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限时训练.doc
《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限时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专题四地壳运动规律限时训练.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四 地壳运动规律(时间:40 分钟 满分 100 分)测控导航题号考点中 难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7、13 4、6、14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8、9、10、11、13 3、5、12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2018山东滨州二模)贵州三都县有一处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下图)。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石蛋直径约 3060 厘米,最重的达 300 余千克。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然露于地表。据此回答 12 题:1.依据专家推测,这些石蛋的岩石类型和形成原因是( )A
2、.玄武岩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B.花岗岩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C.沉积岩碳酸钙经化学作用形成结核D.沉积岩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2.石蛋能从陡崖上脱落的主要原因是( )A.岩石间风化差异 B.海水的强烈侵蚀C.风力的搬运作用 D.冰川的缓慢堆积解析:1.C 2.A 第 1 题.寒武纪时,地壳升降运动活跃,海陆变迁形成大量沉积岩。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基岩多为沉积岩中的石灰岩,石灰岩主要成分碳酸钙在温湿气候条件下,经漫长而复杂的化学作用形成结核,状似石蛋。材料中没有关于岩浆活动的提示,这里也不是岩浆活跃区,A、B 两项错误;根据材料,“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不是中生代,也不会2有恐龙,
3、据此选 C 项。第 2 题,石蛋能从陡崖上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岩石间风化差异,导致石蛋依靠物不稳而滑落。这里没有海域,B 项错误;贵州地处湿润地区风力作用不强,C 项错误;这里纬度低,海拔也不是很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冰川,D 项错误,选 A 项。(2018天津卷,34)读图文材料,回答 34 题:3.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4.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4、.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解析:3.D 4.A 第 3 题,由图可知,甲地岩石为砂岩,乙地岩石为页岩,丙地岩石为石灰岩,由于三类岩石的质地、坚硬度不一样,导致受到外力侵蚀的程度不一样,以致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类型,D 项正确;图示为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属小区域范围,年降水量的差异不大,A 项错误;由岩层弯曲形态可以判断,该地为向斜构造,地质构造不存在差异,B 项错误;图示为广西某地,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差异不大,C 项错误。第4 题,由材料“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
5、积物”,可判断该地区地壳经历过两次间歇性抬升,A 项正确;若该地区经历过持续性抬升或持续性沉降,就不会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B、D 两项错误;若该地区经历过间歇性沉降,则该地地势间歇性降低,水位将会抬升,不会出现古河床沉积物,C 项错误。(2018山东潍坊二模)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示意某海底在连续地质时期内形成的地质剖面。据此回答 56 题:35.图中岩层的更替与该地海岸线的变化对应正确的是( )A.海退 海进B.海进 海退C.海退 海
6、进D.海进 海退6.甲、乙、丙、丁地质过程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甲 乙 丙 丁 B.甲 丙 乙 丁C.乙 丙 丁 甲 D.丙 丁 甲 乙解析:5.B 6.A 第 5 题,材料显示“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即石灰岩沉积时,水位高,海水较深;砂岩沉积时,水位低,海水较浅。图中为砂岩,为页岩,为石灰岩,故水逐渐加深,即海进。为页岩,水逐渐变浅,说明海退。第 6 题,图中丁为大理岩,是岩浆侵入过程中,石灰岩变质形成,故最后形成。侵入岩将断层冲断,故侵入岩形成于断层之后。断层两侧岩层不连续,可以判断断层形成于褶皱之后。(2018海南卷,1415)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
7、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 X 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 Y 区组成。X 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 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回答 78 题:7.导致该区域分异为 X 区和 Y 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8.X 区和 Y 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4解析:7.D 8.C 第 7 题,据图可知,断层是 X 区和 Y 区的界线,两区存在的主要差异是 X 区各个岩层的海拔整体低于 Y 区,但 X 区和 Y 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却高度一致,可推知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
8、境也高度一致。后来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表层的玄武岩层,再后来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整体出现断裂,同时 X 区岩层整体相对下沉而Y 区岩层整体相对上升,从而导致图示区域出现分异,故 D 项正确。第 8 题,依据上题推理过程,X 区和 Y 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理应厚度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 Y 区海拔高于 X 区,再加上 Y 区地表起伏大于 X 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 C 项正确。(2018福建福州模拟)古湖堤的形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是吉兰泰盐湖古湖堤示意图,古湖堤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实测宽度在 5100 米不等。某考察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道口梁)上钻孔取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地壳运动 规律 限时 训练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