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茶陵三中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湖南省茶陵三中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茶陵三中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湖南省茶陵三中 2019 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第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1、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A. 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B. 人体细胞内 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C. 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 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 CO2后比停止前高D.神经纤维膜内 K/Na 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2、研究人员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 ,对照组不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
2、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 静止时斑马鱼所需 ATP 主要在细胞质基质生成C. 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D. 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3、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探明了 CO2中的C 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B. 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萨克斯通过对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葡萄糖D.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 在有关 DNA 分子的研究中,常用 32P 来标记 DNA
3、 分子。用 、 和 表示 ATP 或dA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 P P 或 dAP P P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某种酶可以催化 ATP 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 DNA 末端上,同时产生 ADP。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 DNA 末端上,那么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ATP 的“”位上B. 若用带有 32P 标记的 dATP 作为 DNA 生物合成的原料,将 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上,则带有 32P 的磷酸基团应在 dATP 的“”位上C. 将 ATP 中的“”和“”位磷酸基团去掉,所得物质是合成 RNA 分子的单体D. 将某细胞中所有染色
4、体上的 DNA 都用 32P 标记,该细胞在不含 32P 的培养基中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有放射性- 2 -5、如图,为某家系遗传系谱图,已知 I2患白化病,III 3患红绿色盲症,如果 IV1两对基因均为显性结合的概率是 9/16,那么需要满足以下哪项条件?A. II5、III 1均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B. II5、III 1均携带相关致病基因C. II4、II 5携带白化病基因、III 1不携带白化病基因D. III 携带白化病基因,III 2白化病、红绿色盲症基因均携带6、植物 A 被害虫咬伤后,受伤部位分泌的多肽 S 能激活相邻细胞内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增加蛋白酶抑制
5、剂的合成,从而抑制害虫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多肽 S 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 多肽 S 基因是害虫的攻击诱导植物 A 突变产生的C. 多肽 S 在植物 A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作用D. 多肽 S 作为化学信息调节植物 A 与害虫的种间关系29、 (10 分)白雀珊瑚(一种植物)一些叶片具有白斑,在该植物上选取不同的叶片测定其生理过程,如图一,甲、乙中的叶片生长状况相同,丙、丁中的叶片生长状况相同,丙进行遮光处理,给丁提供一定浓度的 14CO2,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利用该植物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选择图一中如_(填“甲”或“丁” )装置中的叶
6、片比较合适,一般常用的提取色素的试剂是_。(2)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对甲、乙两装置中的叶片进行实验: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只有乙装置内叶片上编号的部位变成蓝色,此实验说明_。(3)图二是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改变通入的 14CO2浓度测定的叶片中葡萄糖、C 5和 C3三种化合物的变化情况的实验结果。图二中曲线 a、b、c 分别表示_的含量变化。在 05 分钟内,曲线 a、b 中的 14C 量几乎保持不变,两曲线平行的原因是- 3 -_。30、 (9 分)行云流水般的团队配合、复杂的技战术运用都是在高强度对抗下完成的。这正是NBA 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球员通过眼、耳获得信息后,需要迅速作出反应。请
7、回答下列问题。(1)球员的眼、耳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在接受信息后会产生兴奋,此时神经细胞膜外电位变化是_ _。(2)球迷的呐喊助威、强烈的对抗欲望等因素会导致球员在比赛过程中,体内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等含量上升。以上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是_ 。 (3 分)(3)性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类似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在人的下丘脑中,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有_。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当性激素的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为维持性激素的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将会发生的调节过程是_。31、 (10 分)果蝇(2N=8)为 XY 型性别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
8、回答: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发育情况XX、XXY 雌性,可育XY、XYY 雄性,可育XXX、YO(没有 X 染色体) 、YY 胚胎期致死XO(没有 Y 染色体) 雄性,不育(1)某只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YY,该果蝇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2)用红眼雌果蝇(X RXR)与白眼雄果蝇(X rY)为亲本杂交,在 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作“M” ) 。M 果蝇出现的原因若不考虑环境的影响,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二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设计杂交实验确定 M 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验步骤:M 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
9、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结果预测:.若_,则是基因突变;.若_,则是减数分裂时 X 染色体不分离。- 4 -(3)结合高中所学知识,用更简便的方法判断(2)小题中 M 果蝇出现的原因。请答出实验方法 。预期结果及相应结论_ _。32、 (10 分)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发展生态农业已在全国蔚然成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比比皆是(如下两图所示模式) 。利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模式 1: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一亩鱼塘配 68 头猪,100120 只鸡,鱼塘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
10、为:花白鲢占 20%,草鱼占 40%,鲤鱼、鳙鱼占 40%,每亩投放鱼苗 4500 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科研工作者对该模式的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统计如下左图【单位 kJ/(m 2a) 】 。模式 2:将鸡、猪、人的粪便以及玉米秸秆放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用来做肥料,从而建立了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农业系统如下右图。(1)模式 l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 _ _。(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流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调查鱼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应该采用标志重捕法。由于在鱼体采用的标记物容易
11、脱落,因而调查结果要比实际的数量_。(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_ _。(5)模式 2 提示我们应该(能量流动的实践原理)_。33.【物理选修 3-3】(15 分)(1)(5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饱和蒸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时的状态B.在晶体熔化过程中,尽管晶体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却会增加C.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 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5 -E.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作出了把油膜视为单分子层、忽略油酸分子间的间距并把油酸分子
12、视为球形这三方面的近似处理(2)(10 分)如图所示, “L”形玻璃管 ABC 粗细均匀,开口向上,玻璃管水平部分长为 30cm,竖直部分长为 10cm,管中一段水银柱处于静止状态,水银柱在水平管中的部分长为 10cm,竖直管中部分长为 5cm,已知大气压强为 P0=75cmHg,管中封闭气体的温度为 27,求:若对玻璃管中的气体缓慢加热,当竖直管中水银柱液面刚好到管口 C 时,管中封闭气体的温度升高多少?(保留一位小数)若以玻璃管水平部分为转轴,缓慢转动玻璃管 180,使玻璃管开口向下,试判断玻璃管中水银会不会流出?如果不会流出,竖直管中水银液面离管中的距离为多少?36.【化学选修 5:有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茶陵 2019 届高三 生物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