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四说明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四说明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四说明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四 说明文阅读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一、(2018 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严毅梅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语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 3700 多种语言,发现 629 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
2、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 6000 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
3、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 9 个声调,而北方人则习惯了普通话的 4 个声调。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1.下列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B.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C.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D.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答案 C解析 根据本文题目和第段明确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A、B、D 三项是对文章部分内容的概括,C项是文章中心。2.下列对
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研究了 3 700 多种语言,发现 629 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列数字)2B.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举例子)C.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下定义)D.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作比较)答案 C解析 C 项,这句话仅仅是对声调影响因素的介绍,并没有用准确的语言介绍声调的本质特征和属类,所以这是作诠释,不是下定义。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加点词“大多”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
5、严密的特点。B.第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可以删去。C.第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原始印欧语”。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关于语言形成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成果。答案 B解析 B 项,第段不能删去。第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是为了更清楚地从本质上分析说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二、(2018 内蒙古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一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它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
6、来的,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中华第一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图腾,是一个民族认定的标志。古时候,各个民族都会选取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作为图腾,以它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和希望。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自由飞翔,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
7、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至今,不少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以龙作为装饰,人们把它雕在房椽上、桥梁上、舟船上,刻在胡琴上、拐杖上、刀剑上。节日里或庆典上,舞龙是最隆重的活动。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也被称作“望子成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带有“龙”字的词语,都表示赞颂或祝福。“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在世代咏唱。“中华第一龙”的
8、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人是龙的传人。31.请你为文章加上标题。参考答案 中华第一龙2.文中所写的“中华第一龙”是从哪里发掘出来的?请你用最简练的词语说明它的特点。参考答案 从河南省濮阳市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用贝壳砌成,造型粗犷,没有艳丽的色彩,历史悠久。3.请你写出我们祖先在自己的图腾龙的身上寄托着怎样的希望。(不超过 10 个字)参考答案 希望自己是万能的。4.第 5 段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在说明 。 参考答案 我们的民族在传承龙的文化三、(2017 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基因疗法离
9、我们还有多远自 1928 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到首次在医学上应用,花了 13 年时间。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等药物的发现、发明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因普通药物和传统疗法的局限性,生物制药公司从 20 世纪末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因疗法。近年来,基因疗法更成为业内热门的领域之一,因为它很可能成为癌症的终结者。人类的许多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我们身体细胞内的基因缺陷造成的。就像盖房子必须要依赖图纸一样,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也需要各种“图纸”,这就是基因蓝图。它们允许细胞制造出相应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再来控制应有的功能。如果基因发生突变,蛋白质就会随之改变,不再按照正常的方式工作。
10、而基因疗法,就是试图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基因疗法目前还处在“物以稀为贵”的时期。最典型的案例是,2015 年德国医生伊丽莎白泰森为病人做了脂蛋白脂酶缺乏症的基因治疗,疗效很好,但十分昂贵一次治疗就花费了一百万美元,而且这种疗法仅针对一个人,只使用一次,成本非常高。基因疗法对遗传病的治疗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测,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疗法向公众开放。2016 年 4 月,欧洲部分国家为一些修复免疫系统的基因疗法开了“绿灯”。2017 年,治疗失明的基因疗法也将在美国通过商业许可。不过,基因疗法的风险还是很大的。据行业杂志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新闻报道,前不久,就有三位患脑瘤的
11、病人因服用基因试验药物而相继死亡。无可罝疑,任何一种成熟可靠的药物或治疗手段都需要经过一代、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以很多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我们热切期盼着安全、廉价的基因疗法能早日造福人类。(选自知识就是力量,略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甚因疗法离我们还很遥远B.基因疗法与癌症的关系C.基因疗法临床治疗的风险D.基因疗法的治疗原理与应用探索答案 D4解析 文章开头就点明了说明对象“基因疗法”,紧接着说明了基因疗法是通过修补失效的基因,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基因疗法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成本非常高、风险大,尚在应用探索阶段。2.下列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
12、一项是( )A.第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很快应用于临床实践。B.第段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基因蓝图比作“图纸”,生动地说明它对构建我们复杂的躯体有着重要作用。C.第段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用基因疗法治疗疾病费用昂贵,成本很高。D.第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基因疗法向公众开放。答案 A解析 首先结合文段内容判断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或者文段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分析其作用。第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基因疗法也像青霉素一样会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曲折起伏的过程。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3、本文既介绍科学原理,又列举真实事例,向读者普及了基因疗法的相关知识。B.第段中加点的“很可能”表示估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段中加点词“绿灯”的意思是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D.第段中介绍了基因疗法失败案例的确切来源,体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答案 C解析 C 项,“绿灯”是指基因疗法通过商业许可,不是说基因疗法可以修复人的免疫系统。四、(2017 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可 燃 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结构上它是以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包在水分子组成的“笼子”里。由于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其学名是天然气水
14、合物。它之所以被称作“可燃冰”,一方面是因为既含水又呈固态,看起来像冰;另一方面,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它燃烧值高,1 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 0.8 立方米的水和 164 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明显高于煤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因此,可燃冰是一种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未来能源,是世界瞩目的战略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
15、覆盖它的海底地层普遍是砂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在“豆腐上打铁”、用“金刚钻绣花”,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 187 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删去后对句意影响不大的一项是 ( )A.它储量巨大,广泛分布于全球大洋海底、陆地冻土层和极地之下。5B.有专家估计,其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C.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量砂石涌进管道,造成开采失败。D.可燃冰虽然储量大、分布广,但形成年代要比石油、天然气晚得多。答案 D解析 “虽然但是”表
16、转折,D 项删掉“虽然”后,还是表转折关系的句子。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分类别 B.作比较、打比方C.作比较、下定义 D.列数字、作比较答案 D解析 D 项,由“1 立方米”“0.8 立方米”“164 立方米”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可燃冰燃烧产生的能量和燃烧污染与煤炭、石油比较,这是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可燃冰的学名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似冰状结晶物质。B.可燃冰既含水又呈固体,甲烷与水分子结合很弱,外界稍加扰动就可以让其分离出来,很容易点燃。C.覆盖可燃冰的海底地层普
17、遍是砂质,利用现有的海底钻井设备开采它就好比用“豆腐”打“铁”、用“金刚钻”绣“花”。D.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 187 个小时的稳定产气,首次实现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答案 C解析 C 项,应为在“豆腐上打铁”。五、(2016 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加碘盐有必要吃吗阮光锋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
18、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
19、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 1000 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6很多人认为吃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 2040 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 2030 毫克/千克。(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
20、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 1 000 微克以上。答案 D解析 根据第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 1000 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可知,D 项所说的“应在 1000 微克以上”是错误的。2.对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打比方。B.作比较、分类别。C.列数字、作比较。D.分类别、打比方。答案 C解析 由“2040 毫克/千克”“2030 毫克/千克”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碘添加量与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进行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1、)A.第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答案 C解析 “这”指代的是“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C 项说法错误。六、(2016 内蒙古呼和浩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扇子的起源和功用付秀宏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及宋时,折扇由朝鲜传入神州,张合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语文 复习 优化 设计 第一 板块 专题 综合 突破 十四 说明文 阅读 知能 训练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