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专项提能训练(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工流程中的转化和无机推断.docx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专项提能训练(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工流程中的转化和无机推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专项提能训练(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工流程中的转化和无机推断.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项提能训练(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化工流程中的转化和无机推断1.下列物质转化中,两种物质之间经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 )A.SiO2 粗硅 SiCl4 高纯硅B.NH3 NO NO2 硝酸C.海水 Mg(OH)2 MgCl2溶液 MgD.Fe3O4 Fe2(SO4)3溶液 FeSO4 FeSO47H2O答案 B A 项,二氧化硅与 CO不反应,应该与碳在高温下反应,错误;B 项,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继续被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正确;C 项,电解氯化镁溶液得到氢氧化镁,应该电解熔融的氯化镁,错误;D 项,四氧化三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硫酸亚铁,不只得到
2、硫酸铁,错误。2.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 X Y Z 转化的是( )选项 X Y Z MA Fe(s) FeCl2 FeCl3 Cl2B NaOH(aq) Na2CO3 NaHCO3 CO2C NH3(g) NO NO2 O2D S(s) SO2 SO3 O2答案 A A 项,Fe 与氯气反应不能生成 FeCl2,不符合图中转化关系。3.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中,甲、乙、丙中均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假设 结论A 甲为 Al(OH)3 丁可能是盐酸B 甲为 Na2CO3溶液 戊可能是
3、CO2C 甲为 Fe 丁可能是盐酸D 甲为 N2 戊可能是 O22答案 C Al(OH) 3为两性氢氧化物,可与酸、碱反应生成 Al3+、Al ,Al 和 Al3+在溶液中可发生反O-2 O-2应生成 Al(OH)3,A正确;若甲为 Na2CO3溶液,可与 CO2反应生成 NaHCO3,与 Ca(OH)2反应可生成NaOH,NaHCO3与 NaOH反应可生成 Na2CO3,B正确;若甲为 Fe,丁为盐酸,则乙为 FeCl2,丙可能为氯化铁或氧化铁等,但它们与 FeCl2均不能反应生成 Fe,C错误;若甲为 N2,戊是 O2,则丙为 NO,乙可为 NH3,NO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 N2
4、,D正确。4.(2018湖南长沙高三期末)无机物 X、Y、Z、M 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部分反应中的 H,O已略去)。X、Y、Z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X是氢氧化钠,则 M不一定为 CO2B.若 Y具有两性,则 M的溶液只可能显碱性C.若 Z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则 X一定是 H2SD.若 M是用途最广的金属,加热蒸干 Y的溶液一定能得到 Y答案 A A 项,若 X是氢氧化钠,则 M不一定为 CO2,M为能形成多元酸的酸性氧化物,如 SO2等,正确;B项, 若 Y具有两性,则 M的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错误;C 项,若 Z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5、则 X也可以是 Na2SO3,Y为 NaHSO 3 ,Z为 SO2,M为 HCl,错误;D 项,若 M是用途最广的金属,Y 为亚铁盐,加热蒸干 Y的溶液 Fe2+水解或氧化不一定能得到 Y,错误。5.(2018安徽皖南八校第三次联考)四种短周期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Y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m、n、p 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是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m 的自述是“诞生在闪电的弧光中,强大的能量造就了我”。n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 与 Y组成的化合物一定
6、为气体B.X、Z、W 三种元素不能组成离子化合物C.原子半径:XNOH,故 C错误;图示转化关系中涉及的三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 D正确。6.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C.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D.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答案 A 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可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B 错误;生成沉淀的反应较多,如碳酸钠和氯化钙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 错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D 错误。7.如图是一些常
7、见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溶液中的水以及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未标出。A、E 是空气中的两种主要成分,C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并且 C的原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SiC相同,J 是一种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K 是两性化合物。反应用于工业中生产 H。回答下列问题:(1)A的电子式为 ,G 的化学式为 。 (2)写出 D和 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B和 SiC的纳米级复合粉末是新一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理想的散热材料。反应是科学家研究开发制备该纳米级复合粉末的最新途径。已知 B由 Si及另外两种元素组成,且 Si与另外两种元素原子的物质4的量之比
8、均为 1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N N NO(2)C+4HNO3(浓) CO2+4NO 2+2H 2O(3)CO2+2Al +3H2O 2Al(OH)3+C 或 CO2+Al +2H2O Al(OH)3+HC O-2 O2-3 O-2 O-3(4)Al4SiC4+2N2 4AlN+SiC+3C解析 由 A、E 为空气中的两种主要成分可推知二者分别为 O2、N 2中的一种,由框图中 E的连续反应可初步判断 E为 O2,A为 N2;J为温室气体,故 J为 CO2,结合 E为 O2可逆推 D可能为碳单质,K 为两性化合物,结合反应及 CO2参与该反应,除生成 K外还生成常见的钠盐
9、,可初步判断 K为 Al(OH)3,故 I为 NaAlO2,因此 C为 Al的化合物,而 C的原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SiC均相同,故可初步判断 C为 AlN,以此顺推可知 F为 NH3,G、H 分别为 NO、HNO 3,符合题中转化关系。(1)N2分子结构中含有氮氮三键,故其电子式为NN;G 的化学式为 NO。(2)红热的木炭在浓硝酸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及水。(3)反应中 CO2与 NaAlO2反应生成 Al(OH)3沉淀和 Na2CO3或 NaHCO3。(4)由 AlN、C 及 SiC三种物质逆推可知 B中含有 Al、C、Si 三种元素,根据题中元素原子的比例关系可知 B为 A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专项 训练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化工 流程 中的 转化 无机 推断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85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