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检测(含解析).doc
《(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检测(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24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检测(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 础 达 标 1(2019河北衡水安平中学月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BAa 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 A 基因的频率大于 a 基因的频率C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生物在不断进化解析:选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A 正确;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 A 基因的频率等于 a 基因的频率,各占 50%,B 错误;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的,C 错误;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 错误。2(2019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冲刺模拟)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解析:选 B。由图可知,持续选择条件下,甲虫蛹的体重会持续增加,故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A 正确;从停止人为选择的曲线可以看出,
3、甲虫蛹体重下降,故体重越小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B 错误;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C 正确;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因为存在选择,D 正确。3在某动物种群中,V 基因在甲种群和乙种群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通过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2基因型 甲种群(个) 乙种群(个)VaVb 200 0VaVa 50 120VbVc 100 200VcVC 150 50VaVC 100 80A.甲种群的基因库大于乙种群B基因 Va在甲种群中的频率约为 33%C若甲、乙两种群长期隔离,表中基因型数量会发生变化D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
4、影响越小解析:选 D。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种群的基因库大于乙种群,A 项正确;基因 Va 在甲种群中的频率为(200502100)(2002502100215021002)100%33%,B 项正确;若甲、乙两种群长期地理隔离,两种群进化的方向不同,基因型数量会发生变化,C 项正确;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D 项错误。4(2019福建福州一中期中)如图表示小鼠原种进化为某种小鼠新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使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若图中 X、Y、Z1、Z2 表示物种形成中的基本环节,则 Z1
5、是形成小鼠新种的必要条件C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 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D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不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解析:选 D。分析题图可知,Y 是自然选择,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 错误;Z1 为地理隔离,图示中由于地理隔离形成的小鼠新品种与小鼠原种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故没有形成新物种,而 Z2 为生殖隔离,为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 错误;X 表示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不是达尔文的观点,C 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某个小鼠有利变异的产生不一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 正确。5(2019河北定
6、州中学开学考试)桦尺蠖的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 S 控制,体色灰白由3隐性基因 s 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 和 s 基因的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 100 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工业污染区 1800 年 1810 年 1890 年 1900 年s 基因 99% 90% 19% 10%S 基因 1% 10% 81% 90%A.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 s 基因的频率下降B暗黑色桦尺蠖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C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D污染区种群 S 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蠖对环境的适应解析:选 B。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淘汰了体色灰白的桦尺蠖,从
7、而使种群中 s 基因频率下降,A 项正确。暗黑色桦尺蠖与灰白色桦尺蠖虽然在性状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二者之间并未发生生殖隔离,所以并非产生了新的物种,B 项错误。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而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C 项正确。污染区种群 S 基因频率上升是桦尺蠖对环境的适应,D 项正确。6(2019河北永年一中月考)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 1黄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既存在地理隔离,也存在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食物、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
8、丙两个岛屿的相同环境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屿的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产生 B1基因解析:选 B。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生物的进化是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因此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会与其食物、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种群进化过程中 B 基因频率逐渐升高,b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丙岛种群在进化过程中 B 基因频率逐渐降低,b 基因频率逐渐升高,两者进化的方向不同,因此生存的环境不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7(2019湖北沙市中学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菌在
9、接触青霉素后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使其生存4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C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D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解析:选 A。突变是自发的,青霉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只起到选择作用,A 错误;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特征,B 正确;异地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C 正确;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 正确。8(2019山东泰安期末)美国白蛾是外
10、来入侵物种,对果树等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科学家利用某病毒防治该害虫,防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b 年间,美国白蛾能适应入侵地的环境Bc 年时,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 b 年时的相同C该病毒对美国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D美国白蛾与该病毒和当地物种相互适应、共同进化解析:选 B。ab 年间,美国白蛾的种群数量增长较快,说明其能适应入侵地的环境,A 正确;c 年时,由于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美国白蛾种群的基因库与 b 年时不同,B 错误;该病毒作用后,白蛾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病毒对美国白蛾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C正确;引入病毒后,白蛾在病毒的影响下,数量减少,两者之间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生物 探究 一轮 复习 24 现代 进化 理论 检测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