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区域地理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区域地理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42讲中国区域地理检测试题(含解析)湘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中国区域地理一、选择题(2019济南模拟)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沟渠纵横的水田,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他们步行进入村落,但见民居间涌泉处处。村主任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回答 12 题。1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A山东 B台湾C四川 D浙江2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 )A地形 B河流C土壤 D植被解析:第 1 题, “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 ,说明该处与大陆之间有大海相隔,则为岛;“椰林成排” ,应位于热带地区,据此可判断可能位于台湾。第 2 题,渡海来此之前,这里应该人烟
2、稀少而森林覆盖率高;由于人口增加,为获得充足的粮食,开垦耕地种植水稻;则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植被。答案:1.B 2.D(2019唐山模拟)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 a)。图 b 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 月至 9 月)某日与冷季(11 月至次年 3 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据此回答 35 题。3图中表示暖季某日棚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 BC D4此路段冷季( )2A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 5 B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C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D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5该铁路线可能是( )A青藏铁路
3、 B滨绥铁路C北疆铁路 D贵昆铁路解析:第 3 题,暖季气温要比冷季高,则可判断为暖季、为冷季;同时棚内气温日变化小于棚外,则可判断为棚内、为棚外;故 B 正确。第 4 题,据上题分析可知为冷季,且为棚外、为棚内。图示棚内外气温差冷季较暖季小,说明遮阳棚的作用冷季比暖季小,则 C 正确。图示冷季时棚外最高气温低于 5 ,棚内气温日变化小于棚外,则 A、B 错误;图示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 9:0018:00 的白天,则 D 错误。第 5题,该地暖季时最高气温 15 左右,冷季时最低气温可达20 ,可判断为青藏高原。答案:3.B 4.C 5.A(2019合肥模拟)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
4、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图 a 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图 b 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回答 68 题。36图 a 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C乙、丙、甲 D丙、乙、甲7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图 b 中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 )A积温高B年降水量多C年平均风力小D年太阳辐射量多8与、曲线相比,曲线变化趋势明显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草场过度放牧 B作物成熟收割C副高逐渐北移 D夏季降水增加解析:第 6 题,华北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区,森林分布广,则代表森林生态区的
5、是乙。从森林区向内陆,降水减少,则丙为草原生态区;平原地区对应的甲是农业生态区。第 7题,由冬季林地植被覆盖率较草地高,可判断曲线是草原生态区、曲线是森林生态区,曲线是农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气候干旱,则年太阳辐射量多。第 8 题,曲线(农业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的明显不同在于 6 月份出现低值。结合华北平原农业类型,6 月正是农作物成熟时期,因农作物被收割而植被覆盖度下降。答案:6.C 7.D 8.B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据此回答 911 题。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探究 一轮 复习 42 中国 区域 检测 试题 解析 湘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