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罗迦诺的乡村学案冀教版20190112362.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罗迦诺的乡村学案冀教版2019011236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罗迦诺的乡村学案冀教版20190112362.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3 罗迦诺的乡村课前热身 温故知新这篇文章写于 1937 年初,距卢沟桥事变不到半年,作者对逝去的那段宁静的留学生涯非常怀念,但怀念的聚焦点并不是游学时的大都市柏林,而是一个安安静静,远离战争的瑞士乡村,这种怀念对于当时处在纷乱,火药味浓重的大上海的作者来说,真是暂时闭上眼,躲开现实美美地做了个恬静的好梦。 学习目标 有的放矢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2体会作者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3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4体会文中乡 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指点迷津 授之以渔积累词语 朗读体悟 合作探究教学流程一 未雨绸缪1.预习(1)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 ( ),现代( )、( )、文学
2、翻译家(2)学生朗读课文,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煞是( ) 皮靴橐橐( ) 兼差( ) 报酬( ) 露水未晞( )二 课堂探究1.自主学习:(1)学生快速默读,对文章整体感知。(2)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介绍了罗迦诺的怎样独特的地理位置,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接下来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揭开了这异乡小村陌生的一角,这景物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山水”,而是乡村所特有的动物和植物织成的农村小景。请同学朗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罗迦诺乡村有“浓浓的故乡气味”?(至少答出两条)有了身在故乡的感觉,很自然地就流露出作者对罗迦诺乡村怎样的情感?2.合作探究: ( 1)罗迦诺乡村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怎样看
3、待 “特精省人”的“松缓”?(2)作者感情变化 3.成果展示2各小组展示合作探究的结果。4.质疑解疑5.画龙点睛作者通过对一个祥和、静谧、远离战争的瑞士罗迦诺乡村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平淡、和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在日益繁华忙碌的今天,人就象个符号,一天天变得物质化、功利化、平面化。走进罗迦诺的乡村,你会觉得人应该有诗意的灵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让我们试试在黎明时候起身,去迎接晨露沾衣的自然淳朴,去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自得,在自然的法则中,让每件事物和我们自己各得其所,就象宇宙自然一样,有自己的轨道,然后美好的闲暇也不防审视一下自己,在看似懒惰的些许日子里,给生
4、命留下更多的余地,像蒙娜丽莎那样静静地微笑,享受心灵宁静的呼吸。6.平行训练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干戈( ) 露水未晞( ) 惊愕( ) 动辄( ) 骤然( ) 一 瞥( ) 橐橐( ) 一 畦( ) 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那么他便瞪着惊愕的大眼望着你,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说“我是特精省 人”(惊愕:吃惊而发愣)B不只是气候和北平夏季的乡间很相似,就是几种违阔许久的生物,也在这里重逢了(违阔:辽阔)C但当我行装甫卸,在当地邮局办了一番交涉后,走出来,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甫:刚刚)D穿着制服,戴着制帽,皮靴橐橐,我从来没有看见他这样严肃整齐过(橐橐:象声词,这里指皮
5、鞋触地时发出的声音)3下面各句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惹人注意的,房屋在山北都是灰色,忽然变为耀目的粉白色,但白色里处处透露着衰老腐旧,反不 及北方的灰色那样新鲜 B湖山寂静,它一动也不动,你可以轻轻地在它身旁赏玩许久不提防有一个大的蝗虫跳出,它也飞箭般跟着窜人草的深处C后来我才知道,那邮局里的局长,邮务员,信差,是三位一体的,这集中的“一体”,正是那女孩儿的哥哥D在大都市住久了的人,会一天比一天地变得小家子气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1)有时清早起来, 露水未晞,草地上常有大的壁虎,身长逾尺,绿得透亮,像是碧玉一般 ( ) (2)车到了,他也不慌;下车的人下完了,他也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一 单元 罗迦诺 乡村 学案冀教版 20190112362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