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化水平测试卷新人教版.doc
《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化水平测试卷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文化水平测试卷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六单元文化水平测试卷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合计得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1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3 分)A怨怅(chn) 着意(zhu) 面面厮觑(q)B逞辩(chn) 聒噪(u) 不省人事(shn)C带挈(qi) 避讳(hu) 顿开茅塞(s)D桑梓(z) 星宿(xi) 箪食壶浆(dn)【解析】B 项中 shn 应为 xn。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 分)A嗔怒:怒,生气 不醒人事:知觉 面面厮觑:看B干系:责任 桑梓:家乡 如雷贯耳:贯穿,进入C带挈:提携 愧赦:因羞惭而脸
2、红 屏人促席:督促D存恤:爱惜,体恤 顿开矛塞:堵塞 经世奇才:治理【解析】A.醒省;C.赦赧;促:靠近;D.矛茅。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3 分)A吴华的妈妈迎着来访的老师,激动地说:“您能不顾疲劳,三顾茅庐,太令我激动了。 ”B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 ”C 范进中举一文通过众邻居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揭露人们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心态。D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三生有幸。4下列关于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D)(3 分)A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该句是假设关系复句。B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
3、味,生活才有价值。 ”该句是条件关系复句。C “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该句是并列关系复句。D “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该句是递进关系复句。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3 分)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_,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_,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_,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_,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只要热爱生命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既然钟情于玫瑰 既然选择了远方A B C D6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 分)A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
4、吴用主张,这个唤做“智取生辰纲” 。B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 ”C在小说中,刘备和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是结义兄弟。D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九回(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解析】B.把“文曲星”的双引号改为单引号。27(2017海南)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3 分)A 水浒传以农民起义为题材,深刻揭示了封建制度下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B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是一则童话故事,启示我们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C “三顾茅庐” “草船借箭” “刘姥姥进大观园”等故事都选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 。D 范进中举塑造了一
5、位热衷功名、懦弱无能而又圆滑世故的旧社会知识分子形象。【解析】C.“刘姥姥进大观园”出自红楼梦 。二、古诗文阅读(32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 811 题。(17 分)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
6、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
7、3 分)A翼然临于泉上(的样子)B野芳发而幽香(形容词,芳香)C佳木秀而繁阴(形容词,茂盛)D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解析】B.芳:名词,香花。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3 分)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B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C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D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10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3 分)A第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 ,再“西南” ,望“琅琊” ,闻“水声” ,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
8、”一“转” ,方见亭子。B第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 ,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了散文的韵味。3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 “醉翁”之“醉” ,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种含义。【解析】B.作者被贬虽有抑郁和落寞,但本文重点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愁苦和愤懑言之过重。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
9、心间,寄托在酒上。_(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二)古诗文积累赏析(15 分)12根据所给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 6 小题,选做 4 题,多答以最先 4 题计分,共 8 分)(1)_少年不识愁滋味_,爱上层楼。爱上层楼。_为赋新词强说愁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春蚕到死丝方尽_,_蜡炬成灰泪始干_。(李商隐无题)(3)_远远围墙_,_隐隐茅堂_。飏青旗,流水桥旁。(秦观行香子)(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心系苍生,胸怀天下, “_先天下之忧而忧_,_后天下之
10、乐而乐_” ,令人敬仰。(5)_鸟下绿芜秦苑夕_,_蝉鸣黄叶汉宫秋_。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6)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唱出了“_但愿人长久_,_千里共婵娟_”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1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1)(2)题。(7 分)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歌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_金樽清酒_” “_玉盘珍羞_” ,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11、” 。但三四句急转直下,这样强烈的反差,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3 分)(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_两个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_三、现代文阅读(25 分)(一)阅读蹬布 ,完成下列各题。(12 分)(2017荆州)蹬布那天放学进家,响莲先是高兴,后是惊讶。高兴的是爸爸难得在家,惊讶的是爸爸脖子上吊着绷带托着左胳膊。因为爸爸意外工伤,响莲那天没有挨着枕头就入睡。她听见爸爸妈妈在低声商量事儿。妈妈说:“欠人家两个月车钱了,这下更艰难了。 ”爸爸说:“再艰难,也得保证响莲。”在这个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区里,响莲上的却
12、是城里一所挺有名的学校。那天老师宣布,今后有的作业要在电脑上完成,响莲庆幸自己并不落后,妈妈在小超市打工,用攒了三四个月的工钱,给她置备下一台电脑。妈妈说,超市老板娘早给她闺女置下电脑了,那4闺女才上四年级。妈妈问响莲:“老板娘说的未雨绸缪 ,什么意思?”响莲说老师还没教。妈妈就说,家长们都知道,一上五年级,有的功课就得在电脑上完成, “未雨绸缪”就是不等老师教,一搜就懂。他们家住的地方,离响莲上的那学校挺远,家长们几乎没有让孩子自己乘公交车去的。 若自己家没有车,就跟别的家拼车。响莲就跟另外四个孩子拼车,每月 450 元。但是,两个月前,妈妈被超市辞退了。爸爸晚上回到家,妈妈总叨唠,说那小超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学年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文化水平 测试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