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广西平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平桂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广西平桂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两分,共 60 分)1.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政治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 实现了家国一体D.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答案】B【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诸侯国独立性较大,从材料中的“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来看,说明西周政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也是西周政治的特点,但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A、C、D
2、 项。点睛:分封制的实行,使得西周国家政权逐渐趋向严密,克服了夏商时期的松散状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局域。但是,分封制本身存在缺陷,诸侯利用在自己的领地封国内享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从而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逐渐瓦解。2.西周推行分封制,受封的对象包括“先代贵族”之后,所谓“先代贵族”指的是从神农氏到商纣王共 2000 余年间的首领和帝王,众多当时存在的政权得以合法化。周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保卫周王室安全B. 打击殷商残余势力C. 维持社会的稳定D. 强化周王的集权统治【答案】C【解析】西周推行分封制,受封的“先代贵族”指
3、的是从神农氏到商纣王共 2000 余年间的首领和帝王之后,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的稳定,巩固奴隶主的统治,C 正确;西周实行分封2制,广建诸侯国,保卫周王室安全,A 错误;先代贵族包括殷商的后代,B 错误;夏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高度集中,D 错误。3.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鲁隐公)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鲁桓公)何以贵?母贵也。 ”这种立嗣方式A. 实施的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 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D. 表明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了以
4、嫡长子为核心的宗法制特征,因此材料中的做法遵循了周代宗法制的精神,实施的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故 A 项正确。材料涉及宗法制的信息,与君主专制无关,且这一时期尚未产生君主专制,排除 B。材料反映了“子以母贵” ,并非“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出“贤德” ,而是强调该立嗣方式具有宗法制的思想,排除 D。4.汉语中“父子” “婆媳” “君臣” “将士” “男女” “父母” “夫妻”等,这些称谓的组成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君臣”不能说成“臣君” , “父母”也不能说成“母父” 。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 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B. 严格的尊
5、卑贵贱宗法观念C. 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称谓可知,虽然前后都是并列关系,但前尊后卑,体现了古代等级森严的宗法观念,故 B 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汉语语法单一,缺乏变化,而是强调该现象反映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排除 A。材料中的称谓有些不涉及性别,C 项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材料反映了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而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排除D。5.明朝虎墩崔氏族谱中的“族约”载:“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宣圣谕,敦族义,3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这说明“族约”的主要功能是A. 注重血缘纽带,
6、捍卫贵族政治B. 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C. 维护宗族特权,强化专制统治D. 约束家族成员,追求政治平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族约的内容涉及一个家族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家族的日常管理和规范家族秩序,从而有利于凝聚力量,稳定社会秩序,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贵族政治,而是强调族约具有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排除 A。材料强调族约具有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而不是强化专制统治,排除 C。约束家族成员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是为了追求政治平等,而是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排除 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从族约作用的角度思考问题,即可得出正确答案。6.
7、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A. 贵族拥有诸多世袭特权 B. 蛮夷的入侵C. 贵族承担众多义务 D. 周王室的奢侈腐败【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周在地方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下各级贵族按血缘关系世袭官位,造成地方势力越来越大,周天子势力越来越小,因此出现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的局面,A 正确。蛮夷的入侵不涉及西周内部国家结构的问题,B 错误。贵族承担对周天子的义务应该是联系加强的表现,C 错误。王室是否奢侈腐败与此题关联不大,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
8、,使西周与夏商相比,对地方的控制有所加强。但分封制下,各级官吏世袭,很容易造成地方势力庞大,不服从中央命令,即松散和分散的特征。7.据考古发现,在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中,发现大批被砍去头颅的人骨架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人性” ,这说明了商代的统治具有残酷性的特点4商代政治具有神权和王权相结合的特点商代统治具有迷信色彩的特点商代政治已初具宗法制的特点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早期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8.史记载:“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六国贵族是亡秦的主要力量B. 陈
9、胜、吴广起义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C. 秦朝的灭亡与夏、商、西周一样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D. 司马迁记载上述史实是要歌颂汉武帝治国有方【答案】C【解析】材料列举了夏、商、西周灭亡的原因是统治者暴虐无道,秦的灭亡和这三者一样也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故 C 项正确。因为秦统治者的残暴专横,陈涉才会揭竿而起,人们纷纷响应,最终使得秦朝灭亡,排除 A。材料论述秦朝的灭亡与夏、商、西周一样是由于统治者暴虐无道,而非主要强调秦灭亡的直接原因,排除 B。材料并未涉及汉武帝治国的内容,而是强调统治者暴虐无道导致政权灭亡,排除 D。9.在中央,皇位由私家世袭,地方由异姓非世袭官僚管理。这种制度是指A. 君主专制中
10、央集权制B. 三省六部制度C. 郡县制度和行省制度D. 科举选官制度【答案】A【解析】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及知识迁移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皇位是世袭的,地方则由非世袭的、皇帝和中央政府任命的官僚管理,A 的表述符合题意;而三省六部制、郡县制、行省制、科举制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0.周初,周公之子伯禽被封于鲁,要求他“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秦朝时,殷通被朝廷任命为会稽郡郡守,警告他恪守尽忠,拱卫中央。两者相同之处在于A. 职位世袭的权力B. 建立武装的权力C.
11、行政管理的权力D. 设置官员的权力【答案】C【解析】分封制度下诸侯和郡县制度下官员均需要拱卫中央,二者的管理权力相同,故 C 正确;分封制下诸侯世袭,郡县制官员是任命,故 A 错误;郡县制长官没有建立武装权力,故 B 错误;分封制下诸侯有权力任命封国内官员,郡县长官均有皇帝任免,故 D 错误。11.秦朝置闽中郡,福建作为正式行政区归入中央版图。当时郡守的产生方式是A. 考试选拔B. 皇帝任命C. 地方推荐D. 世代相袭【答案】B【解析】【详解】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中郡县制下,其长官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故选 B;考试选拔官员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故 A 与题干中的秦朝不符,故排除;地方推荐的做法
12、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中体现的,故 C 也与题干中的秦朝不符,所以排除 C;世代相袭是世官制下官员产生的办法,一般在先秦时期,故与秦朝不符,所以排除 D。【点睛】学生充分把握时间线索,深刻认识空间差异,是学习历史过程中一个非常需要重视的问题,尤其是时间观念的把握,对高中学生来说,依然是个需要很重视的关键问题。由于现行历史教科书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模式编写的,这就使得历史知识的时序性被打破,6导致有些同学因为初中历史没有学好,直接影响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时序性的把握很多时候使我们解决历史问题必须要考虑的,所以提醒同学们注意准确记忆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12. 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
13、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A. 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B. “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C. 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D. 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逐步形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D 不对,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完全形成是指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形成并发展;C 不对,三教合流发生在唐朝;B 不对, “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A 符合题意,秦朝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地方官员不得世袭,由皇帝任免,表明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官僚体
14、制的形成1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统一度量衡、货币B. 开创皇帝制度C. 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D. 建立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故答案为 C 项。统一度量衡、货币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排除 A 项;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是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组成部分,排除 B、D 项。14.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
15、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7A. 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 官员众多,政务繁杂C.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 化国为家,君权至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把握历史问题本质的能力。九卿的设置用于分管国家与皇家的事务,材料体现出国与家相互交融的特点,故正确选项为 D。所以应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特点15.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 分封制和宗法制B. 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C. 三公九卿制D. 三省六部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16、根据题意可知,吕思勉所说的“部落时代”就是指原始社会, “封建时代”就是指奴隶社会, “郡县时代”就是指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A 正确;B、C、D 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排除。故答案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名师点睛】分封制和宗法制备考时重点关注:知识角度:亲疏远近、家国一体、忠孝观念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分封对象、内容、影响、及其与宗法制的辩证关系。史观角度: 由于宗法制和分封制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紧密性,可从真切的社会遗存或民间的史料着手,渗透对社会史观的考查。史料角度: 设置新颖史料,达到考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现实的情感价
17、值观,其史料主要表现在:祭祖类上, 如家谱、家族牌匾等。热点角度:宗法制显著的血缘宗法色彩容易唤起人们追念先祖、心向团圆的内心情感, 这有利于家庭的亲睦和社会的和谐,同时对于海峡两岸的统一有深远意义。16.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实” “史论” “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史实,然8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中属于“史识”的是A.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 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六部C. 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分工明确、抑制了皇权,并
18、且降低了行政效率D. 三省六部制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答案】D【解析】A 项表述了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事实,因此该项不是三省六部制的“史识” ,故 A 项错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属于历史事实,是“史实” ,故 B 项错误。C 项是对三省六部制评论,属于“史论” ,故 C 项错误。D 项是综合整个中国史分析,得出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古代政治以及中国历史的影响,属于“史识” ,故 D 项正确。17.廷议又称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唐代政事堂议事,程序规范,秩序井然;宋代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编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这种现象
19、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减少决策失误的需要B. 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C. 宦官专权乱政现象严重D. 君主权力独裁强化的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唐宋时期廷议制度逐渐程式化和规范化,这是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下,君主为维护独裁专制而采取的手段,故 D 项正确。A 项是古代廷议制度的目的之一,排除;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只是原因之一,排除 B 项;C 项是君主专制独裁的结果,排除。18.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 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B. 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C. 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平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