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4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课件新人教版.pptx(9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一部分,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PART 1,专题体系构建,考点归纳总结,命题点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例1 2018北京卷 图T4-1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图T4-1,典例探究,考点归纳总结,【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岩浆侵入可能会使乙处受到高温、高压影响,使乙处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形成甲处花岗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由图可知,形成花岗岩的岩浆侵入了断层的上覆岩层,因此断层应发生在花岗
2、岩形成之前;丙处的溶洞景观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1.岩石圈物质循环 图T4-2中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岩石圈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其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图T4-2,考点归纳总结,2.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基本步骤图T4-3,考点归纳总结,(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
3、个箭头指向的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避开重置陷阱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种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考点归纳总结,考向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在柴达木盆地边缘,分布着中国最大的一片水上雅丹地貌群,其主体是7500万年前的湖泊沉积物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图T4-4为水上雅丹景观图,图T4-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图T4-4 图T4-5,考点
4、归纳总结,新题预测,1.组成图T4-4景观的岩石,对应图T4-5中的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T4-4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 A.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 B.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搬运、沉积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搬运、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考点归纳总结,考点归纳总结,【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判断,组成图示景观的岩石为沉积岩。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和岩浆。据此得出结论。第2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区先受到外力搬运和沉积形成沉积岩,后来地壳抬升,受风化和流水侵蚀形成水上雅丹地
5、貌群。,考向二 板块构造理论及实践应用图T4-6为我国地质时期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模式不同阶段示意图(火山弧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串呈弧状分布的火山)。据此完成34题。图T4-6,考点归纳总结,3.图中地质时期北祁连大洋板块构造演化由早到晚的阶段顺序是 ( ) A.甲阶段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 B.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 C.丁阶段丙阶段乙阶段甲阶段 D.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乙阶段 4.从地貌形态上看,火山弧属于 ( ) A.海岸山脉 B.海洋岛屿 C.海底山脉 D.内陆山脉,考点归纳总结,考点归纳总结,【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四阶段地质构造知,早期北祁连大洋存在于中祁
6、连地块与阿拉善地块之间;由于地壳运动,北祁连大洋板块首先俯冲到阿拉善地块之下,形成火山弧;之后北祁连大洋板块俯冲到中祁连地块之下,形成火山弧;随着两火山弧位置的靠近,北祁连大洋演变为陆地。据此判断四阶段的先后顺序。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知,火山弧是由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从地貌形态上看属于火山岛。,1.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图B4-1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图B4-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甲丁代表三大类岩石和堆积物)。读图,回答问题。图B4-1 图B4-2,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1)构成图B4-1所示地质景观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图B4-2中的 ( ) A.
7、甲 B.乙 C.丙 D.丁 (2)形成图示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 ) 堆积作用 固结成岩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侵蚀作用 冷凝作用 A. B. C. D.,教师备用习题,【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岩石折叠如被”,结合景观图可知该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应该为沉积岩;根据三大类岩石都能形成堆积物,可判断出乙为堆积物;堆积物形成沉积岩,故丙为沉积岩。故选C项。 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岩石为沉积岩,图中景观是沉积岩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故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为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上升)侵蚀作用。,2.图B4-3为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岩浆和
8、岩石类型,数码代表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2)题。 (1)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字母分别是 ( ) A.a、b B.c、d C.d、e D.a、e (2)图中对应变质作用和重熔再生作用的数码是 ( ) A. B. C. D.,教师备用习题,图B4-3,教师备用习题,【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根据箭头方向,来自地幔的d是岩浆,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e是喷出岩,侵入地壳冷凝形成的c是侵入岩。喷出岩在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的a是沉积岩,则b是变质岩,b经高温熔化可形成岩浆。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字母分别是a、b。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指向变质岩的箭头表示变质
9、作用,由岩石指向岩浆的箭头是重熔再生作用。是冷却凝固作用,是外力作用。,3.据英国某媒体报道,国际上有不少科学家声称,在新西兰周围发现了一块名为“西兰洲”的、可能成为世界第八大洲的区域。科研人员说,这个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94%的面积为浅海大陆架,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据此回答(1)(2)题。,教师备用习题,(1)新西兰位于 ( ) 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 A. B. C. D. (2)地球岩石圈是由不同板块组成的,板块可分为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下列地区所在板块与“西兰洲”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
10、日本海 苏门答腊岛 冰岛 夏威夷群岛 A. B. C. D.,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答案】 (1)B (2)A 【解析】第(1)题,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在此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属于消亡边界。第(2)题,根据题目信息,“西兰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其94%的面积浸没在海水中,地表起伏大,只有几个地区露出海面,包括大家熟知的新西兰。说明“西兰洲”属于陆地板块,大部分处于海平面以下。日本海、苏门答腊岛都属于亚欧板块(大陆板块)的一部分,符合题意。,考点归纳总结,命题点二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例2 2018江苏卷 图T4-7为某区域地质简图。该区沉积地层有Q、P、C、D、S2
11、、S1,其年代依次变老。读图回答(1)(2)题。图T4-7,典例探究,考点归纳总结,(1)从甲地到乙地的地形地质剖面示意图是 ( ) A B C D图T4-8 (2)为揭示深部地质状况,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可能发现的地层是 ( )A.志留系 B.石炭系 C.二叠系 D.第四系,考点归纳总结,【答案】 (1)A (2)A 【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甲地到乙地中间经过山顶,为山地地形;从甲地到乙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所以从甲地到乙地为向斜山,A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沉积地层的相关知识。从图中沉积地层形成年代可知,丙处位于背
12、斜构造,因为丙处沉积地层为泥盆系,所以在丙处垂直钻探取芯,最可能发现的地层是比泥盆系形成更早的志留系,所以A正确。,考点归纳总结,例3 2016浙江卷 图T4-9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1)(2)题。图T4-9,考点归纳总结,(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 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 D.背斜 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
13、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考点归纳总结,【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材料提示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显示从谷底向东、西两侧地层由新变老,即中间新、两翼老,可判断河谷处地质构造为向斜。由于此河段阶地主要由地壳抬升形成,河谷西侧阶地较东侧阶地陡,且同一阶地西侧分布海拔高,所以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第(2)题,该种贵重金属矿物主要分布在河床沙中,河床泥沙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图示四地中乙地所在阶地面积最大,沙、卵石的沉积厚度大,因此乙地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图T4-10 图T4-11 图T4-12,考点归纳总结,考点
14、透析,考点归纳总结,考点透析,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要点 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哪些岩层,并分析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位置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则岩层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则岩层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则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示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区域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位移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 背斜和向斜都可以发育成山地或谷地。背斜的原始地貌为山地,但背斜顶部受侵蚀后则可以发育为谷地。向斜的原始地貌
15、为谷地,但由于其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最终可能发育成山地。所以最终判断某一地区是山地还是谷地,一般要结合等高线或景观图等。在初步判定其基本地形的前提下,结合岩层新老关系最终确定是背斜还是向斜,是背斜山还是背斜谷,是向斜山还是向斜谷。,考点归纳总结,4.判断岩层的特定状况 (1)若地层出现缺失,其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堆积过程;二是当时有堆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堆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堆积物来源。 (2)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侵蚀之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 (3)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
16、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年代。,考点归纳总结,考向一 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T4-13为武夷山脉某地岩层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图T4-13,考点归纳总结,新题预测,5.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图示区域的断层构造有 (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图中 ( ) A.处因地壳褶皱凹陷形成谷地 B.处因地壳张裂形成谷地 C.处因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D.处因地壳褶皱隆起形成山地,考点归纳总结,考点归纳总结,【答案】 5.B 6.C 【解析】第5题,根据断层概念可直接判断出图示区域的断层构造有2处。第6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处因断裂陷落形成谷地;处因地
17、壳挤压形成谷地;处为背斜顶部,因外力侵蚀形成谷地;处为向斜槽部,因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地。,考向二 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某区域煤炭资源丰富,该区域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幅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T4-14,完成78题。,考点归纳总结,图T4-14,7.b处地貌为 ( ) A.断块山 B.火山 C.背斜山 D.向斜山 8.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 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 C.该区域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 D.该区域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形成,考点归纳总结,考点归纳总结,【答案】7.D 8.B 【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岩层(化
18、石)新老关系可知,b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海拔较两侧高,故为向斜山。第8题,b处为向斜构造,开采煤炭容易发生透水事故。d处两侧岩层(化石)较新,应为背斜构造,适宜修建隧道。该区域岩层含有煤炭,主要为沉积岩。该区域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形成。,4.2017天津卷 读图B4-4,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 )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图B4-4 甘肃省张掖某地区地貌景观,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答案】 B 【解析】地表裸露的岩石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形成碎屑物质,再经风、流水等外力的搬运、沉积,最后
19、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该地区岩层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弯曲且并未丧失连续性,因此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褶皱。所以B正确。,5.读等高线地形图和地质剖面图(图B4-5,J、T、P是不同时代的岩层,等高线单位:米),完成(1)(2)题。 (1)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的先后顺序为( ) A.褶皱沉积断层 B.沉积断层褶皱 C.沉积褶皱断层 D.断层褶皱沉积 (2)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 ( ) 图B4-5 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 岩层挤压拱起 断块错动抬升成山 岩浆喷发冷凝成山 A. B. C. D.,教师备用习题,教
20、师备用习题,【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由地层界线和不同时代岩层可看出该地区有沉积层,由地层界线向上弯曲可判断该地区形成了背斜,之后发生断层,使得岩层T和J断开。因此该地区构造运动的先后顺序为沉积褶皱断层。第(2)题,根据等高线可判断图示地区为山地地形。图中地层界线向上弯曲,说明为背斜,之后岩层断裂,断块错动抬升成山。该地区没有发生岩浆喷发,不可能为岩浆喷发冷凝成山。,6.图B4-6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码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1)(2)题。图B4-6,教师备用习题,(1)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岩层 B.形成的直接内力作用相同
21、 C.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 D.岩层断裂且发生明显位移 (2)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 ) 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水条件 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 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d地的地貌景观可发展旅游业,教师备用习题,教师备用习题,【答案】 (1)D (2)D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断层E形成时间晚于岩层;由岩浆活动形成,由变质作用形成,形成的直接内力作用不同;为岩浆活动形成的火山;岩层断裂且发生明显位移。第(2)题,a地为背斜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条件;b地的岩浆岩为喷出岩,花岗岩不属于喷出岩,而属于侵入岩;c地有断层发育,不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
22、能;d地有喀斯特地貌发育,其景观可发展旅游业。,考点归纳总结,命题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例4 2018全国卷 图T4-15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图T4-15,典例探究,(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 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持续下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地质 循环 地壳运动 地形 地貌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