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含最新预测题课件20190111336.pptx
《安徽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含最新预测题课件2019011133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2019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含最新预测题课件20190111336.pptx(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1.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易失分点 权力与权利。 (1)权力:一般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掌权、当权等中的“权”,应是指权力。 (2)权利:一指权势与获利;二是法律用语,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它是与义务相对应的,如选举权、发言权等。,2.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内容?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定条件、内容、地位。,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5.政治权利和自由的
2、内容、作用。6.监督权的含义、内容、法律依据、法律要求、作用。,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7.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及意义。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2)内容(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8.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侵犯人身自由的行为有哪些? (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侵权行为:非法拘禁和以其他
3、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等等。,易失分点 只要是国家机关,就有权限制公民人身自由。这种说法错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9.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及其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有哪些? (1)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2)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
4、3)侵权行为: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等。,易失分点 人格尊严权有哪些?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1.名誉权 (1)含义 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内容 名誉利益支配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良好社会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 名誉维护权: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3)侵权行为 侮辱行为:公然谩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 诽谤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 2.荣誉权 (1)含义
5、 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2)内容 荣誉保持权:民事主体对获得的荣誉保持归己享有的权利。 精神利益支配权:荣誉权人对其获得荣誉中精神利益的自主支配权。 物质利益获得权:权利人对附随于荣誉的物质利益所享有的法定取得权。 (3)侵权行为 非法剥夺他人荣誉;非法侵占他人荣誉;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侵害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等等。,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3.肖像权 (1)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 (2)内容 肖像制作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等。 肖像使用权:公民
6、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获酬权:公民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有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3)侵权行为 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肖像;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等。,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4.姓名权 (1)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2)内容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 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3)侵权行为 干涉他
7、人行使姓名权: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名字。 盗用他人姓名: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擅自以他人的名义实施某种活动,以抬高自己的身份或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冒用他人姓名:使用他人的姓名,冒充他人进行活动,以达到某种目的。,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5.隐私权 (1)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2)内容 个人生活安宁权:公民住宅不受侵犯,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
8、查。 个人信息保密权: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 个人通讯秘密权: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 个人对隐私利用权: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利于社会的活动。 (3)侵权行为 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他人住宅;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他人的私人信息;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他人信件、传真、电子邮件;等等。,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10.公民住宅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重要性是什么?侵犯公民住宅的行为有哪些? (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2)
9、重要性: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 (3)侵权行为:非法搜查、侵入或者非法监听、监视公民的住宅。 11.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法律依据: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2.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财产权。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
10、生存的基础。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3)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4)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5)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1、 13.教育的作用是什么?我国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采取了哪些措施? (1)作用: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2)措施: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易失分点 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和受教育权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1.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基本权利? (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
12、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 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同时,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2.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非诉讼 (1)协商 参与人:当事人 范围: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权益争议是通过协商解决的。 特点:快速、简便。,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2)调解 参与人:当事人、
13、调解人 内容: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类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3)仲裁 参与人:当事人、仲裁庭 内容: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特点:仲裁程序较为灵活; 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 仲裁裁决可以在缔约的国家和地区得到承认和执行。,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考点帮,诉讼 参与人:当事人及代理
14、人、人民法院 意义:公民可以通过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运用: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或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考点帮,1.公民有哪些基本义务?2.遵守宪法和法律。 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15、,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考点帮,要求: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3.维护国家利益。,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考点帮,4.依法服兵役。,易失分点 我国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现役的称为现役军人;经过登记,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服预备役或者以其他形式服预备役的,称预
16、备役人员。,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考点帮,5.依法纳税。 (1)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未履行这一义务的表现及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易失分点 1.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都是犯罪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但不一定是犯罪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未成年人不需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的税收取之
17、于民、用之于民。未成年人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履行应尽的义务;相反,如果违反税法不缴税,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考点帮,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3)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易失分点 如何认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基本义务,依法履行义
18、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考点帮,2.权利义务相统一的表现和要求。 (1)表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求: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3.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概念: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特点:具有强制性。 对公民的基本要求: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违反的行为:法律的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2019 年中 道德 法治 复习 第二 单元 理解 权利义务 最新 预测 课件 20190111336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68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