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docx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一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闯关检测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9辽宁葫芦岛协作体联考)有学者认为商周之际的中国文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是全方位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革命”。其意义,当然不仅仅是在王权易姓,还在于理性超越了信仰,引领了此后三千年的文明。材料反映了( )A.分封制取代内外服制是历史的进步B.西周的制度推动了各地的文化认同C.西周制度文化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礼乐制度确立使自然信仰逐渐衰亡答案 C 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确立,以严格的等级制度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以政治制度
2、的理性超越了信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 C正确。2.(2019广东茂名模拟)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周官(周)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太公于齐,兼五侯地 史记A.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B.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C.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D.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 西周时期,在地方实行分封制 ,按照等级高低对诸侯分封大小不等的封地,故选 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西周的疆域如何,排除 A项;西周时期,周天子对地方控制
3、相对松弛,故 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诸侯势力大小,排除 D项。23.(2019湖南衡阳模拟)晋献公夺取晋国国君位置后,为巩固其地位,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势力屠杀殆尽。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史称“晋国无公族”。这样一来,政权就落到卿大夫手中,于是就有了韩赵魏三家分晋。这说明( )A.西周的分封制开始瓦解 B.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C.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D.家国体制退出历史舞台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 ,晋献公将公族(大宗国君亲族 )势力屠杀殆尽,造成“晋国无公族”,使政权落入卿大夫手中,最终导致三家分晋。也就是说,晋国没有亲族的支持,导致卿大夫夺权,这说明宗法制有利于政权稳定,
4、故选 B项。材料未体现 A项;材料信息强调公族的作用,无法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受到冲击,故 C项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4.(2019湖南怀化模拟)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 516人,出身低微的占26%;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 713人,出身低微的占 55%。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东周权力关系变化C.贵族政治彻底结束D.官僚政治已经形成答案 B 从材料信息看, 从春秋到战国,在政治上活动的人 “出身微贱的”比例迅速上升,这反映了当时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权力关系发生变化,故选 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百家争鸣”,故 A项错误;C 项中的“彻
5、底结束”与史实不符,排除;官僚政治形成于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 D项错误。5.(2018山东济宁模拟)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B.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这些地区经济发展D.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 ,据考古发现,春秋时期的许多墓葬中发现的
6、农业生产工具多为青铜器和石、骨、蚌器。这些实物史料说明春秋时期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故选 D3项。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长江流域,故 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原地区战乱对这些地区经济的影响,故 C项错误。6.(2018山东德州模拟)后汉书卷七十六载:“(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材料旨在说明( )A.兴修水利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采用犁耕技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使用曲辕犁大幅增加了耕地面积D.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普及
7、答案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 ,王景是东汉时期人 ,故 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得出材料重在强调采用犁耕技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 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朝时出现的,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C项错误;盐铁官营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项错误。7.(2018湖南衡阳一联)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
8、发展答案 C 西周时期并没有打破 “工商食官”政策,故 A项错误;政治等级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B项错误;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体现出国家管理走向制度化,故 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对市场进行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 D项错误。8.(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魏晋时“门下”发展为侍中寺,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征求其意见,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 )A.三省集体议
9、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的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4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 ,秦汉时期,丞相位高权重。到了南北朝时期 ,“门下”从皇帝的侍从机关发展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故选 C项。A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B 项与史实不符;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宰相退出了权力中心,故 D项与史实不符。9.(2018河北唐山一模)秦始皇在全国进行各项标准化建设,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注意整顿各地风俗习尚。这些建设的实行主要借助于( )A.君主专制的决策模式 B.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嬴政本人的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闯关 检测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