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专题测试(六)苏教版选修6.doc
《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专题测试(六)苏教版选修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化学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专题测试(六)苏教版选修6.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六 物质的定量分析专题测试(六)(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 用标准溶液润洗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 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和记录初读数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 滴定操作A BC D解析 滴定操作的顺序为:查漏洗涤润洗注液滴定。答案 B2用 0.102 6 mol/L的盐酸滴定 25.00 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22.30 mL B22.
2、35 mLC23.65 mL D23.70 mL解析 由题给出的滴定管液面示意图可知,图中每一小格代表 0.10 mL,滴定管液面介于 22.3022.40 之间,只有 B项符合。答案 B3实验室现有 3种酸碱指示剂,其 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 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2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解析 NaOH 溶液和 CH
3、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 CH3COONa,CH 3COO 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8.210.0,比较接近。因此答案为 D。答案 D4实验室现有 3种指示剂,其 pH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 0.100 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解析 首先明确石蕊不作指示剂,原因之一是变色范围太宽,之二是人眼对石蕊的颜色
4、突变不敏感。当 NaOH溶液和 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 CH3COONa,水解呈碱性,因此宜选用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选项 D正确。答案 D5下列结论均出自实验化学中的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A往新配制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显蓝色,用 CCl4不能从中萃取出碘B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C镀锌铁皮发生电化学腐蚀时,锌发生氧化反应D食醋的总酸含量是指食醋中醋酸的总物质的量浓度解析 食醋中含有醋酸等有机酸。食醋总酸含量是指每 100 mL食醋中含酸(以醋酸计)的质量,也称食醋的酸度。答案 D
5、6下列有关中和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时,标准液的浓度一定越小越好B用盐酸作标准液滴定 NaOH溶液时,指示剂加入越多越好3C滴定管在滴液前和滴液后均有气泡一定不会造成误差D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而不应注视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解析 A 项,标准液的浓度越小,要求待测液的体积越小,误差越大;B 项,指示剂的用量增多,也会多消耗酸液,增大误差;C 项,滴定前后的气泡大小可能不同,会产生误差;只有选项 D正确。答案 D7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测定未知浓度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中和滴定时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锥形瓶中溶液用滴定管量取)( )A碱式滴定管
6、未用待测碱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C滴定过程中滴定管内不慎有标准液溅出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解析 A 项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导致实际取用的碱少,则消耗的酸少,结果偏低;B 项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会造成消耗的酸多,结果偏高;C 项偏高;D项计算出消耗的酸将会偏多,结果偏高(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面)。答案 A8准确移取 20.00 mL某待测 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 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
7、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解析 A 项,滴定管应该用标准的 NaOH溶液润洗后再滴定,错误;B 项,锥形瓶中盛放的是盐酸,随着 NaOH的加入,盐酸不断变少,酸性减弱,中和至中性,所以 pH由小变大,正确;C 项,滴定终点应该是颜色变化后,还要等待半分钟不变色,才能停止滴定,错误;D 项,悬滴没有进入锥形瓶中,但是从滴定管中读数时,被认为参加反应了,所以测定的 HCl的浓度偏大,错误。答案 B9如图曲线 a和 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B P点时恰好完全中和
8、,溶液呈中性C曲线 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D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解析 由图可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相等,都是 0.1 molL1 ,A 错误; P点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相等,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故 B项正确;曲线 a对应的溶液起点的 pH等于 1,故曲线 a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滴定曲线,C 项错误;强酸和强碱的中和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为中性,指示剂选择酚酞或甲基橙都可以,D项错误。答案 B10用滴定法测定 Na2CO3(含 NaCl杂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值偏高的是( )A试样中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酸液进行滴定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
9、注入标准酸液进行滴定C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待测溶液进行滴定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注入待测液,取 20.00 mL进行滴定解析 A 项、C 项操作对测定结果无影响;B 项操作导致标准液变稀,消耗标准液体积变大,使测得结果偏高;D 项操作导致待测液浓度变小,因此测定结果偏低。答案 B11已知锌能溶解在 NaOH溶液中,产生 H2。某同学据此设计了测定镀锌铁皮镀层厚度的实验方案,将单侧面积为 S、质量为 m1的镀锌铁皮与石墨用导线相连,放入 6 molL1 NaOH溶液中,当石墨棒上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取出铁片用水冲洗、烘干后称量,得质量为 m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设锌镀层单
10、侧厚度为 h,锌的密度为 ,则 hm1 m22 SB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锌和石墨形成原电池,外电路中电流从锌流向石墨D当石墨不再产生气泡时,应立即取出铁皮5解析 镀锌铁皮与石墨用导线相连,放入 6 molL1 NaOH溶液中,构成的原电池中,锌为负极被氧化而溶解,石墨为正极,当石墨棒上不再有气泡(氢气)产生时,锌溶解完毕,因此应立即取出铁皮,否则,铁和石墨构成原电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吸氧腐蚀,引起实验误差。答案 C12以 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 c molL1 某弱酸 HA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甲基橙作滴定指示剂B指示剂指示的滴定终点
11、就是反应终点C突变范围的大小与酸的强弱及酸的浓度有关D滴定时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活塞的滴定管中解析 强碱与弱酸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故应选用碱性条件下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而不可选甲基橙,A 错误;反应终点是指酸与碱刚好完全反应,而指示剂指示的是一个变色范围,B 错误;当酸的酸性很强,浓度较稀时,突变范围就大,C 正确;带活塞的为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 NaOH溶液,D 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共 64分)13(4 分)酸碱中和滴定常用于测定酸、碱溶液的浓度,在正式测定前,常常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测定滴定曲线,然后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以保证
12、数据的准确性,如用 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 20.00 mL、0.100 0 molL 1 醋酸(CH 3COOH )溶液,有关数据记录如下表:V(NaOH)/mL0.00 10.00 18.00 19.80 19.98 20.00 20.02 20.20 22.00 40.00溶液 pH 2.87 4.74 5.70 6.74 7.74 8.72 9.70 10.70 11.70 12.506(1)根据本题数据,确定 pH的突变范围是_。(2)下列指示剂中适合于本实验的是_(填字母)。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橙或酚酞(3)可用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 0.100 0
13、mol/L的醋酸,在调节酸式滴定管的起始读数时,要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醋酸,如果滴定管内部有气泡,赶走气泡的操作是_。(4)滴定过程中,眼睛应重点观察_。解析 (1)从表中的数据可知:当 V(NaOH)的体积从 19.98 mL到 20.02 mL时,溶液的pH从 7.749.70 发生了突变。(2)pH突变范围为 7.749.70,正好与酚酞的变色范围(pH8.210)极其接近,所以应用酚酞作指示剂。(3)赶走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气泡的方法是快速放液。(4)滴定过程中,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答案 (1)7.749.70 (2)C (3)快速放液 (4)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14
14、(9 分)已知 Zn(OH)2能溶于 NaOH溶液转变成 Na2Zn(OH)4。为了测定某白铁皮中锌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 a g白铁皮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用表面皿盖好,开始时产生气泡的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慢。待试样全部溶解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将所得沉淀在空气中加强热至质量不变,称得残留固体质量为 b g。(1)白铁皮镀锌的目的是_。(2)气泡产生速度先快后慢的原因是_。(3)溶液中加入过量 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不是离子反应的写化学方程式):_;_;_;_。(4)最后残留的固体是_,7得到该固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5)白铁皮
15、含锌的质量分数是_(用含 a、 b的式子表示)。解析 (1)白铁皮镀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内部的 Fe,增强 Fe的抗腐蚀能力。(2)Zn、Fe 在稀盐酸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快,随着 H 浓度的不断减小,表面 Zn溶解,原电池作用逐渐减弱,反应速率逐渐减慢。(3)结合题给信息和所学化学知识,可以写出(3)中的离子方程式。(4)Fe(OH)3不稳定,受热时易发生分解,所以得到的固体是 Fe2O3。(5)根据残留固体氧化铁的质量 b g可得铁元素的质量为: b g,所以 a g白铁皮中112160锌的质量为( a b) g,从而可以计算出锌的质量分数是 %。112160 100a 70ba答案 (1
16、)保护内部的铁,增强铁的抗腐蚀能力(2)开始时,氢离子浓度大,加上锌与铁构成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反应速度快。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表面锌溶解后,原电池作用逐渐减小以至不存在,反应速率明显减慢(3)Zn2 2OH =Zn(OH)2Zn(OH)22OH =Zn(OH)42Fe2 2OH =Fe(OH)24Fe(OH)2O 22H 2O=4Fe(OH)3(4)Fe2O3 2Fe(OH) 3 Fe2O33H 2O= = = = = (5) %100a 70ba15(5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硫酸盐的某些性质和用途”中,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用 KHSO4 制取 H2O2并测其质量分数。
17、查阅资料得知:工业上用电解 KHSO4饱和溶液可制取一定浓度的 H2O2溶液。该兴趣小组进行下列实验测定 H2O2的质量分数。已知:2MnO 5H 2O26H =2Mn2 8H 2O5O 2。4操作:取 5.00 mL H2O2溶液(密度为 1.00 gmL1 )置于锥形瓶中加水稀释,再加稀硫酸酸化;操作:用 0.100 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操作:用同样方法滴定,4 次消耗 KMnO4溶液的体积分别为 20.00 mL、19.98 8mL、20.02 mL、22.0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中,开始滴入 KMnO4溶液时反应速率很慢,随着 KMnO4溶液滴入反应速率显
18、著加快(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2)滴定时盛装 KMnO4溶液应选取的仪器是_(填序号)。A50 mL 酸式滴定管 B50 mL 碱式滴定管C25 mL 酸式滴定管 D25 mL 碱式滴定管(3)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有_(填序号)。A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B量取 H2O2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未用 H2O2溶液润洗C滴定速度过快,又未摇匀,停止滴定后发现紫红色褪去D滴定前读数时平视,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4)分析数据,计算 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由于反应过程中没有加入其他物质,温度也无明显升高,故推测速率加快的
19、原因应为产物有催化作用。(2)KMnO 4有强氧化性,且溶液又为酸性,应使用酸式滴定管,以避免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根据反应中 KMnO4的消耗量,故应选用 25 mL酸式滴定管,C 正确。(3)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即增加了 H2O2的量,也增加了 KMnO4的消耗量,使结果偏高;量取 H2O2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 H2O2溶液润洗,会降低双氧水的浓度,使测定结果偏低;未摇匀会造成 KMnO4局部过量,使测定结果偏低;仰视读数使得最终的数值偏大,减去平视时的正确读数,使测定结果偏高,故 A、D 正确。(4)4 个读数中 22.00 mL误差较大,应舍去,前 3个值的平均值为 20.00
20、 mL,以此平均值计算双氧水的浓度。答案 (1)反应中生成的 Mn2 具有催化作用 (2)C (3)AD (4)3.40%16(8 分)某同学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厚度,步骤如下:(1)测量三块镀锌铁皮的长度与宽度,记录数据。(2)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三块镀锌铁皮的质量。(3)将镀锌铁皮放入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时应小心将铁片翻动,该操作的目的是_。9若没有此类操作,则测得的锌镀层厚度_。当反应速率显著减小时,立即取出铁片并_,该操作的目的是_。(4)将铁片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该操作的目的是_。若不烘干,则计算得到的锌镀层厚度结果将_。若改用酒精灯持续加强热,则会造成_。(5)根据实验数据,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化学 专题 物质 定量分析 测试 苏教版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