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辽宁省辽阳县集美学校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2 月月考试题 第 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历史评价和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 儒家经典已进入皇家子弟的教育内容 B 刘贺因“狂乱无道”劣迹被废黜C 刘贺成为霍光宫廷权力争斗的牺牲品 D 刘贺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正人君子2 (题文)一位明末清初的浙江大儒说:“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末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 ”这一观点(
2、 )A 是对西方法学理论冲击的反应 B 实质是儒学法律思想的返本和再造C 体 现出外儒内法的时代特点 D 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想3古代一大儒与弟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弟子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历史叙述(评价) 出处霍光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劣迹:“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 63 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汉书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
3、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刘贺墓出土了论语 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辛德勇海昏侯刘贺- 2 -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这一段对话的大意是,人的成长需要做到( )A 克己复礼 B 格物致知 C 发明本心 D 知行合一4 “君子”一词习见于先秦典籍,然其涵义或指诸侯,或指国君之子或贵族,多指社会地位而言。孔 子则从道德立场赋“君子”一词以新义,以“
4、君子”指德行高洁之士,鼓励学生修德以取位,成为“修己以安百姓”的君子。这体现了孔子( )A 蔑视权贵与礼教 B 对文化传统的因袭与创造C 开创文化新格局 D 积极倡导社会等级的变动5 礼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孟子中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中说:“言无二贵,法无两适。 ”这反映当时学者( )A 相互竞争百家争鸣 B 重视规则和秩序C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D 强调变革和法律6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 7
5、00 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A 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B 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 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D 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7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 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军事革命、商业革命、能源革命、文学革命等,与此观 点相应的史实说明正确的是:( )信息革命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军事革命 战场开始使用火炮等火药武器商业革命 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繁华商业街能源革命 煤在生产生活中的使用日益普遍文学革命 苏轼用白描的笔法不避俚俗,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A B C D 8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
6、 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 3 -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B 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C 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D 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9 宋辽金元史新编中说道:“这一时代(宋代)里中国人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雅与俗的口味。 ”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主要统治思想的转变 B 士大夫阶层追求大雅意境C 宋代的审美观发生了变革 D 理学和商品经济发展影响10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
7、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 ”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 ”这从侧面说明( )A 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 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11古希腊某著名学者对于自然地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 )A 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B 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C 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 D 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1217 世纪末,英国科
8、学家牛顿先后创立了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重要基础。这一理论成果的取得除了进一步定量实验外,还综合了以下哪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 )A 亚里士多德的力学 B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C 笛卡尔等人对碰撞运动的研究 D 开普勒等人有关 天体力学的研究13美国学者孟德卫认为:“在 18 世纪的法国,没有神圣启示的儒学,作为一种令人赞赏的哲学被反基督教的启蒙思想家接受。信奉自然神论和开明专制的中国君主成了启蒙思想家向欧洲宣传的极好典范。 ”这表明( )A 中国制度符合启蒙思想家的设想 B 启蒙思想家吸收了儒学合理成分C 中国已经成熟实施开明专制制度 D 启蒙思想和儒学有共同的价值观141
9、859 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达尔文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这是因为( )- 4 -A 达尔文继承并发展了牛顿的学说 B 生物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C 二者的学说都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D 进化论奠定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1520 世纪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 WC 丹皮尔说:“当哥白尼把地球从宇宙中心的高傲地位上推下来,牛顿把天体现象收服到日常习见的机械定律管制之下的时候,许多构成整个神意启示理论基础的默认假设,恰好也遭到了破坏。 ”这段话表明( )A 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 天文学与物理学的进步颠覆了封建神学创世说C 哥白
10、尼否认了人类万物之灵的高傲地位D 科学的进步拓展了人们的心理视野161969 年因“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是( )A 托尔斯泰 B 雪莱 C 贝克特 D 巴尔扎克17 “它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离,而且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产生了与大众的隔膜。 ”下列作品与这段文字材料反映的风格一致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 格尔尼卡18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辽阳县 学校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12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