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01文言文阅读课件2019011816.pptx
《云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01文言文阅读课件201901181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01文言文阅读课件2019011816.pptx(3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PART ONE,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马说,曹刿论战,【考情总结】,(1)考查形式。省卷、曲靖卷考查课内文言文单篇阅读,昆明卷考查课内外对比阅读。 (2)考查特点。省卷近三年均为4题12分。涉及实词理解、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昆明卷近三年均为5题12分,涉及实词理解、虚词、句子翻译、比较异同等;曲靖卷自2015年均为5题12分,涉及实词理解、虚词、句子翻译、文意理解等。 (3)篇目分布。近5年来,云南省卷的文言文阅读先后考查了岳阳楼记(2018)、陋室铭(2017)、邹忌讽齐王纳谏(2016)、鱼我所欲也(2015)、出师表(2014)。马说爱莲说曹刿论战尚未考查过,20
2、11版课标新增篇目富贵不能淫北冥有鱼等近10年均未考查。 (4)考查走势。考查2018年17题出现了“比较异同”的考查,这也许是未来中考的一个信号,即:课内文言文对比、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昆明卷近几年一直考查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使用省卷和曲靖卷的考生,也应对文言文比较阅读进行适当的训练,以便应对未来可能的变化。,第1讲 解释实词、翻译句子、鉴赏语言、内容主旨,真题体验,2018云南改编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
3、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
4、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答案】(1)同“俱”,全、皆 (2)荣耀,【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第(1)题中“具”是通假字,解释的时候,先要明确通哪个字,再理解其意思。第(2)题“宠辱偕忘”的“宠”是古今异义词,“荣耀”的意思。,【答案】 (1)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香气浓郁,茂盛青翠。,【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翻译。解答要
5、准确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把每个词语都翻译出来,然后结合句式特点连缀成完整的句子。对第(1)句的翻译,要注意“览”(观看)、“得无”(表推测)的意思。第(2)句的翻译,要注意“汀”(小洲)、“郁郁(形容草木茂盛)”的意思。,【答案】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浩渺、湖水波澜壮阔的宏伟气势。,【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分析题干可知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分析,然后细读这句话,“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吞”是拟人手法,同时,一衔一吞,一远山,一长江,从空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答案】示例:两个“乐”,都体现了作者心系天下,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的思想。
6、二者的不同在于欧阳修的“乐”,还包含有山水之乐、宴酣之乐。,【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解答此题,分析题干可知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表达了作者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体现作者的与民同乐。但二者都是借景抒情,都心系百姓,表达对百姓的关心。,考点1 解释文言实词,【真题定位】 云南2018.14、2017.14、2016.14,技法精讲,【常见题型】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答题思路】1.联想推断法(
7、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中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2.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3.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4.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排比
8、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5.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考点2 翻译句子,【真题定位】云南2018.15、2017.15、2016.14,技法精讲,【常见题型】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答题思路】1.文言文翻译句
9、子的原则信准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达通畅,语意流畅,没有语病。雅有文采,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文笔优美。,2.文言文翻译句子的方法及示例,见下表,(续表),考点3 鉴赏语言,【真题定位】 云南2018.1,技法精讲,【常见题型】1.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做简要赏析。2.赏析画线的句子。(从描写方法的角度)3.选文中的(句)有什么作用?,角度一 分析句子的修辞方法,【答题思路】中考对语言赏析类试题的提示,可以归纳为:看语言表达,看内容情感,看写作方法等,且都必须说明表达效果(或“表达作用”)。1.从语言表达上看句子:考查句子的语言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看,即是否运用修辞,有无特殊句式,精
10、妙词语运用等。2.从内容情感上看句子: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从写作方法上看句子:这里所谈的写作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看句子选用的表达方式,看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看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等。在中考赏析类试题中,有些题干中明确规定了赏析的角度,有些没有规定但提示了赏析的角度,当然也有一部分试题既不规定赏析角度,也不提示赏析角度。所以,在赏析句子时,我们首先要看清题意,明确赏析的要求,落实好赏析的角度。其次,赏析句子时,还要尽可能角度多样,做到赏析充分。这角度,其实就是得分点。,【真题定位】云南20
11、17.17,技法精讲,【常见题型】1.本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析选文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角度二 鉴赏语言特点,【答题思路】赏析语言特点在文言文中较为少见,这种题一般针对骈体文或议论文,赏析角度一般有以下四个:1.用词炼字:抓住文中用词的凝练特点,结合具体字词进行分析;抓住用词的特点进行分析,如善用叠词等。2.语言句式:可以从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多用四字句等方面进行思考,常见术语有多用四字句、句式整齐、善用整句、整散结合、朗朗上口、节奏性强、多用短句、长短结合、有韵律美等。 3.语言风格:常见的术语有清新自然、含蓄蕴藉、朴实无华、辞藻华丽、雄辩有力、幽默讽刺等。4.修辞
12、特点: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比兴、互文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一般来说,鉴赏语言特点时需要综合以上角度中的两三个进行分析。,考点4 理解内容、概括主旨,【真题定位】云南2018.17、2016.15、2014.13、2014.14,技法精讲,【常见题型】1.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云南2016.15)2.先帝为何会对桓、灵之事叹息痛恨? (云南2014.13)3.先帝遗诏中曾说“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云南2014.14),角度一 内容理解,【答题思路】在解答内容理解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意。记叙类文章要明确“何时何地何人做
13、了何事,结果如何”;写景类文章要明白是什么景色,有什么特点。其次,要注意从文中筛选、提炼相关信息。根据题干的提示,寻找文章中涉及问题的词语和句子,然后思考这些句子的联系,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合理组织语言: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真题定位】 云南2017.16、2015.14,技法精讲,【常见题型】1.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有何用意?(云南2017.16)2.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云南2015.14),角度二 概括文章主旨,【答题思路】方法一:依靠积累,
14、牢记课文主旨,并能应对题型变化变通,了解主旨的不同考查形式。方法二:揣摩标题。有些文言文的标题往往点出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暗示文章的主旨,启迪思路。方法三:精读首尾段,把握文章主旨。首段或尾段往往是对选段精准的概括,读懂首段和尾段,我们也就把握住了文言文的主旨。,第2讲 虚词理解、迁移运用、分析写法、比较异同,真题体验,2017昆明改编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问题。 (14分)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15、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蔽,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注释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存:抚恤。耽:沉
16、溺。九重:深宫之内。存意:用心操劳国事。,【答案】 (1)使痛苦 (2)违背 (3)大腿 (4)喜欢,特别爱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第(1)题,“苦”本是个形容词,这后面跟了宾语,所以“苦”变成了使动用法。第(3)题,“股”现代汉语一般解释为“屁股”,而在此处解释为“大腿”,和现代汉语不同。第(4)题,“嗜”解释为“喜欢,特别爱好”,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辨析。A项,介词,从/介词,比;B项,都是“因此”;C项,代词,他/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D项,结构助词
17、,的/动词,到。,【答案】示例:“苦其心志”,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一个人不能够吃苦,他的事业就算是有成就也只是昙花一现,必不能永恒,虽然说没有永远的成功与失败,但是若想要有一番成就的话,吃苦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的生活,比以前确实改善了好多,但是一个人的才能的形成,还是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如果没有付出,何来收获?在你付出的同时,其实就在“苦”着,现在优越的生活可能会使人更加懒惰,先甜后苦有悖于常理,所以我认为“苦其心志”仍然是人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解析】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忍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18、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运用了对比论证,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人处困境易激发斗志;后一句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国无忧患,易遭灭亡。这一段运用对比论证,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答案】同:都强调了治国需贤臣辅佐这一内因。甲文强调朝廷要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谏的贤士;乙文强调贤臣犹如君主的耳目,要用心操劳国事。异:甲文还强调外因也能导致亡国的观点,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
19、家就会灭亡。而乙文没有涉及外因。,【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比较。相同之处:甲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那么国家就会灭亡,乙文中“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意思是说皇帝也要依赖臣子当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来治理国家。这两篇文章都强调了贤臣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不同之处:甲文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意思是说“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国家同样会灭亡,强调外患对治理国家的作用,而乙文中则没有这方面内容。,【乙参考译文】贞观初年,太宗对侍臣说:“做国君应当遵循的法则,必须先抚恤百姓。若损害百姓利益,而奉养自身,就好像割掉大腿上的肉来充饥,肚子
20、饱了而人却死了。再者,也不敢放纵自己恣意享乐。我常想能伤身子的并不是身外的东西,而都是由于自身贪欲才酿成灾祸。如一味讲究吃喝,沉溺于音乐女色,欲望越多,损害也就越大,既妨碍政事,又扰害百姓。”贞观六年,太宗对身边的侍臣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朵和眼睛都被蒙蔽了,不知道为政的得失,也看不到自己的过错,所以才导致国家灭亡。我现在生活在深宫之中,天下的事情不能全都看见,所以我要布置你们做我的耳朵和眼睛。不要以为国家无事,天下太平,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考点5 虚词的用法,【真题定位】昆明2017.10、2016.10,曲靖2017.12、2016.12、2015.12,技法精讲,【常见题型】1.
2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昆明2017.10、2016.10)2.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曲靖2017.12、2016.12)3.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乃记之而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曲靖2015.12),【答题思路】文言虚词的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在解释时,应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来替代,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一共有20多处用到“而”这个虚词,我们可将其用法归纳为五种,就比较好记了:(1)表示并列关系,如“溪深而鱼肥”;(2)表示承接关系,如“日出而林霏开”;(3)表示修饰关
22、系,如“杂然而前陈者”;(4)表示递进关系,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5)表示转折关系,如“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考点6 迁移运用,【真题定位】云南2016.16、2015.15,昆明2016.12,技法精讲,【常见题型】1.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云南2016.16) 2.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昆明2016.12) 3.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云南2015.15),【答题思路】1.认真阅读文章或链接材料,正确、深入理解文本材
23、料意旨,找到感悟、启示、认识的生发点。2.仔细回顾自己相似的生活经历或社会现象,找到联系点。3.谈感受、启发、认识要紧扣文本或链接材料的主旨或中心,不能空洞论述。4.联系生活实际,内容要具体,表述要通畅明白。5.观点、看法不能偏颇过激,甚至错误。,考点7 分析手法,【真题定位】云南2015.14,曲靖2016.14B,昆明2017.1,技法精讲,【常见题型】1.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云南2015.14,隐性考查“托物言志”)2.填空题、选择题。,【答题思路】文言文写作手法是难度较大的题型之一。文言文中的写作手法,与现代文基本相同,两者可互为补充。 解答文言文写作手法题的
24、基本方法:首先要精读文本,这是答题之源,否则答案就是空中楼阁。其次,要熟悉文言文的各种表现手法以及它们的表达效果,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第三,要认真组织语言,做到文从字顺。涉及写作手法的内容主要有: 1.分析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平时注意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答题时只要联系具体的语句作答就行了。 2.掌握常用的表达方式。了解表达方式的特点及作用,如描写、叙述、抒情、议论、说明等,当然也要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回答。,3.明确表现手法。常见的手法如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2019 年中 语文 复习 第一 部分 古诗文 阅读 专题 01 文言文 课件 2019011816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