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9近代史部分综合应用教学案(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9近代史部分综合应用教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9近代史部分综合应用教学案(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近代史部分综合应用 题型一、时空观念1利用时间带方式掌握专题主干知识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结局2用特定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史事概括和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例 1、阅读下列材料
2、,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 ;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 。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 年到1920 年),就是“沉沦”的谷底、 “上升”的起始时期。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从这时候起(注:指 1920 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地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
3、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 ,中国社会的积极向上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2(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做了怎样的准备?试答:_(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试答:_【答案】(1)过程: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4、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准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的转折做了必要准备。题型二、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1)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近代科学的序幕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在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解放直接为打破地心学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同样为近代科
5、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即地心体系,给神学以极大3冲击。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这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例 2、1687 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他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推 动 了 启 蒙 运 动 , 并 对 政 治 思 想 产 生
6、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 由 此 可 见 , 牛 顿 的 发 现 推 动 启 蒙 思想 家 ( )A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B发现了支配人类的永远不变的法则C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理论的一般原则D宣扬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的基本原则【答案】A题型三、历史的继承与发展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社会阶层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派 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康有为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革命派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
7、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思想,应该革新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4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例 3、晚清至民国,中国在外抗强权和内求变革的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先进中国人针对“传统文化的习惯势力”和“在这种制度和文化统治下的民众的种种弱点”提出了( )A “师夷长技以制夷”B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 “民族、民权、民生”D “民主” “科学”【答案】D题型四、全面和辩证观点认识历史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1)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日益遭到破坏,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
8、亡图存的斗争。(2)经济上:一方面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另一方面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3)思想上: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另一方面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例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西方的冲击,是使人难以支持的打击。然而,对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下一代的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最后,到了 20 世纪,西方已经成为鼓舞中国进行革命的思想来源。摘编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材料描述了“中国
9、与西方”三个阶段的关系,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选择其中一个阶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5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试答:_【答案】示例 1:论题:西方在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猛烈地冲击了中国。阐述:鸦片战争后, 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业已存在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沉重打击了清廷的统治;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即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西方的冲击促使清廷统治危机加深。示例 2:论题:西方是 19 世纪 60 年代到
10、 90 年代中国近代转型的推动者。阐述:洋务运动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开启并推动了中国经济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西方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等的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西学东渐以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开启了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进程。即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西方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示例 3:论题:西方提供了 20 世纪中国革命的思想理论。题型五、从多个角度解释原因和评析问题中日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水岭(1)列强侵华特征: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进入新的阶段,呈现出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侵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社会主要矛盾:民族矛盾进一
11、步激化,民族危机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3)经济结构变动: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洋务运动破产。6(4)阶级关系变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维新派、革命派政治团体成立,救亡图存的运动高涨。(5)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从技术层面转向制度层面。例 5、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 50 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 1894 年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战争后中国( )A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B近代化努力收到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19 近代史 部分 综合 应用 教学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