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
《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技法 1 直接判断法通过观察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结果,直接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直接判断法适用于推理过程较简单的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如考查物理学史和物理常识的试题等。例 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 G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
2、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答案 D解析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概念,但没能测出 G的数值,G 的数值是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得出的,故 A错误。开普勒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 B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故 C错误。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D正确。点评 物理学史是考试内容之一,熟记牛顿、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的
3、成就,直接作出判断。技法 2 比较排除法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例 2 如图甲,圆形导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垂直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 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正确的是( )2答案 B解析 01 s 内磁感应强度 B垂直纸面向里且均匀增大,则由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恒定的
4、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排除 A、C 项;24 s 内,磁感应强度 B垂直纸面向外且均匀减小,由楞次定律及安培定则可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大小是 01 s内的一半,排除 D项,所以 B项正确。点评 运用排除法解题时,对于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对于相互矛盾或者相互排斥的选项,则最多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学会从不同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技法 3 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烦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
5、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例 3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 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 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 T和斜面的支持力 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 g)( )A.T=m(g sin +a cos ) F N=m(g cos -a sin )B.T=m(g cos +a sin ) F N=m(g sin -a cos )C.T=m(a cos -g sin ) F N=m(g cos +a sin )D.T=m(a sin -g cos ) F N=m(g
6、 sin +a cos )答案 A解析 取特例 a=0,则 T=mg sin ,F N=mg cos ,将 a=0代入四个选项,只有 A选项可得到上述结果,故只有 A正确。3点评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复杂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值问题来处理,以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技法 4 极限思维法极限思维法是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动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例 4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的木块 1和 2,
7、用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 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间的距离为( )A.l+ B.l+ m1gk (m1+m2)gkC.l+ D.l+ m2gk m1m2gk(m1+m2)答案 A解析 弹簧对木块 1的拉力与木块 1所受的摩擦力平衡,当木块 1的质量 m1越小时摩擦力越小,弹簧的拉力也越小。当 m1的值等于零时(极限),则不论 m2多大,弹簧的伸长量都为零,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 m2无关,故选 A项。点评 有的问题可能不容易直接求解,但是当你将题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限时,就可能会对这些问题的选项是否合理进行分
8、析和判断。技法 5 逆向思维法正向思维法在解题中运用较多,而有时利用正向思维法解题比较烦琐,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逆向思维法解题。应用逆向思维法解题的基本思路:分析确定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否能用逆向思维法解决;确定逆向思维问题的类型(由果索因、转换研究对象、过程倒推等);通过转换运动过程、研究对象等确定求解思路。例 5 (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 A点以速度 v1与地面成 角射出一弹丸,恰好以速度 v2垂直穿入竖直壁上的小孔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4A.在 B点以与 v2大小相等的速度,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 A点B.在 B点以与 v1大小相等的速度,
9、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 A点C.在 B点以与 v1大小相等的速度,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 A点的左侧D.在 B点以与 v1大小相等的速度,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 A点的右侧答案 AC解析 以速度 v1与地面成 角射出一弹丸,恰好以速度 v2垂直穿入竖直壁上的小孔 B,说明弹丸在 B点的竖直速度为零,v 2=v1 cos ,根据“逆向”思维:在 B点以与 v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射出弹丸,它必落在地面上的 A点,A 正确;在 B点以与 v1大小相等的速度,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由于v1v2,弹丸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变,所以它必定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三轮 冲刺 选择题 快速 技法 破解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