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一中2017_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一中2017_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霞浦一中2017_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福建省宁德市霞浦一中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1(2 分)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特征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排除体内的废物C给汽车加油 D树苗长大2(2 分)壁虎利用“苦肉计”逃避敌害、“飞蛾扑火”“芝麻开花节节高”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 )生物能从外界获得食物 生物的运动 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A B C D3(2 分)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
2、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4(2 分)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5(2 分)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一项是( )A秋天木棉树落叶 B冬天青蛙钻进泥土里冬眠C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 D缺乏肥力,农作物长得矮小6(2 分)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排汗、深秋的植物会落叶,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7(2 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2C食物链和食物网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8(2 分)某种生
3、物皮下脂肪的厚度是其它生物的 23 倍,体毛浓密,则其生活环境可能是( )A一望无际的沙漠 B气温偏低的寒冷地区C气候怡人的温暖地区 D一马平川的草原9(2 分)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A B C D10(2 分)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中能形成的食物链是( )AABCD BDCBA CDCB DCBA11(2 分)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 转动
4、细准焦螺旋 使物象更清晰D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AA BB CC DD12(2 分)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目镜 5物镜 10 B目镜 15物镜 10C目镜 15物镜 20 D目镜 10物镜 4313(2 分)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观察蜗牛B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D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选用鼠妇的数量可以随意决定14(2 分)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暗时用平面镜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C用餐巾纸擦
5、拭镜头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15(2 分)如表为四种不同细胞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细胞 细胞壁 细胞核 叶绿体 呼吸方式A 细菌细胞 有 无 无 无B 酵母菌 无 有 无 有C 洋葱根尖细胞 无 有 有 有D 蛙受精卵 无 有 无 有AA BB CC DD16(2 分)东营名优产品“麻湾西瓜”,以瓤沙、味甜、水多、营养丰富而闻名,是夏季消暑佳品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西瓜细胞的( )A叶绿体 B液泡 C细胞膜 D细胞核17(2 分)种子里最重要的结构就是胚,胚的结构包括( )A种皮、子叶、胚乳、胚芽 B胚芽、胚轴、胚根、子叶C胚芽、胚轴、胚根、胚乳 D子叶、胚芽、胚根、种皮18(
6、2 分)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19(2 分)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关于染色体的变化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明显B新细胞和原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4C染色体的数量存在一个加倍的过程D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使新细胞中的 DNA 含量加倍20(2 分)下列不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A花 B茎 C果实 D种子21(2 分)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下列属于组织层次的是(
7、 )A口腔上皮 B心脏 C花 D根尖22(2 分)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鸟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细胞质中都有叶绿体B杜鹃鸟比杜鹃花多系统这一结构层次C杜鹃花有保护、营养、输导、结缔、机械等几种组织D杜鹃鸟由根、茎、叶等六种器官构成23(2 分)下列植物类群中,大多数生活在水里的是( )A种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藻类植物24(2 分)与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相比,种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环境,成为陆地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类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子植物产生的种子寿命一般比孢
8、子长B种子植物的种子在干燥和寒冷的环境中也能萌发C种子植物的种子里富含营养物质且胚得到种皮的保护D种子植物出现了更发达的输导组织25(2 分)水绵可从下列哪种环境中采集到?( )A小河的浅水边 B大西洋的海底 C潮湿的土坡上 D海边的洼地26(2 分)同学们在秋游时发现附近山上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27(2 分)鱼缸长久不换水,缸的内壁上会长出绿膜,水会变成绿色,原因是( )A水被细菌污染而成绿色B鱼排出的粪便呈绿色C水中含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鱼的粪便而长出大量绿色细菌5D水中含丰富的二氧化碳
9、和鱼的粪便而长出大量绿色微小的藻类28(2 分)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其原因是( )A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B种子外有果皮较薄C植物体内有输导组织 D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29(2 分)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过后就会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A分生组织 B保护组织 C输导组织 D营养组织30(2 分)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靠根尖的(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冠 D成熟区31(2 分)许多黄瓜花、丝瓜花、南瓜花不结果,可能的原因是( )A没有雄蕊 B没有雌蕊 C只有花瓣 D只有花萼32(2 分)向日葵和老虎相比,向日葵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33(2 分)张
10、涛所在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光对绿豆发芽的影响,在甲、乙两个小陶瓷盆里种了绿豆数粒,并设计如下实验:陶瓷盆 光 温度 水甲 阳光处 26 适量乙 暗室里 42 适量该实验设计的错误之处是( )A甲、乙陶瓷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多B甲、乙陶瓷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C甲、乙陶瓷盆都应该放在阳光处D甲、乙陶瓷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34(2 分)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有机物 B无机盐 C水 D淀粉35(2 分)给花木移栽时通常在根部带着一个土坨,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A保持原有的营养物质B保证有充足的水分C操作起来方便D防止损伤根毛而导致花木死亡636(2 分)俗话说:“
11、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 )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适度的光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0 分)37(4 分)在玉米种子中, 是幼小的生命体;玉米种子萌发时, 发育成根, 发育成茎和叶,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玉米种子内的 。38(10 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几种植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 植物,这类植物中的 是单细胞植物(2) (填字母)植物已经出现了根、茎、叶等器官,具有专门的 组织,但它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靠 繁殖(3) (填字母)类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
12、度的指示植物(4)A 和 B 两种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5)E 类与 A、B 类植物相区分的标准是 39(7 分)图是桃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写序号,“ ”内填写文字(1)桃花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和 (2)桃花开放后,要形成果实必须经过 和 两个生理过程(3)完成受精后, 进一步发育为果实,其中 发育成种子,胚是由 发育来的40(7 分)如图是小强设计的“种子萌发条件”实验图请你和他合作,共同完成探究7报告(1)一段时间后,从图装置中可观察到 号种子可以萌发, 号种子不萌发可得出结论: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 (2)小强又提出
13、了一个新问题:“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并作出假设: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小强为此设两个同样的装置,把一个装置放在 环境中,另一装置放在 环境中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82017-2018 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霞浦一中七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1(2 分)在下列各项中,与动物捕食有相同特征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排除体内的废物C给汽车加油 D树苗长大【解答】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方式
14、为自养;动物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营养方式为异养。因此,动植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的特征2(2 分)壁虎利用“苦肉计”逃避敌害、“飞蛾扑火”“芝麻开花节节高”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分别是( )生物能从外界获得食物 生物的运动 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A B C D【解答】解:壁虎利用“苦肉计”逃避敌害、和“飞蛾扑火”都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芝麻开花节节高”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可见 B 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2 分)雅鲁藏布大峡谷
15、,植物的分布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阳光 D空气【解答】解: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植物适应不同的温度9如热带雨林必须生长在高温多雨的环境,常绿阔叶林必须生长在温度较高的亚热带,寒温带针叶林适于温度较低的亚寒带和寒带,高山草甸适于生长在寒冷的高山高原。海拔每升高 1 千米气温下降 6 度左右,因此高山从山脚到山顶温度差别极大,形成植物垂直分层分布的特点,即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
16、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4(2 分)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解答】解:阳光、温度、水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害虫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因此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B、害虫。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含义,并且熟记非生物因素有哪些5(2 分)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一项是( )A秋天木棉树落叶 B冬天青蛙钻进泥土里冬眠C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 D缺乏肥力,农作物长得矮小【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A、秋天木棉树落叶,落叶可有效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
17、散失,适应冬季干旱少雨的环境特点。因此秋天木棉树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干旱少雨环境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B、青蛙是变温动物,冬天外界环境温度低,而泥土中温度较高,为了避免冻伤冬天青蛙钻进泥土里冬眠,是青蛙对冬天环境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C、大雨过后,水淹。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为了呼吸,爬出地面,是对环境中氧气变化的一种适应。故不符合题意;D、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因缺乏肥力,农作物长得矮小,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6(2 分)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排汗、深秋的植物会落叶,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些10特征( )A生物能
18、进行呼吸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解答】解: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排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植物体落叶属于排出体内废物,属于排泄。故 C 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7(2 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C食物链和食物网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答】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19、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可见 B 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缺少哪种成分也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8(2 分)某种生物皮下脂肪的厚度是其它生物的 23 倍,体毛浓密,则其生活环境可能是( )A一望无际的沙漠 B气温偏低的寒冷地区C气候怡人的温暖地区 D一马平川的草原【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11长和发育。 生物因素
20、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皮下脂肪的厚度是其它生物的 23 倍,体毛浓密,保温能力强,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生活环境。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9(2 分)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A B C D【解答】解: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
21、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故选:C。【点评】明确: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10(2 分)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中能形成的食物链是( )AABCD BDCBA CDCB DCBA【解答】解:图中 A 是分解者、B 食虫鸟和 C 虫都是消费者,D 树是生产者。食物链是生产12者与消费者
22、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而不包括分解者 D,因此,图中能形成的食物链是 DCB。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11(2 分)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B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C 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物象更清晰D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AA BB CC DD【解答】解:A、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可以通过调节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进行调节,A正确;B、转换器上有物镜,可能是通过转换器换用不同物镜,B 正确;C、要想使物象更加清晰,
23、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C 正确;D、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物象移动的方向是右下方,标本移动的方向是左上方,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显微镜使用方法的熟练掌握。12(2 分)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 )A目镜 5物镜 10 B目镜 15物镜 10C目镜 15物镜 20 D目镜 10物镜 4【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的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反之,越多。各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A.510=50 B.1510=150,C.1520=300,D.104=40,4050150300 故 D 组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宁德市 霞浦 一中 2017 _2018 学年 年级 生物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试卷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