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2第20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2第20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七单元2第20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建议用时:45 分钟)一、选择题1(2019吉林省阶段性统考)唐律规定: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必须在政府划定的“令市”中进行,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 。这一规定表明当时唐朝( )A没有出现夜市 B严格控制商业发展C市坊界线分明 D城市经济异常繁荣解析:选 B。材料未提及唐代夜市的情况,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唐代规定市的位置,设市的标准,这是唐代坊市制度的表现,体现了唐代严格控制商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不仅体现了对坊市的严格划分,还有“县城之下不得有草市 ”的内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对市场的严格划分,反映的是唐代限制商业发展,不能体现城市经济繁
2、荣,故 D 项错误。2(2019亳州高三期末)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解析:选 A。明清江浙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发展和经济作物区域化生产说明经济结构发生转型,故 A 项正确;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 B 项错误;湖广和江浙的分工不能说明长途贩运繁荣,故 C 项错误;雇佣关系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故 D 项错误。3(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3、据此可知当时(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995998 年 400 万贯 10010041008 年 450 万贯 1131058 年 700 万贯 17510641068 年 846 万贯 2121077 年 879 万贯 220A.政府“不抑兼并”B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D工商业经济不断发展解析:选 D。 “不抑兼并”是北宋的土地政策,材料体现的是北宋时期商税的变化,二2者之间无直接关联,故 A 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北宋政府财政收入的组成状况,故 B 项错误;宋朝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北宋商税的迅速增加,反映出北宋工商业经济发达,故 D 项正确。4(201
4、9邯郸摸底考试)下面是公元 9971072 年北宋两税(针对农民征收的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与政府的财政收入统计图(单位:万贯)。对图中数据变化解析符合史实的是( )A北宋时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B商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上升C民族战争胜利补充大量岁币D政府“裁员节流”政策初显成效解析:选 B。材料中“两税”收入有波动,而“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说明北宋财政收入除两税之外另有来源,由北宋时期商业发达,可以推知商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上升,故 B 项正确。5. (2019林州调研)南宋绍兴府城周围十多里范围内,有清道桥市、大云桥东市、龙兴寺前市、西跨湖桥市、虹桥市、三山市、亭山市等十多处环城市镇。环城市镇
5、的发展( )A标志着我国古代的市镇开始出现B体现了市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C是城乡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产物D体现了南宋市镇广泛兴起和发展解析:选 C。根据材料“绍兴府城周围十多里范围内十多处环城市镇”可知,市镇成为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点,故 C 项正确。6(2019潍坊高三期中)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繁荣。南翔镇是著名棉布贸易中心,“地不产米,仰食外郡” 。盛泽镇“四乡农民,重织轻耕” ,盛泽丝绸畅销海内外。这些现象表明该地区(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出现早期工业化特点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农民已率先成为市民解析:选 B。材料中这些现象说明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较为发达,出现了专业化生产区域,表明江南地区
6、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特征,故 B 项正确。7(2019济宁高三期末)史载,自 15 世纪末 16 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3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解析:选 B。材料讲述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的趋势,原先从事稻作农业的农民基本的生活方式是自给自足,当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时,农民和市场的联系加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从而推动了该地区的工商业市
7、镇的发展,故 B 项正确。8(2019蚌埠模拟)明末小说醒世姻缘传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也不管该穿不该穿,该住不该住,若有几个村钱(小钱),那庶民百姓穿了厂衣,戴了五六十两的帽套,把尚书侍郎的府第都买了住起”这种现象可以反映当时( )A经济结构急速变动 B传统秩序受到冲击C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D民众娱乐生活丰富解析:选 B。材料现象反映的是传统秩序受到冲击,而不是经济结构急速变动,故 A项错误,B 项正确;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符合明末的史实,但题干材料未提及,故 C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传统秩序受到冲击,而不是民众娱乐生活丰富,故 D 项错误。9(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
8、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重农抑商政策出的主要背景是( )A私营工商业发展 B秦朝统一全国C铁犁牛耕的普及 D井田制的瓦解解析:选 A。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始终是重农的,但战国时期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政府提出抑商政策,故 A 项正确。10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的情形。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B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C不利于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和发展D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解析:选 C。 “以末致富,以本
9、守之”这种局面造成地价高昂,商人没有能力进一步扩大生产,对新经济形态的发展是有影响的,故 C 项正确。11(2019包头模拟)下图为 18 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4据此可知清朝中叶( )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解析:选 D。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与材料中“18 世纪国外金银比价”渐趋稳定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 B 项错误;闭关会保持金银比价差距,而不会缩小,故 C 项错误;白银大量流入, 会改变金银比价,与材料中“中外金银比价”趋同相符,故 D 项正确。1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探究 一轮 复习 第七 单元 20 农耕 时代 商业 城市 近代 前夜 发展 迟滞 课后 达标 检测 2019 届新题 解析 岳麓版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