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校联盟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重庆市九校联盟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九校联盟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2月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重庆市九校联盟 2019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 12 月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1.下列有关核酸的分布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生物中的核酸只分布在细胞内B. 细胞内的 DNA 都分布在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C. 原核细胞的细胞器中只含有 RNA,不含有 DNAD. 利用健那绿染液和吡罗红染色剂,可以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具体分布情况【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 DNA 和 RNA,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DNA 或 RNA,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详
2、解】病毒含有 DNA 或 RNA 一种核酸,而其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A 错误;真核细胞内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 错误;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是 rRNA 和蛋白质,不含 DNA,C 正确;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以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具体分布情况,D 错误。2.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摩尔根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一名词重新命名为“基因”B. 随着细胞质基因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C. 一个 DNA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D. 研究表明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的内涵:功能上,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本质上,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结构上,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位置上,在染色体上有特定的位置,呈线性排列。【详解】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约翰逊给“遗传因子”起了一个新名字为“基因” ,A 错误;DNA 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故染色体是基因- 2 -的主要载体,B 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一个 DNA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 正确;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 正
4、确。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 氨基酸的跨膜运输和被转运到核糖体上都离不开载体蛋白C. 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D. 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体内的小分子物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 ,此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详解】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过程中存在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这可能与囊泡膜上的糖蛋白有关,A 正确;核糖体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载体蛋白,B 错误;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
5、通道,但是具有选择性,蛋白质并不能自由通过,C 错误;人体内大多数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 错误。4.细胞呼吸是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 ATP 等一系列代谢活动的总称。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外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过程,至少要穿过 3 层生物膜B. 用 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可在线粒体等结构中检测到放射性C. 无氧呼吸的两种类型中,产生酒精的都可叫作酒精发酵,产生乳酸的都可叫作乳酸发酵D. 人体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人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
6、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 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 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 3 -生成水,合成大量 ATP。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葡萄糖参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 错误;用 14C-葡萄糖研究肝细胞的糖代谢,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产生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
7、入线粒体继续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因此在线粒体等结构中可以检测到放射性,B 正确;对于微生物来讲,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可叫作酒精发酵,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可叫作乳酸发酵,C 错误;人体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但是不能在无氧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此人不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D 错误。5.某种野生猕猴桃(2 n58)是一种多年生且富含维生素 C 的小野果。育种专家以野生猕猴桃的种子(基因型为 aa)为实验材料,培育出抗虫无籽猕猴桃新品种,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过程都是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猕猴桃的种子或幼苗B. 过程依据的遗传学原理相同C. 基因型为 AAA 与 AAAB
8、的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为 174 条D. 基因 B 为控制无籽性状的基因,基因型为 AAAB 的植株高度不育【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为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是自交;是杂交。【详解】过程是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猕猴桃的种子或幼苗,而过程是自交,A 错误;是自交,为多倍体育种,两者依据的原理是不同的,B 错误;已知某种野生猕猴桃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 58 条,为二倍体,则基因型为 AAA 与 AAAB 的植株体细胞中都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最多含有的染色体数=58232=174 条,C 正确;基因型为 AAAB 的植株
9、高度不育是因为其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无法形成正常的配子,而基因 B 为控制抗虫性状的基因,D 错误。- 4 -6.下图表示爪蟾尾部退化消失过程中,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爪蟾尾部消失与细胞衰老、坏死有关B. 爪蟾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浓度与尾部长度呈正相关C. 爪蟾尾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只与基因表达有关,与环境无关D. 与爪蟾尾部消失密切相关的溶酶体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尾部相对长度越小,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浓度越高,说明尾部相对长度与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浓度呈负相关。【详解】爪蟾尾部消失
10、与细胞衰老、凋亡有关,A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爪蟾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浓度与尾部长度呈负相关,B 错误;爪蟾尾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主要与基因表达有关,也受环境影响,C 错误;与爪蟾尾部消失密切相关的溶酶体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D 正确。7.植物对 CO2的利用与光照强度有关,下图表示在三个不同光照强度 x、 y、 z(单位:lx)条件下,CO 2浓度对菜豆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菜豆植株光合作用所需的碳源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_(结构)进入的;随着- 5 -CO2浓度的升高,菜豆植株细胞对光反应阶段产生的_的利用量增多,从而促进了光合作用的进
11、行。(2)图中光照强度 x 与 y 的大小关系为_(用“”表示) ;CO 2浓度为 400 mgL-1时,若光照强度突然由 z 变为 y,叶绿体中 C3的合成速率会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 。(3)天气晴朗的中午,光照充足,但菜豆植株光合速率却明显下降,原因可能是_。(4)将菜豆植株的根部浸在含有 NaH14CO3的营养液中,并将整个植株置于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最终在菜豆植株的光合产物中检测到放射性,该实验表明_。【答案】 (1). 气孔 (2). H和 ATP (3). x y (4). 增大 (5). 中午,植物蒸腾作用旺盛,叶片气孔关闭,导致 CO2供应不足 (6). 菜豆植
12、株根部的细胞可以吸收营养液中的 经转化后用于光合作用【补充:菜豆植株光合作用所需 CO2不仅来自空气中的 CO2,还可由根细胞吸收的无机盐转化而来】【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和曲线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在二氧化碳浓度过低时,三条曲线都与横坐标相交,此时代表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三条曲线都表现为先增加后维持相对稳定,其中光照强度为 zlx的曲线最低,光照强度为 xlx 的曲线最高。【详解】 (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入的;随着 CO2浓度的升高,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加,则消耗光反
13、应产生的 ATP 和H也随之增加。(2)据图分析,在相同二氧化碳浓度条件下,光照强度为 xkx 的曲线最高,说明图中光照强度 x 比 y 大。(3)天气晴朗的中午,光照充足,植物蒸腾作用旺盛,导致叶片气孔关闭,进而导致 CO2供应不足,所以菜豆植株光合速率明显下降。(4)根据题意分析,菜豆植株根部的细胞可以吸收营养液中的 H14CO3-,经转化后用于光合作用,所以最终在菜豆植株的光合产物中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找出实验的自变- 6 -量和因变量,弄清楚图中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明确纵坐标的含义是净光合速率。8.
14、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几个实验时所列举的部分实验试剂和药品及观察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实验名称 试剂和药品 观察内容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斐林试剂 颜色反应B 检测花生种子中的脂肪清水、苏丹染液、50%的酒精溶液等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C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0.3 gmL-1的蔗糖溶液等 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D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等 实验因变量E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二氧化硅、碳酸钙、无水乙醇、层析液等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颜色(1)在 A 组实验中,能观察到的颜色反应是_。B 组实验中 50%的酒精的作用是_。(2)在 C 组实验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加入_,可以
15、使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复原。(3)在 D 组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 CO2,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据表分析,D 组实验的因变量是_。(4)在 E 组实验中,层析液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5)在上述实验中,需要保持细胞生理活性的实验是_(填实验组别字母) 。【答案】 (1). 产生砖红色(沉淀) (2). 洗去浮色 (3). 清水 (4). 蓝绿黄 (5). 有氧条件与无氧条件下溶液变色的速率【补充: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CO2的产生量或 CO2的产生速率】 (6).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 (7). C、D- 7 -【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可知
16、,本题是对还原糖和脂肪的鉴定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综合性考查,先回忆相关实验的知识点,然后结合问题分析解答。【详解】 (1)在 A 组实验中,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B 组实验中,用苏丹染液染色后,需要用 50%的酒精洗去浮色。(2)在 C 组实验中,将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如清水中,细胞可以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3)在 D 组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中,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溶液的颜色变化为:蓝绿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因变量是有氧条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联盟 2019 届高三 生物 学期 12 联合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