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精练(含解析).docx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精练(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第2讲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精练(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讲 先秦、秦汉时期的经济文明一、选择题1.(2018 课标)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 D 考古发现可以反映时代风貌。读图可知 ,战国以前 ,铁器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故选 D 项。图中反映的是铁器发现地的分布情况,无法由此推断出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A 项排除;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通,沟通了中原与
2、今新疆地区的联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的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无法说明冶铁技术的普及,故 C 项错误。2.(2019 山东威海模拟)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 D.因地制宜答案 B 材料中没有体现 “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 故 A 项错误;材料中种植五谷、树桑、种菜及养家畜等,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故 B 项正确;精耕细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因地制宜的特点在材料中未涉及,故 D 项错误。3.(
3、2019 广西柳州质检)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 )A.反映了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2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西周遵循周礼 ,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 ,管子则强调因地制宜规划城市,这种城市规划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D 项正确。“因天材,就地利”说明当时城市规划有标准,规划不混乱,A 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对城市规划秩序的不同主张,没有涉及如何设置城市功能区(市:商业区,坊:居民住宅区),B 项错误;材料
4、中没有涉及城市的职能问题,且根据史实可知战国时期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C 项错误。4.(2018 广东珠海模拟)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 )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 B.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 从西周到战国,青铜器从豪华精美到朴素实用 ,说明其使用者贵族的政治经济实力下降,故选 B 项。材料没有体现战乱与青铜铸造业衰落的关系,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铁器和青铜器使用的关系,排除 C 项;D 项说法与史实
5、不符。5.(2019 吉林模拟)“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材料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答案 C 材料“养生送死 ,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 ”反映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所述材料均未涉及,故 A、B、D 三项错误。6.(2018 重庆质测)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 1300 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
6、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A.贵族权重,世袭制巩固 B.田地交换,井田制动摇C.田地买卖,私有制确立 D.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3答案 B 材料意思是贵族裘卫用物交换田地 ,并有授田仪式、换田手续和凭证。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得买卖和转让。材料这一事件的出现动摇了井田制,B 项正确。材料未反映贵族权重和世袭制巩固,A 项错误;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而非分封制,D 项错误。7.(2018 安徽宿州质检)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
7、、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 D.小农经济的局限答案 D 材料不能体现耕牛缺少 ,故 A 项错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是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B 项错误;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就取得重大突破,故 C 项错误;小农经济的落后封闭,导致农具更新速度滞后,古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很难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故 D 项正确。8.(2016 课标)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先秦 秦汉 时期 经济 文明 精练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3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