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
《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龙泉中学 2018 年高二年级 10 月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 4 页,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第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
2、字,完成 13 题。公共福利支出有刚性特征,表现为公共福利支出规模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不依赖经济周期的变动。政府支出规模在经济衰退期扩张,在繁荣期却削减不多,导致政府支出呈长期向上趋势。福利刚性源于公众对公共福利的刚性依赖。民众期望公共福利越来越高,能升不能降,否则产生不满。福利刚性抑制了政府灵活调整支出结构、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能力。当经济衰退和财政收入下降时,若政府不能削减福利支出,就只能通过加税、缩减公共投资支出或举债来维持。公共福利刚性的存在最终拖累经济增长,使政府陷入了“两难”:一方面,在财力不足时,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支出将抑制经济增长,从而抑制财政收入增长和公众长期
3、福利的改善;举债则会加大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甚至破产或垮台。另一方面,若削减公共福利支出,则将引发公众不满,也可能导致政府垮台。此即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公共福利陷阱” 。 所有国家都可能落入公共福利陷阱,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更易落入这个陷阱。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是指人均而非绝大多数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少数人高收入或超高收入,而多数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还有相当数量的人未摆脱贫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前,多为落后农业国,为摆脱普遍贫穷和实现追赶,不得不强调效率优先,收入差距扩大有一定必然性。另一方面,人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不等于形成了不断扩大的稳定中等收
4、入群体,收入差距- 2 -扩大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中等收入,价值观稳定,遵纪守法,努力向上,重视子女教育,希望社会稳定。庞大而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器。如果社会中多数人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甚至还有不少贫困者,社会就会不稳。在中等收入阶段,政府面临巨大考验。虽然国家和民众总体上不再贫穷(而是总体小康),但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会降下来(因为原有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基数也大了),从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会降下来。而此时社会矛盾却多发且激烈,民众在公共福利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望。但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公共收入增速则比以往更慢了。与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相比,政府财力处于不
5、充分且不均衡的发展状态。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又需要特别关注民生,以致容易陷入“两难”,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等收入陷阱”也是中等收入阶段的“公共福利陷阱” 。 (摘编自黄少安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公共福利支出具有刚性特征,能升不能降,是因为公共福利的支出规模并不依赖于经济周期的变动。B政府受公共福利的刚性存在的拖累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甚至导致政府垮台。C.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易落入公共福利陷阱,是因为还有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生活之中。 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无法满足百
6、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这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立足于公共福利刚性特征,重点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困境。B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易落入公共福利陷阱的观点,并阐述了其原因。C.文章谈到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征,是为了论证收入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D作者提出“公共福利陷阱”问题,为后文提出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不会出现公共福利陷阱。B如果政府加强了公共福利的预期管理,就不会轻易陷入“两难”境
7、地,导致垮台。C.只有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缩小收入差距,才能规避公共福利陷阱。D公共福利陷阱的存在启示我们:应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强社会稳定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事情是这样的佚名怎么说呢?12 月 26 日,事件经过一天发酵, 惊爆!某超市一黑衣男子对老人大打出手牢牢霸占微博热搜榜头条。几张图片看起来是连拍,一男子挥舞手臂,老妇人抱着男人大腿,直到最后一张男子的手打到老人身上,看上去触目惊心。文字解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相当详实。小明日记今天玩得可开心啦。妈妈带我去欧美新生活广场玩,小朋友真多。大人坐
8、在游乐场外玩手机,我们玩打枪游戏。我们玩了很长时间。中午吃面条,很好吃,妈妈说下周还带我吃。下午和妈妈一起买了很多好吃的,超市的人很乱。有一个奶奶躺在地上,大声喊,还哭得很伤心。妈妈不让我看,但我早就看见了,那个奶奶抓住了那个叔叔的脚,叔叔不想让她抓。叔叔一蹦一蹦的,像跳皮筋,可好玩了。超市收银员只言片语周年庆嘛,人多,忙不过来。我看到的时候,大妈已经倒地,那个黑风衣在掰大妈抱他大腿的手。他们吵得很激烈,那男的一直喊“松手” ,而且还说脏话。大妈被他拖着走。听不出来两人为什么起的争执。我为什么不去拉开他们?公司规定:收银员不能离开岗位。而且我们经理和保安很快就赶到,把两人带走了。期间,很多顾客
9、都在旁边看着,各种拍照。不说了,不说了,今天顾客至少比昨天多一倍。值班经理答记者问记者:两人为什么争执?经理:周年庆,特价区豆油只剩下一桶。那男的要拎走,大妈说是她因为没找到推车,暂时放那儿的,才引发争执。记者:据我们了解,这件事发生 20 分钟左右,你们才派人解决,具体原因是什么?经理:因为这次促销力度很大,顾客太多了,到处都是人。我接到电话从值班室下楼去叫保安,然后再上来,我是一直跑着的。我们要从最里面那个非买出口进入,这又是一大圈。到现场的时候,周围好几圈人,分开人进去,差不多十分钟,绝对没有 15 分钟。记者:事后,你们的调查结果是什么?经理:我们无权调查,这事儿得问公安人员。- 4
10、-记者:那最后问题解决了吗?经理:解决了,我们超市各送了他们一桶豆油。今天我们吸取教训,不仅在特价区安排工作人员,而且,将特价商品量提高了 2 到 3 倍。我是监控录像管理员12 月 24 日早 7 点,经理打来电话,让我在营业前调整 13 号至 17 号摄像头监控的位置和范围,并要求我们在 25 日 3:20 前,务必把 13 号至 17 号摄像头于下午 2:00-3:00 的录像整理出来,保存备份,发给宣传部。25 日下午 2:00 的时候,我就盯着监控。看到一个女的疯狂冲到小王身后,双手抱住他手里的豆油,小王抢过,女子摔倒,之后立即抱住小王的大腿,大喊大叫,看不出来喊什么。小王使劲儿挣脱
11、,一只手拎着豆油,一只手一会儿掰她的手,一会儿挥舞着保持平衡。他们从 15 号监控拉拽到 17 号监控下面。2019 年元旦,关于欧美超市的微博反转一黑衣男“动手”的真相 ,再次成为微博热搜的头条。文章链接了一个 12 分钟的视频。某媒体的官方微博着实火了一把,据统计,两个小时点击超过 500 万,转发超过 20 万,评论过万。周年庆加圣诞节“双惠”期间,欧美超市营业额远超沃尔玛、恒客隆等,为答谢新老顾客厚爱,元旦期间超市的“双惠”活动将持续到本月 7 日。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事发时有不少顾客在场,但作者只选取了一则小孩子的日记作为顾客对事件的描
12、述,构思颇有深意。B超市周年庆顾客多,收银员“忙不过来” “听不出来” ,公司又规定“不能离开” ,她可能真不知情。C从值班经理答记者问可知,面对突发事件,超市确实行动非常迅速,举措得当,充分考虑了顾客的需求。D作者从占据热搜榜头条的一条微博写起,以官方微博和超市的“双赢”收尾,增强了故事的反讽意味。5小说的标题“事情是这样的”有何含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6小说从多个人的视角讲述同一事件,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小题。材料一:2017 年中国哪座城市的人最幸福?中国经
13、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2 月 5 日在北京发布。记者了解到,在 2017 年“中国最具幸福感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大数据调查中,武汉、西宁、南昌、呼和浩特、长沙、天津、福州、杭州、南京、海口成为“中国十大幸福城市” ,调查结果将于 3 月全国两会期间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城市幸福感”是指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南昌成为一座具有幸福感的城市有哪些“幸福密码”?回眸过去一年,记忆储存着太多的精彩。2017 年,对南昌而言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一股股暖流淌过我们心间,一件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市民与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从建军大业全国震撼上映到火
14、中奋不顾身救人的许诺,从龙王庙立交拆除的“南昌速度”惊艳世界到“天下英雄城”的形象登上东京银座和紐约时代广场,从实现三分钟过江的红谷隧道到八一广场 10 万市民高呼“祖国万岁” ,从承载 C919 试飞的瑶湖机建设完成到多位市民荣登“中国好人榜”在这座充满动感的都市里,细细品味她的发展,我们都会发现,南昌的形象更好了,气质更佳了。我们也可以用数据见证一个城市的发展:南昌产业发展有规模、上档次,千亿产业园招大引强纷纷发力;2017 年南昌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5000 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 37492 元、16298 元, “钱袋子”稳定增长且有质量,带给老百姓稳稳的获得感、幸福感、
15、安全感。 (南昌新闻网2017 年“中国十大幸福城市”出炉南昌荣膺探花) 材料二: 拥有幸福的生活,是自古以来大多数人的理想。但幸福的感觉稍纵即逝,无数人追寻,却往往不得其法。幸福是什么?什么因素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幸福生活?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联合中国邮政,深入中国最微小的经济细胞普通家庭,用十万张明信片问卷,勾画去往幸福世界的地图! - 6 -(摘编自央视财经:“幸福生活”哪里找?这里将给你最美的答案) 材料三: “幸福悖论” ,指幸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问题,也即通常所说的更多财富没有带来更大幸福。 “幸福悖论”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切实的经验依据。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
16、增加幸福的主要方式。首先,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购买消费的物品;其次,更多的财富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的权力,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消费或不消费某些商品,因此,更多的财富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和财富成为幸福的代名词。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应该增强,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人们收入较少,处于贫穷阶段时,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增长无疑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子。但是,物质丰裕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和价值。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精神上的追求就显得愈益迫切。如果人们依然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积累作为
17、生活的唯一目标,人类的精神和道德发展自然就被放逐而沦亡。有学者认为, “当今社会虽然变富了,可是没有更快乐,就是因为许多人不懂得人生真谛,正在做钱的奴隶而变得痛苦。把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锁定在物质财富的增加上,其实就是把钱当作唯一的目标,无疑起了不好的作用”。(摘编自求实:“幸福悖论”的道德反思) 材料四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曾对 A 国国民的幸福感进行了 3 次调查,其中,1990 年国民幸福指数 6.64,1995 年上升到 7.08,但 2001 年却下降到 6.60。到了2009 年 12 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公布的幸福调查显示,A 国人的幸福感仍在下降。
18、- 7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容易理解,因为幸福感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是个人感觉的一种表达。 从个人因素来说,一个人的幸福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如心理因素、健康因素、地位因素、家庭因素等的影响,即使是在同样的物质条件下,人们的幸福表达也会不同。此次调查中,女性比男性幸福比例高,老年人比青年人幸福比例高。如 70 岁以上的被调查者中无人认为自己“不幸福” 。这就说明,女性和老年人因为期望值低等原因容易对现实产生满足感。正所谓,知足常乐。 从社会因素来说,社会政策和公共政策同样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在同样的收入水平和其他条件下,生活在公共治理水平高的社区的人们会感到更幸福。同样,政府官
19、员的腐败行为会影响到普通百姓的幸福感,正如一些跨国研究所显示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生活在腐败指数较高的国家的居民,其幸福指数也就越低。此外,此次调查中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已成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也说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公平正义与否,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幸福感。 (摘编自王廷连民众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南昌以中部省会城市之一的身份荣膺“2017 年度中国十大幸福城市”美誉,说明外界人群对其的赞誉度足以与其他九个城市匹敌。 B由图一可以看出,教育程度对生活幸福的影响占比,三线城市要
20、高于一、二线城市,这反映出不同城市市民对教育的关注度不尽相同。 C据材料三可知, “幸福悖论”问题的出现促使人们反思自身,启示人们注重精神和道德发展,并帮助人们逐渐思考人生的真谛。 D材料四中荷兰和美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对 A 国国民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A 国人的幸福感在持续下降,可能 A 国国民对幸福的期望值更高了。 - 8 -9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应该怎样增强幸福感。(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冀州饥荒,盗贼
21、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貳,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
22、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龙舒君 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汝今得与李、杜 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
23、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 ,有删改) 【注】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 10下列对文章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B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 9 -C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D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24、A孝廉,是汉代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任职的“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人。 B掾属,辅佐三公、郡县主官治政的官吏,其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 C传舍,旧时官府的一部分,是古代高级官员在办公之余,休息住宿的处所。 D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于身。也借指官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范滂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弹劾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余人,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表示如存私心,检举失实,甘愿受死。 B范滂反对宦官,遭受陷害。党锢之祸再起,朝廷下诏缉捕他。吴导伏床哭泣,欲弃官与他出逃,范滂不肯连累别人,自己投案死于狱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荆门市 龙泉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10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