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59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doc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59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59种群数量的变化(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 59 种群数量的变化 1研究方法:构建数学模型。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2“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比较项目 “J”型增长 “S”型增长曲线模型形成条件 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 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增长率 不变 越来越小有无 K 值 无 K 值,持续增加 有 K 值,可在 K 值附近上下波动3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原理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
2、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2)实验流程2考向一 “J”型增长和“S”型增长的比较1观察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先增加后减少B种群呈现“J” 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天敌、食物充足、生存空间无限等C“J” 型曲线代表的种群,种群数量不断增大且无 K 值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 型曲线【参考答案】A3技法提炼“S”型增长曲线的解读和分析方法三图对比分析解读:(1) 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 K/2,由于资源和空间条件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 K/2 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
3、速率达到最大值。(2) t1 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3) t2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 0。2图 1 和图 2 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曲线 a 代表死亡率,曲线 b 代表出生率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 1 的 E 点 C图 2 中在 F 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 2 中 G 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答案】D4考向二 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应用分析3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重要意
4、义。如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种群的增长为“J”型增长Bad 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C该种群受到的环境阻力 d 点时最大D捕捞后该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b 点以下较合理【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据图分析,曲线表示“S”型增长曲线,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b 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d 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K 值),这时种群增长率为 0。据图分析,该种群的增长为“S”型增长,A 错误;ad 段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在 K/2 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 错误;该种群受到的环境阻力d 点时最大,C 正确;在 b
5、 点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个体数量增长最快,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 b 点,D 错误。解题必备K 值与 K/2 在实践中的应用项目 灭鼠、灭蝗等 捕鱼、森林砍伐等5K/2(最大增长速率)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 K/2附近,这时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使鱼、树木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捕捞或砍伐后,鱼、树木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K 值(环境最大容纳量)改变环境,降低 K 值,使之不适合鼠、蝗的生存保证鱼、树木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 K 值4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
6、的 K 值为 200, N 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 N (K N)/KS1 20 0.90S2 50 0.75S3 100 0.50S4 150 0.25S5 180 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 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 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S3点D( K N)/K 值为 0.9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答案】C考向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5如图为在等容积容器中,用不同条件培养酵母菌时,其种群增长的曲线。三种条件分别6为:不更换培养液;不更换培养液但定时调节 pH 使酸碱度恒定且适宜;每 3 h
7、定期更换培养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是不更换培养液但定量调节 pH 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曲线B该实验表明特定空间的环境容纳量是可以改变的C该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密度、捕食者无关D若在曲线所示条件下培养 140 h 后,调节 pH 至适宜并继续培养,种群数量将一直维持恒定【参考答案】B易错警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注意事项(1)我们测定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在恒定容积的培养基中测定的,与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差异。(2)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计数,且我们不能准确计数,只能估算。(3)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应只计数相邻
8、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4)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要轻轻振荡试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6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7A先向计数室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B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必须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C培养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要D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斗争强而生长缓慢【答案】B1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超过环境容纳量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C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过多,
9、过多部分会饿死,但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不会改变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B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影响 B 到 C 段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D曲线 b 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在 B 点时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3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8(1)若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 a 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2)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
10、则 b 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3)图中 c 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存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不再适合生存(4)图曲线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为了获得最大日捕捞量,应在 K/2 点捕捞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B有两种说法正确C有三种说法正确D四种说法都正确4图甲为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图乙为两种增长方式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 b 曲线对应的是“J”型增长曲线B图乙中曲线的顶点与图甲 b 曲线的最大值相对应C图甲中的阴影部分可代表环境阻力大小D自然情况下种群不可能出现图甲中 a 曲线所示的增长方式5某海洋鱼类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生物 考点 59 种群 数量 变化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