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doc
《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1《神州谣》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神州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低年级儿童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图画的学习方法。因此本文的学习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片乃至视频,充分引发学生的课堂兴趣。让他们主动在地图上找寻长江黄河等位置,可以增加他们对祖国的认识,进一步与课文所要表达的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情感产生共鸣。教学目标1、 认识“州、涌”等 15 个生字,会写“州、湾”等 9 个字,会写“神州、中华”等 10个词语,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 8 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 通过想象及图画,感受“奔、涌、耸”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
2、、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中国的国情。2、 了解“奔、涌、耸”等词语的表达效果。第一课时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 出示中国的地图轮廓,让学生看图说形状,再猜猜这是哪里的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引出今天的课题神州谣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神州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 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新字。(1) 指名说一说识字方法。学生会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说的同时让学生说一说用了哪种方法。老师作为补充:用象形字说一说“州”字记法。(2) 带拼音读一遍后给生字找朋友。(
3、3) 开火车形式读词组。 ( “火车火车哪里开” 、 “火车火车这里开” 、 “单轨火车或双轨火车” ,点评:“高铁或自行车或火车” )(4) 去掉拼音,摘小苹果形式认读生字。4、 指导学生书写,展示优秀书写。5、老师示范朗读.三、 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指名学生分节朗读。2、标出课文自然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每句话有三个字(3)借助插图,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各种地点在地图中所在的位置。3、指导学生理清课文。4、配乐,师生对读。2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通过小小游戏“青蛙跳伞”形式复习回顾所学生字。2、请学生齐读课文,导入
4、新课。二、精读课文。1、朗读第一小节。(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说一说本节的意思。(2)老师点拨:“神州”和“中华”都指的是中国。(板书:画中国地图轮廓,写上我神州,山川美)(3)试着齐打节拍读第一小节。2、朗读第二小节。(1)播放音乐,教师朗读第二小节。(2)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说一说:从“奔、涌、长、耸”几个字,感受到什么?(3)出示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黄河、长江水奔涌的壮阔场面;感受长城、珠穆朗玛峰的雄伟,感受神州大地的壮美。(板书:导图画出自己对这一节的理解画面)(4)让学生打着节拍男女对读第二节。3、朗读第三小节。(1)指名朗读。(2)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台湾、海峡
5、、大陆的地理位置。(3)让学生画一画本节导图,指导理解“隔”的意思。4、朗读第四小节(1)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2)展开想象,画出第四节的导图。(3)将后三小节的导图分布在第一小节中国地图轮廓各个位置。三、朗读课文,总结感受。(1)全班一起打着节拍朗读全文后,让同学起来说说自己的感受。(2)老师适当点拨并总结同学感受。考点 45 二氧化碳的性质一、选择题1(2017 浙江省台州市,题号 2,分值 4)下列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3A紫色石蕊变红 B石灰水变浑浊 C蜡烛熄灭 D杠杆左高右低【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判断。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A
6、CO 2通入到紫色石蕊中与水发生的化学变化生成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这反映了 CO2能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CO 2与氢氧化钙发生的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使溶液变浑浊,这反映了 CO2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CCO 2使蜡烛熄灭说明了 CO2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故错误;DCO 2倒在杠杆一侧的容器中使左高右低说明 CO2密度比空气大,反映了 CO2的物理性质,故正确。2(2017 山东德州,题号 1,分值 2) 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 CO2直接加氢制
7、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 2催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答案】C【解析】A该新途径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选项正确;B利用此技术可以直接将 CO2转化为汽油,另辟一种获得燃料的途径,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选项正确;C该过程将 CO2转化为汽油,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D催化剂是这个转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选项正确。3.(2017 重庆 B,题号 12,分值 2)O 2和 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
8、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O2具有助燃性,而 CO2可用来灭火B. 空气中 O2过多无害,而 CO2过多会形成酸雨C .它们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自然界里它们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答案】B【解析】A 选项,氧气起到助燃的作用,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选项正确;B 选项,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选项错误;C 选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气,故可以用向上排空空气法。选项正确;D 选项,动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二者在自然界中,形成循环,选项正确。4.(2017 辽宁省沈阳市,题
9、号 10,分值 1)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 CO2的操作及现象是(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证明此气体是氧气,所以该选项错误;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复燃,证明此气体是氧气,所以该选项错误;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此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该选项正确;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说明此气体难溶于水或不宜溶于水,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所以该选项错误。5(2017 湖南省娄底市,题号 25,分值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
10、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涤纶和羊毛点燃时,都可闻到一股烧焦的羽毛气味 D在电解水实验,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1【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相关常见实验的实验现象。A. 二氧化碳溶于水时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正确;B.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剧烈燃烧,故错误;C. 涤纶是有机合成材料,点燃时没有烧焦的羽毛气味,羊毛是天然材料,点燃时则有烧焦的羽毛气味,故错误;D. 电解水实验,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 1:2,故错误,A 正确。6. (2017 年北京,13 题,1 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氧气可用
11、作燃料 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铜丝可用作导线【答案】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本身不可以燃烧,故氧气不可以用做燃料,错误。B.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正确;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会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故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正确,D. 铜具有导电性,因此铜丝可用作导线,正确。故选 A。57(2017 年山东省威海市,5 题,2 分)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
12、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了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的碳氧是指元素,循环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维持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相对稳定A 碳循环指碳及含碳化合物的循环,氧循环指氧气及含氧化合物的循环,故错误。B 碳循环及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正确。C 绿色植物生长过程是二氧化碳和氧气与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之间的转换,涉及碳氧循环,故正确。D 碳氧循环维持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相对稳定,故正确。二、填空题1.(2017大连)如图所示,集气瓶 I、II 中分别装有二氧化碳和空气,把中间的玻璃片抽出,一分钟后,取
13、下集气瓶 I,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II 中,木条熄灭,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答案】二氧化碳分子和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因不断运动而进入到彼此分子之间的间隔中(1 分) ,集气瓶 II 中的氧分子数目少,二氧化碳分子数目多(1 分) , (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氧分子能助燃,二氧化碳分子不能助燃(1 分) ,因此木条熄灭。 2.(2017 重庆市,题号 23,分值 6)(6 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 CO2,并对他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1) 仪器 m 的名称是_,图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 若要图 B 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
14、_(填序号)。a.空气 b.氧气 c.氢气(3) 往图 C 中的试管通入 CO2,当出现_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4)向图 D 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_(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6【答案】(1) 锥形瓶,CaCO 3+2HCl=CaCl2+H2O+CO2(2) c (3)红色恰好消失(4)盐酸(硫酸),NaCl 和 HCl(Na2SO4和 H2SO4)【解析】(1) 仪器 m 的名称是锥形瓶,A 装置是实验室制取 CO2的装置,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级 语文 下册 识字 神州 教学 设计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