特色 D文化具有民族特点21当前我国有一部分人,没有悟透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怀疑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甚至干脆下结论:传统文化在当下不适用,该修改或淘汰。于是乎,开口洋腔、满腔西方,忘记了自己的祖宗是谁,叛
11、逆自己的民族属性,漠视自己的传承责任。这启示我们要- 5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反对“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 反对“守旧主义”A B C D22100 年前,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在游历中国、印度和日本之后,认定这三国中,中国必将胜出。他的理由是:西方人不能掠夺走中国的内在的本质。卡内基说的“内在的本质”指的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中华文化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A B C D23.厦门集美学村有一批“穿西装 戴斗笠”的楼房:传统面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与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融为一体。欣赏这些优美的建筑,人们感悟到( )A.
12、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和借鉴 B.传统建筑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C.优秀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 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24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选取全国 100 个传统村落进行拍摄。福建龙岩的培田村一举成为该纪录片的开篇之作。典型的客家明清建筑群,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耕读为本”的客家精神,成就了培田 800 年的辉煌。 记住乡愁的拍摄旨在A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B展示中华文化的辉煌C促进区域文化融合 D提升乡土文化品味25 “中华文化像个很大的圆。圆的半径就是中文,半径有多长,文化就能够走多远。 ”在著名作家余光中看来,中华文化正是依靠汉字才流传至今, “我们的教育一定要
13、教这些东西,不能让他缺席。 ”这说明中文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A B C D26当今世界,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格局,西方借助现代传媒和文化产品输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发动“文化帝国主义” ,造成其母语流失、文化传统瓦解。面对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们必须构筑文化长城抵制西方文化传播与渗透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外来文化 增强全民族创造力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6 -A B C D27 “我只怕盛宴易散,良会难逢”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14、。英国的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中国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都曾发出韶华易逝的感叹。在两位戏剧巨匠逝世 400 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特别策划了“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演出活动,广受好评。在这一活动中中英戏剧文化应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要抢占文化发展制高点,大力宣传本民族文化应在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应相互比较,分清哪国的文化价值更大A B C D28.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的社会实践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C.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D.学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安阳市 第三 十六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