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4讲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精练(含解析).doc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4讲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精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4讲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精练(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广东广州调研)道光二十年(1840 年)9 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功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 ( )A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B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解析: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中的“七省海郡” “外洋备考、舟师御敌” “平海综要”等体现了对当时边疆局势的关注,具有关注社会现实的求变意识,故 B 项正确。材料中科举考试的内容并未脱离社会发
2、展的实际,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不是追求人才的多元化,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科举考试内容有利于推动教育的近代化,D 项错误。答案:B2下表为晚清派驻使臣部分情况表。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外交( )国家 设馆时间 派驻使臣情况英国 1877 年 1 月 1878 年兼使法国,1880 年兼使法国与俄国德国 1877 年 11 月 1881 年兼使意大利、奥匈帝国和荷兰日本 1877 年 12 月 专使美国 1878 年 9 月 兼使西班牙和秘鲁A. 艰难开启近代转型 B半殖民地色彩明显C重视睦邻友好关系 D华夷观念没有改变解析:材料表明,在 19 世纪 70 年代出现了驻外使臣,
3、体现出中国外交艰难开启向近代的转型,故 A 项正确。表格中出现的是中国设立使馆和派驻使臣的情况,没有涉及列强侵华,不能体现半殖民地色彩,B 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德、美不是中国邻国,C 项错误;外交使臣的派驻是华夷观念变化的体现,D 项错误。答案:A23(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有研究表明,在 1842 年前,农村的制度、生产情况决定城市的制度、生活情况,是农村领导城市。1842 年以后,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等首先在城市发生,然后扩展到农村,形成城市领导农村的局面。1842年前后城乡经济地位的变化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动 B城市化水平提高C农村经济的凋敝 D城
4、乡差距的扩大解析:材料表明,1842 年以后,城市成为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关系、新的经济组织的集中地,导致了城市领导农村局面的形成,体现出经济结构的变动,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化水平、农村经济状况、城乡差距前后对比情况的信息,B、C、D 三项错误。答案:A4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粤商很善于把握商机B中国沦为列强的市场C传统经济形态的瓦解D外贸重心转移的趋势解析:“鸦片战争前,买办之盛,以广东香山为最;五口通商后,早期活跃于上海的买办半皆粤人为之 ”体现出鸦片战争后,外贸重心由广东向上海转移的
5、趋势,故 D 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粤商善于把握商机的特征以及中国逐渐沦为列强商品市场的状况,但均不能全面涵盖材料,A、B 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传统经济形态的信息,C 项错误。答案:D5下表是 19 世纪 4050 年代中国丝、茶出口数据。表格信息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丝(单位:包) 茶(单位:万磅)1843 年 1787 1 772.81856 年 79 196 13 067.7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占据优势B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C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转种桑、茶D列强对中国丝、茶十分青睐解析:材料表明,19 世纪 4050 年代中国丝、茶出口大幅度增加,说明中国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6、市场,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国际贸易的比较信息,既不能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占据优势,也不能说明列强青睐中国丝、茶,A、D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种植结构变化的信息,C 项错误。答案:B6(2018山东日照模拟)有人谈及洋务运动时说:“中国在外交上的一贯的失败也愈使自强运动看来差劲。1860 年间的改革在实践方面很严肃地向前跨步。因其如此,改革者尚要以传统的名目自保。他们小心谨慎,但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 ”材料主要强调洋务运动( )A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侵略B因阶级局限无法突破传统惯性C “中体西用”的做法导致成效甚微D步伐谨小慎微但仍有开拓之功解析
7、:材料表明,中国外交上的一贯失败导致洋务运动过分谨慎而收效甚微,但在突破传统束缚方面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抵制外来侵略的信息,A 项错误;“传统中国之架构已被他们打下了一个大洞”说明洋务运动突破了传统的惯性,B 项错误;材料能够体现“中体西用”的做法导致收效甚微,但 C 项不全面,错误。答案:D71876 年, 申报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 “仿织洋布,定易销售” ,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政府积极推行重商
8、政策B工业文明的优势被普遍认同C国人市场意识逐渐形成D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解析:“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 “仿织洋布,定易销售”的主张由应者寥寥到得到社4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表明国人的市场意识逐步形成,C 项正确。材料表明,倡导重视工商业的是媒体,不是政府,A 项错误;材料表明, 申报主笔仿行机器织布的主张由应者寥寥到得到社会舆论广泛支持,这一变化不能说明工业文明的优势得到普遍认同,B 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D 项错误。答案:C81891 年,南洋巨商张弼士应洋务派的盛宣怀之邀,前往烟台商谈办理矿务、铁路事宜。1895 年 9 月,张弼士独资的张裕酿酒公司在烟台成立,
9、并获准在奉天、直隶、山东三省专营 15 年,免税 3 年。这表明 ( )A洋务派热衷于投资民族工业B铁路修筑推动酿酒业的兴起C民族工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D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的依赖解析:材料表明,洋务派支持民族资本家创办厂矿企业、参与铁路修筑事务,张裕酿酒公司成立并取得专营权、免税权,表明民族工业的经营环境有所改善,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洋务派投资民族工业、铁路修筑与酿酒业兴起的关系、洋务运动依赖民族资本的信息,A、B、D 三项错误。答案:C9魏源认为:“时务莫切于当代,万事莫备于六官。 ”“然昨岁之历今岁而不可用,高、曾器物不如祖、父之适宜。时愈近,势愈切。 ”这表明魏源主张( )A效仿西
10、方,改革时政 B因时变革,奋发图强C废旧布新全面变革 D健全官制稳步发展解析:魏源强调“时务莫切于当代” “然昨岁之历今岁而不可用,高、曾器物不如祖、父之适宜。时愈近,势愈切” ,体现出顺应时代变化进行变革、奋发图强的迫切愿望,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是否效仿西方进行变革和变革是否全面的信息,A、C 两项错误;“万事莫备于六官”强调的是政府机构的作用,并非主张健全官制,D 项错误。答案:B10(2018安徽五校高三联考)咸丰十年(1860 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以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高分 二轮 复习 近代中国 沉沦 转型 鸦片战争 甲午 中日战争 精练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