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噪声教案(新版)教科版.doc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噪声教案(新版)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3.3噪声教案(新版)教科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3.噪 声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噪声的来源。2.结合前面所学的关于“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的知识,思考防止噪声的途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知道噪声危害的基础上,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感,注意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2.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空军在俄克拉荷马市上空做超音速飞行实验,飞机每天在10000m的高空飞行 8 次。半年后,当地一个农场
2、饲养的 10000 只鸡中,有 6000 只被飞机轰鸣声杀死,幸存的 4000 只鸡,有的羽毛全部掉光,有的竟然不下蛋了。你知道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吗?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相信你就会明白了。教学活动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噪声及其来源;(2)噪声大小及其危害;(3)控制噪声。结合图 3-3-1 和图 3-3-2 是噪声的两个例子。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对如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1)什么是噪声?(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3)举例说明噪声对人的危害。(4)根据课本 P47 的表,将一天中通常可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作一估计,描述你对这些声音的主观感觉。(5)减弱噪声的方
3、法有哪些?有关这方面你能做哪些工作?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一、噪声及其来源强调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来源大致为以下几方面:交通运输噪声;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工业噪声。情景设置:进程 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进程 2:用铁钉刮玻璃,听听产生的声音。进程 3:大家一起来唱一首歌。进程 4:让学生一起听一名同学讲故事,同时让另一名学生在旁边大声唱歌。通过对比 1 和 2,提出问题:你喜欢哪一种声音?通过对比 3 和 4,提问:唱歌对大家听故事有什么影响?说明理由。学生体验活动: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刮玻璃(或揉塑料盒
4、),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小结: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杂乱的噪声令人心烦气躁,有时候乐音也能变成噪声。学生猜想:乐音与噪声为什么会有两种决然不同的效果呢?请同学们阅读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师生共同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讲解)归纳总结:噪声的含义结论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这个理论可从下面的演
5、示实验得到证实。演示实验观察噪声的波形。用示波器观察音叉发出的声音和刮玻璃(或揉塑料盒)发出的声音的振动情况,发现音叉发出的声音振动是有规律的,而刮玻璃发出的声音振动是杂乱的、无规律的。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图甲),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图乙)做比较。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并交流讨论,噪声与乐音的波形有何不同之处?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是杂乱无章的,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结论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思考并讨论: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物理 上册 33 噪声 教案 新版 教科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