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考题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考题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中考题练习(新版)新人教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酸和碱中考题练习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1 (2016闵行区一模)常温下测得一些食物的近似 pH,显碱性的是( )A苹果汁:3.1 B玉米粥:7.5 C牛奶:6.5 D番茄汁:4.2【解答】解:苹果汁、牛奶、番茄汁等物质的 pH 小于 7,显酸性;玉米粥的 pH 大于 7,显碱性 故选 B2 (2015赤峰)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粒子不断运动”的研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物质 X 是(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浓食盐水【解答】解:A、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正确;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显酸性
2、,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C、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观察不到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D、食盐水没有挥发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错误故选 A3 (2015衡阳)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埋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物质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解答】解: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故正确;B
3、、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错误;2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虽然没有金属阳离子,但是属于盐,该错误;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例如中子不显电性,故错误故选:A4 (2015漳州)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蒸馏水 D氢氧化钠溶液【解答】解:在四种物质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遇酚酞使酚酞变红,氯化钠溶液、水中性,稀醋酸酸性均不能使酚酞变红故选 D5 (2015桂林)下列物质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二氧化碳 B食盐水 C烧碱 D熟石灰【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
4、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 A 正确;B、氯化钠溶液(食盐水)呈中性,石蕊不变色,故 B 错误;C、氢氧化钠(烧碱)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 C 错误;B、氢氧化钙(熟石灰)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 D 错误;故选 A6 (2015广西)如图,向点滴板滴孔中分别滴入指示剂后,滴孔内溶液显示的颜色依次是( )A无色、红色、蓝色、红色 B红色、蓝色、黄色、紫色3C蓝色、红色、紫色、无色 D无色、蓝色、红色、蓝色【解答】解:酚酞试液遇稀盐酸性溶液不变色;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紫色石蕊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答案:A7 (2015德州)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
5、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硝酸铵和水;铁和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水;生石灰和水;石灰石和稀盐酸A B C D【解答】解: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变小,错误; 铁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气体,瓶内压强变大,正确;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压强变大,正确 故选 B8 (2015张家界)分析、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类比和推理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B酸雨的 pH 小于 7,所以 pH 小于 7 的雨水一定是酸雨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
6、,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D组成 CO 和 CO2的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而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故推理错误;4B、pH 小于 5.6 的为酸雨,故推理错误;C、电子、质子等也带电荷,但不是离子,故推理错误;D、CO 和 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推理正确 故选:D9 (2015广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点燃
7、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 D 正确故选 D10 (2015聊城)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B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1.4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D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颜
8、色不变【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开浓盐酸试剂瓶口冒出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B、pH 试纸上的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即使用 pH 试纸所测得的溶液酸碱度为整数,用 pH 试纸不能测得某溶液的 pH=1.4,故选项说法错误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马铃薯片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511 (2015通辽)下列事实的结论、解释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B洗涤剂去除油污溶解作用C区分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搅拌D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解答】解:A稀盐酸除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铁锈反应,
9、属于酸的性质之一,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运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错误符合题意;C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不同,硬水和肥皂水混合搅拌产生较少的泡沫,浮渣多而软水产生较多的泡沫,浮渣少,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可用灼烧的方法来区分,羊毛纤维点燃后有一股羽毛烧焦的气味,合成纤维点燃后会迅速熔化成一个黑色小球,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12 (2015襄阳)向 CuO 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 FeSO4,可能含有 H2SO
10、4B滤液中可能有 CuSO4C滤渣里一定有 Cu,可能有 Fe 和 CuOD滤渣里一定有 Cu 和 Fe【解答】解:A、铁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 FeSO4,所以在滤液中一定含有 FeSO4,但是加入铁钉后铁片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 H2SO4,故 A 结论不正确;B、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所以可以判断滤液中没有CuSO4,故 B 结论不正确;C、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 Cu,如果硫酸的量不足,那么滤渣里就可能有 Fe 和 CuO,故 C 结论正确;D、加入铁钉后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氧化铜和硫酸
11、反应生成的硫酸铜被铁置换出来,故在不溶物中含有 Cu,题中没有提及铁粉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滤出的不溶物中可能含有 Fe 也可能不含 Fe,故 D 结论不正确 故选 C613 (2015长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Fe 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CaO、NaOH 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DNH 4Cl、 (NH 4) 2SO4都含有 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 NH3【解答】解:A、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故 A 错误;B、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氧化钙会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故
12、B 错误;C、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故 C 错误;D、NH 4Cl、 (NH 4) 2SO4都含有 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故 D 正确 故选:D14 (2015宿迁)向烧杯中逐滴加入 X 溶液至过量(图甲) ,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 X 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X 溶液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B 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C 氯化钙溶液 碳酸钠溶液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解答】解:A、稀硫酸和氯化钡会生成硫酸钡沉淀,沉淀从零开始,故 A 正确;B、从实验现象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开始并没有产生蓝色沉淀
13、,到稀硫酸完全反应完了,才出现蓝色絮状沉淀的现象,故 B 错误;C、氯化钙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沉淀从零开始,故 C 正确;D、碳酸氢钠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零开始,故 D 正确7故选:B二填空题(共 8 小题)15 (2015海南)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氧气 石蕊溶液 干冰 石墨(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是 ,(2)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3)能用于供给呼吸的是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解答】解:(1)石蕊溶液遇酸碱性溶液会变不同的颜色,可以作指示剂;(2)石墨质软可用作铅笔芯;(3)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帮助呼吸;(4)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16 (2015舟山
14、)对知识的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 X 是金属单质,则 X 可以是 锌等 (填一种即可)(2)请写出稀硫酸与 Y 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BaCl 2+H2SO4BaSO 4+2HCl(合理即可)【解答】解:(1)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已知 X 是金属单质,则 X 可以是锌、铁等金属(2)由题意,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氧化铜属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属于碱,X 为金属,则 Y 应为盐,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
15、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 4+2HCl(合理即可) 817 (2015黄冈)构建模型和构建知识网络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如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定盐酸的 pH,则结果会 偏大 (填“偏大” 、 “偏小” 、 “无影响” ) (2)图中的现象是: 石蕊变红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的化学方程式 HCl+AgNO 3=AgCl+HNO 3 (4)图中性质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5)图中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 盐酸除铁锈 (填用途) 【解答】解:(1)测定盐酸的 pH
16、时,用蒸馏水湿润 pH 试纸后,相当于盐酸溶液被稀释,酸性减弱,则结果会偏大(2)酸跟石蕊指示剂反应,使其颜色变为红色(3)跟某些盐反应生成另外的酸和盐,前提是有一种生成物为气体或沉淀,如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 3=AgCl+HNO 3(4)酸与碱的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5)铁锈属于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由此性质盐酸在工业上可用于除锈18 (2015贺州)比较、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进行了总结:(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 H + (填微
17、粒的符号) ;(2)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蓝 色;(3)下列反应中: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酸+碱盐+水,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在溶液中与 CaCl2、Ca(NO 3) 2均能反应的盐有 Na 2CO3 (任举一例,写化学式) ;(5)请你找出一种在溶液中与 CaCl2反应而不与 Ca(NO 3) 2反应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 2+2AgNO3=2AgCl+Ca(NO 3) 2 9【解答】解:(1)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所以酸溶液中都含有 H+;(2)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3)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十 单元 考题 练习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