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3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云南省普洱市景东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1.谷氨酸的 R 基为-C 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 )A. 4,4 B. 5,4 C. 4,5 D. 5,6【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组成谷氨酸的除了 R 基还有一个 H,一个-COOH 和一个-NH2,它们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故碳有 5 个,氧有 4 个,选 B。考点:本题考查氨基酸组成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2.下列对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不同B. 结合水只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不参与物质运输C. 烤干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自
2、由水丢失严重D. 细胞中进行的所有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答案】C【解析】【分析】水在细胞内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自由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自由水的自由流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详解】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是不同的,A 正确;参与物质运输的是自由水,而结合水只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不参与物质运输,B 正确;烤干的种子不能萌发是因为结合水丢失严重,细胞已经失去了活性,C 错误;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
3、剂,细胞中进行的所有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D 正确。3.图 a 和图 b 是某细胞结构不同放大倍数时的示意图,图 b 中的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2A. 图 a 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B. 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内溶液浓度有关C. 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D. 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表示植物细胞结构,结构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结构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结构是核仁;结构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是液泡,内含细胞液;结构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结构是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结构是核膜。【详解】A
4、、图 a 细胞含有叶绿体,不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错误;B、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内细胞液的浓度有关,细胞液浓度越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正确;C、是核仁,与某些 RNA 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形成有关,错误;D、是核糖体,属于无膜细胞器,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4. 关于人体细胞内 A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TP 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B.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 ADP 转变为 ATP 的过程是一个释放能量的过程D. 细胞内储有大量的 ATP,以供生理活动的需要3【答案】A【解析
5、】人体合成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但线粒体合成的 ATP 多,故 ATP 主要在线粒体中生成,A 正确; ATP 含有三个磷酸集团,两个高能磷酸键,B 错误;ADP 转变为 ATP 的过程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C 错误;细胞内的 ATP 含量非常少,但是转化非常迅速,D 错误。【考点定位】ATP 的结构与功能【名师点睛】ATP 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 ADP 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 ATP 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 ATP 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 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
6、成 ATP 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5. 如图中 a 和 b 表示两种细胞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种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相同B. b 内可进行蛋白质的合成C. 将肝细胞置于含有 3H 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基中培养,放射性先出现在 b 中后出现在 a中D. a 与合成多糖有关,b 与合成脂质无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细胞器的结构可以得出,a 是高尔基体,b 是内质网。高尔基体与动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形成有关,此外高尔基体还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故 A 错;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故 B 错;分泌蛋白合成后首先在内质网上加工修饰然后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
7、工修饰,故 C 正确;内质网与糖类、脂质、蛋白质的合成有关,故 D 错。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6.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4A. 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B. 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 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 CO2D.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甲图:该图中有温度计,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分析乙图:该装置中
8、的 NaOH 溶液可吸收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代表呼吸消耗的氧气。分析丙图: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 CO2。【详解】甲装置中含有温度计,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A 正确;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液滴移动说明进行有氧呼吸,但不能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B 错误;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可检测二氧化碳,因此该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 CO2,C 正确;微生物也会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呼吸的
9、过程和意义,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及产物,掌握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产生情况,能分析实验装置中器材或溶液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7.主动运输不同于自由扩散,因为前者的特点是( )A. 必须有载体蛋白的协助B. 需要消耗能量C.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D. 上述三项都具备5【答案】D【解析】自由扩散的特点: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的特点: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消耗能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识记主动运输和自由扩散特点的区别,学生主要从
10、物质运输的方向、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三方面进行记忆,并能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8.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 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 鲫鱼的表皮细胞 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整个池塘 某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鲫鱼的心脏 鲫鱼的血液 鲫鱼的循环系统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生命系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结构层次如下: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某池塘中的一条鲫鱼属于个体层次,某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属于种群层次,鲫鱼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整个池塘属于生态系统层次,某池塘中
11、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鲫鱼的心脏属于器官层次,鲫鱼的血液属于组织层次,鲫鱼的循环系统属于系统层次,而某池塘中的全部鱼类、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故 C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生命系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结构层次如下: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9.ATP 转化为 ADP 可表示为下图,式中 a 和 b 分别代表( )6A. H2O、H B. Pi、H 2OC. H2O、Pi D. 能量、Pi【答案】C【解析】在有关酶的催化下,ATP 远离腺苷的高能
12、磷酸键水解,形成 ADP 和 Pi,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由此可知:式中 a 和 b 分别代表 H2O、Pi,C 正确,A、B、D 均错误。10. 地球上的生命千姿百态,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下列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细胞层面的是( )A. 一个病毒 B. 一个受精卵C. 一个洋葱 D. 一个蜂巢【答案】B【解析】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受精卵属于细胞,洋葱属于器官,蜂巢属于种群。【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1.某生物调查小组对本市人口进行了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病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乙病致病基
13、因是隐性基因B. 控制甲病和乙病的基因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 为求乙病的发病率,要先知道乙病的显隐性D. 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甲病和乙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都较低,因此两者都可能是隐性遗传病;甲病在男性与女性中发病率基本相等,最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乙病男性多于女性,则乙病很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详解】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并不能确定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但是后代的发病率都较低,很可能是隐性遗传病,A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和乙病的基因可能分别位于常染7色体上和 X 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
14、合定律,B 错误;求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只要获得患病个体的数量和总数量就可以了,不一定需要知道其显隐性关系,C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控制甲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几种常见的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发病率的多少以及在不同性别中的发病率判断两种遗传病可能的遗传方式。12.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 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在 F1中选择杂交的个体最好是A. 野
15、生型(雄)突变型(雌) B. 野生型(雌)突变型(雄)C. 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 突变型(雌)突变型(雄)【答案】B【解析】根据“一只雌鼠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 ,可以得知应该是显性突变如果是常染色体则为:aa 变为 Aa,如果是伴 X 遗传则为:X aXa变为XAXa这样的话,不管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就会有“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有野生型,也有突变型 ”因此,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 F1个体最好是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
16、代表现为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 X 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故选 B。【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伴性遗传13.科学家对人类的 XY 染色体进行研究发现,两条染色体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1 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8B. 若某病是由位于同源区段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则该病发病情况与性别无关C.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2 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女儿全为患者D. 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2 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一个表型正常的女性其儿子有可能患病【答案
17、】B【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同源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的遗传特点,然后分析题图,了解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的位置关系,最后结合选项问题进行解析。【详解】由题图可以看出,-1 片段位于 Y 染色体上,X 染色体上无对应的部分,因此若某病是位于-1 片段上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A 正确;由题图可知,片段是 X、Y 的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亲本基因若是隐性基因,则该病发病情况与性别无关,若是显性基因,则可与性别有关,B 错误;由题图可知,-2 片段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对应区段若该区段的疾病由显性基因控制,男患者致病基因总是传递给女儿,则女儿一定患病,C
18、 正确;若某病是位于-2 片段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可能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其儿子可能患病,D 正确。【点睛】易错选项 B,设 a 基因为致病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则不管母方的基因型如何,只要父方的基因型不含显性基因 A,即为 XaYa,则子代发病情况与性别无关(即男女发病率相等) ;若父方含显性基因 A,尤其是 Y 染色体上含显性基因 A,即基因型为 XYA,则子代男性全正常,但女性可能患病,也就是说,子代发病情况与性别有关(即男女发病率不等) 。14. 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ZW 型(ZW,ZZ)。曾有人发现少数雌火鸡(ZW)的卵细胞未与精子结合
19、,也可以发育成二倍体后代。遗传学家推测,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卵细胞与其同时产生的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形成二倍体后代(WW 的胚胎不能存活)。若该推测成立,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例是A. 雌雄11 B. 雌雄12C. 雌雄31 D. 雌雄41【答案】D【解析】按题意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 Z 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 Z、W、W 染色9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 ZZ(雄)ZW(雌)12;第二种情况是若卵细胞含W 染色体,则三个极体分别含 W、Z、Z 染色体,卵细胞与其中之一结合后的情况是 WW(不存活)ZW(雌)12。故综合两种情况,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代的雌雄比
20、例是雌雄41。15.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下列哪一项的个体( )A. 有一个染色体组 B. 奇数条染色体C. 奇数个染色体组 D. 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控制该生物性状的全套基因。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细胞内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X、Y 视为同种形态染色体) ,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可简记为“同一英文字母无论大写还是小写出现
21、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由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详解】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个体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如八倍体小麦的配子含有四个染色体组,所以由配子直接发育形成的单倍体也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 错误;含有奇数条染色体如 21 三体综合征患者,则不是单倍体,B 错误;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可能是多倍体,如三倍体,C 错误;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所以单倍体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单倍体的概念和染色体组的概念。
22、16.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各向两极如何移动( )A. 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B. 通常母方染色体移向一极而父方染色体移向另一极C. 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中各有一半移向一极,另一半移向另一极D. 未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一极,而发生交叉互换的染色体移向另一极1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A 正确;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B 错误;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父方和母方染色体在两极随机地结合,C 错误;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
23、之间,已经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D 错误;考点:减数分裂的过程17.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农作物新品种B. 诱变育种只适用于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C. 无子番茄通常是用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D. 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无法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答案】A【解析】【分析】育种方法 依据原理 常用方法 优点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自交选育自交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单倍体育染色体变异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再经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
24、子、幼苗器官巨大,提高产量和营养成分【详解】通过杂交育种实现基因重组,可以获得农作物新品种,A 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对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适用,B 错误;无子番茄通常是用一定的的生长11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培育而成,其遗传物质没有变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 错误;通过基因工程可导入具有抗逆性强的基因,进而可以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D 错误。【点睛】注意:无子番茄和无子西瓜的培育原理的区别,前者是利用一定的的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培育而成,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后者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培育而成,属于可遗传的变异。18.在下图所示的遗传病系谱图中,最可能属于伴 X 隐性遗传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普洱 市景东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