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检测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纯净物B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C 温度和溶剂的种类不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D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 在 t1时,M 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在 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 在 t1时,50 g 水可以溶解 25 g 甲物质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案错误的是( )A 用水鉴别苯、四氯化碳、酒精三种液体B 加入足量铁屑
2、除去 FeCl2溶液中的少量 FeCl3C 用激光笔照射稀豆浆,检验其是否为胶体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装溶液润洗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B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C 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 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溶剂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5.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在常温下都是液态的是( )A 蔗糖水 B 碘酒 C 酒精溶液 D 高锰酸钾溶液6.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C 不
3、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 乙的饱和溶液降温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8.小琪同学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固体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碳酸钙 D 氢氧化钠9.下图是 M、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 t1时,M、N
4、两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N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 t2时,M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N 物质的溶解度D 由 t1升温到 t2时,N 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改变10.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B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 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311.三种固体物质 a、b、c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 bacB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时都有晶体析出C t2时,将 50 g a 物质
5、加入到 100 g 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D a 中混有少量 b 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 a12.如果把厨房中的食盐、料酒、豆油、白糖、面粉、面酱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13.小红在配制 50 g 5%氯化钠溶液时,以下操作会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 5%的是_(填序号)。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在称量前,指针稍向左偏移便进行称量C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D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砝码和氯化钠放反了14.利用化学知识,可以防止生活中一些不利现象的产生。(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须做_试验;(2)为防止照片褪色,可将照片塑封(用
6、塑料薄膜封闭起来),目的是隔绝_;(3)2005 年哈尔滨发生严重的水污染事件,有关部门用大量活性炭净化水质,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性;(4)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这里“双吸”所吸收的物质指的是_和_。(5)区分某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_。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_。4(2)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_。(3)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_。16.漳州小吃手抓面,制作时要用到大树碱,大树碱的主要成分是 K2CO3。为了测定大树碱中 K2CO3的
7、质量分数,小文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1)用托盘天平称取 10 g 大树碱样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则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为了准确量取水的体积,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3)把大树碱样品和水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大树碱完全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_。(4)向配好的溶液中逐渐加入 CaCl2溶液,生成 1 g 沉淀(假设大树碱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K 2CO3=CaCO32KCl)。计算大树碱中 K2CO3的质量分数。_。(5)小文同学在配制好溶液后,发现纸片上还有残留固体,则计算出的大树碱 K2CO3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
8、”或“偏小”)。三、计算题17.化学兴趣小组取 26 g 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 90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105 g,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8.20 g 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 80.5 g,同时生成氢气 0.4 g。试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 0.01%)。1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
9、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 13.25 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 95.8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5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1)当加入 212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g。(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加入 106 g 稀盐酸(即 A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6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 项,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B 项,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错误;C 项,
10、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错误;D 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步骤,正确。故选 D。2.【答案】D【解析】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 项,升高温度能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B 项,在 t1时,M 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 项,在t2时,N 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正确;D 项,在 t1时,50 g 水可以溶解 25 g 甲物质,说法错误,因为在 t1时,50 g 水只能溶解 12.5 g 甲物质,错误。3.【答案】D【解析】A 项,水与苯混合有机层在上层、与四氯化碳混合有机层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九 单元 溶液 检测 解析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