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卷新人教版.doc
《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卷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过关卷新人教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五单元过关卷时间:10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8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推崇(cng) 枢纽(sh) 遒劲(qi) 胸中丘壑(h)B匀称(chn) 桥墩(dn) 簇拥(ch) 亭台轩榭(xi)C残损(sn) 摄取(sh) 轧扁(y) 长途跋涉(sh)D嶙峋(xn) 黏土(nin) 纤维(qin) 摩肩接踵(zhng)2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 )(3 分)A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 ,大约建成于公元 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C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
2、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写文章最忌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全无脉络可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气呵成。B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容易生病,儿童医院门前车水马龙,看病的人真多。C对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我们不能熟视无睹,不动声色。D早在 13 世纪,卢沟桥就闻名遐迩, “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4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3 分)这个四合小院,家家的窗户低矮,是老式对开的方格玻璃窗。_屋里简朴干净,桌柜上摆着整齐的碗杯,小罐子里插着几双筷子。这俗
3、常的景象,现在不多见了,这小玻璃窗,叫人心生温暖。黑亮的老铁壶在炉子上吱吱地唱着小曲,隔着窗户也听得清。从这家的窗玻璃望进去,开满碎花的窗帘并没拉上。A B C D2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进行了说明。B 苏州园林先总体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然后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全文按先总后分的顺序进行说明。C 梦回繁华一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D 蝉一文中,法布尔按照昆虫的一般成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这正是
4、作者别具匠心的地方。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5 分)当下宋江看视 A,虽然不死,已成废人。A 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已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 ”宋江见说:“任从你心。 ”A 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选文中 A 是水浒传中的哪位人物?选文表现了该人物的哪些思想性格?7学习了苏州园林一课后,班内开展了以“话说苏州园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8 分)(1)【巧对对联】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同学们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2 分)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下
5、联:_(2)【诗句还原】下面是一首吟咏苏州园林“怡园”的诗歌,次序已被打乱,请将它还原。(2 分)水芝开出似车轮 便有红鱼跳绿萍 石幢一尺桃花雨叠石疏泉不数旬原诗正确的顺序是:_(只写序号)(3)【拟写标题】学校电视台拟拍摄专题电视片话说苏州园林 ,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 “文学” “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下面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从其他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再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4 分)示例:历史自然遗风3二、阅读探究(42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2 分)月 食明顾炎武李鲈习西洋之学,述其言曰:“月本无光,借日之照以为光曜。至望日,与地、日为一线,月见地不见
6、日,不得借光,以是以无光也。 ”或曰:“不然。曾有一年,月食之时,当在日没后,乃日尚未沉,而出地之月已食矣。东月初升,西日未没,人两见之,则地固未尝遮日月也,何以云见地不见日乎?”答曰:“子所见者非月也,月之影也,月固未尝出地也。何以验之?今试以一文钱置虚器 中,前之却之 ,不见钱形矣,却贮水令满而钱见,则知所见者非钱也。乃钱之影也。日将落时,东方苍苍凉凉,海气升腾,犹夫水然,其映而升之亦月影也。如必以东方之月为真月。则是以水面之钱为真钱也。然乎?否乎?又如渔者见鱼浮水面而投叉刺之,心稍下于鱼乃能得鱼,其浮于水面者鱼之影也。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此皆水之能影物也。然则月之受隔于地,又
7、何疑哉。 ”【注】虚器:空的器皿。前之却之:前前后后地(看)。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 分)(1)与地、日为一线_(2)不得借光_(3)以是以无光也_(4)犹夫水然_9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 分)舟人刺篙,其半在水,视之若曲焉。10根据上文完成题目。(5 分)(1)用自己的话解说月影形成的原因,并从甲乙两图选一幅辅助说明。(3 分)我选_图,解说:_4(2)请说说李鲈用问答的方式讲述西洋之学中月食的道理的好处。(2 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7 分)一榫一卯 总关情黄秀芳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
8、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作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成为一体。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榫卯的功用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 ,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
9、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由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或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 1056 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榫卯的功用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
10、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5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 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有改动)【注】榫卯(sn mo):是
11、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1)(2)题。(5 分)(1)文章除了介绍榫卯的连接功用外,还介绍了榫卯的哪两种功效?(2 分)(2)文章第段和第段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3 分)12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2 分)【材料】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13文章第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14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 分)(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度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过关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