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31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检测(含解析).doc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31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检测(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31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检测(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基 础 达 标 1(2019云南昆明高三摸底调研)为解决某市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解析:选 B。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中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
2、查其种群密度,A 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 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 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 正确。2(2019湖北沙市中学高三模拟)某区域中有 a、b、c、d 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 A(以“”表示)逐渐变为 B(以“”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d 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Bd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Ca 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Dd 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 B 环境解析
3、:选 A。据图可知,随着环境因子由 A 逐渐变为 B,a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逐渐减少,d 种群中的个体数量有所增加,说明 a 种群比较适应 A 环境,而 d 种群比较适应 B 环境,但 a 和 d 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会消失。23(2020高考预测)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据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草原类型 草甸草原 典型草原 荒漠草原植物总种数 160 100 80平均种数(种数/平方米) 20 18 10平均产量(千克干重/公顷) 2 000 900 200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0 49.1 78.0A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他两个草原B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
4、样方法获得表中数据C表中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D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解析:选 C。表格中数据不能说明草甸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高于其他两个草原;对于植物种类、产量等不能用样方法进行调查;表格不能说明草甸草原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典型草原,但是能看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中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4某地一场大火毁灭了所有植被,后来人工栽种了若干红松幼苗,最终形成了红松阔叶混交林。研究小组每年下半年对该阔叶混交林的下层草本和灌木进行部分随机清除,测得的全年阔叶混交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经历较短时间后将会形成
5、成熟群落B人工干预是导致阔叶混交林下半年草本与灌木丰富度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C阔叶混交林中高地与低地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被,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由于人工清除了林下草本和灌木,使红松幼苗处于竞争优势解析:选 B。根据题干信息,该演替是火灾后的植被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经历较短时间后将会形成成熟群落;人工干预是导致阔叶混交林下半年草本与灌木叶面积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阔叶混交林中高地与低地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植被,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红松阔叶混交林中,由于清除了林下草本和灌木,使红松幼苗处3于竞争优势。5(2019江西赣州信丰月考)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
6、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如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植物种类数(种)演替阶段群落类型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1 草丛 34 0 02 针叶林 52 12 1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C该地能恢复到第 4 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解析:选 C。过度砍伐的森林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
7、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因此,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简单,丰富度低;表中群落演替的情况并没有反映出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研究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研究小组在每一采样点采取分层定量采集B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D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解析:选 D。通过坐标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土壤的采集地点,纵坐标表示各种群中个4体的数量。在三个取样点中,5 年蔬菜地与 10 年蔬菜地相比,两个取样地的物种都为 5 种,其中弹尾目都为优势种,但 10 年蔬菜地中
8、动物的总数量远大于 5 年蔬菜地,而大田中物种只有 3 种,不太适宜土壤动物生活。上述取样过程中有个体数的统计,应为等量取样,但并没有体现是否分层取样,在图示中也无法判定农药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7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B若时间允许,甲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D第 N 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解析:选 C。甲表示初生演替,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若环境条件不利,即使时间允许,甲也不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9、第 N 年时,甲、乙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甲、乙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8(2019宁夏银川兴庆期末)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解析:选 D。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作为对照实验可用于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对于无法知道名称、肉眼难以识辨的小动物不可忽略不计,可用目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生物 探究 一轮 复习 31 群落 结构 演替 检测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