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种群和群落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种群和群落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12种群和群落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种群和群落1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 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答案】D2某生态园的面积为 40 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120 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 200 只,其中发现 6 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4 000 只/hm 2B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C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
2、的物种丰富度D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B【解析】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4 00040100 只/hm 2,A 项错误;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根据公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B 项正确;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仓鼠的种群密度,C 项错误;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利用率,而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D 项错误。3下列对不同生态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的分布C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是竞争关系D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可反映人类活动减少后对群
3、落演替的影响【答案】A【解析】弃耕农田比如一些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充足,或者农田本身就是由森林开垦而来的,可能经过长期的演替,恢复到森林状态,而在一些缺水的地区,比如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萨好勒地区的农田,本身就是开垦草场而来的,再怎么恢复,也只能恢复到草原状态,还有可能退化成荒漠,A 错误。4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所到之处生物全部死亡,之后当地生物群落演替过程非常缓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增加B该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2C极乐鸟捕食一只蜘蛛后,所获得的能量最多为该蜘蛛同化量的 20%D群落演替的不
4、同阶段均存在捕食、竞争、共生、腐生等种间关系【答案】A【解析】群落演替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总生产量和有机物的总量增加,A 正确;该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群落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逐渐增 高,B 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指的是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的效率,而不是一只动物传到下一营养级的一只动物的传递效率,C 错误;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腐生等,但是在群落演替的最初阶段,生物的种类相当少,不可能具备各种种间关系,D 错误。5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
5、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答案】D6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B 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D 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a 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3【答案】A【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A 项正确;图中 A、B 表示出生率、迁入率,C 表示死亡率,B 项错误;D 表示性别比例,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 种群数
6、量变化,C 项错误;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D 项错误。7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 3 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 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答案】C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B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营
7、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测定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应计数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D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A 错误;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 正确;蒲公英总数除了计数样方内的,还要计数相邻两条边及其夹角的数量,C 错误;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D 错误。故选:B。9下列关于群落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空间结构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缓解种间竞争C影响群
8、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土壤的盐碱度、温度和水分等D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D【解析】群落的结构特征与环境密切相关,属于自然选择的结果,A 项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B 项正确;影响群落空间结构不同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土壤的盐碱度、温度和水分等,C 项正确;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但只是一个种群,不能构成群落,D项错误。10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B猎物和捕食者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C猎物和捕
9、食者 K 值的数据分别为 N3和 P3D图中猎物和捕食者的关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对双方种群的繁衍都有利【答案】C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解者都是异养需氧型生物B生产者都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 机物C人体内的疟原虫是厌氧型的消费者D消费者消耗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产者【答案】A 【解析】分解者有厌氧型和需氧型两类;无论是绿色植物,还是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这些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寄生在人体细胞内的疟原虫,其生活的环境是缺氧的环境条件,是厌氧型的消费者;消费者消耗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生产者。512种群的分布型包括甲、乙、丙三种, 其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生物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12 种群 群落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