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三单元压强浮力功和能第8讲压强课件20190115360.pptx
《中考物理第三单元压强浮力功和能第8讲压强课件20190115360.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第三单元压强浮力功和能第8讲压强课件20190115360.pptx(3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压强 浮力 功和能,第8讲 压强,2013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统计与命题解读,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1压强 1.压力与重力,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2.影响压力作用的因素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的因素: (1)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2)实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 3.压强: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3)单位: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单位Pa的感性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
2、压强约为0.5 Pa。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 Pa。,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4.固体压强的计算 (1)应用公式 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有时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受力”二字,物体表面到底有多大面积受到压力作用,而不能取任意的一个面积代入)。 (2)特例:对于自由静止在桌面上的直柱体,(V=Sh,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可用p=gh计算。 (3)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到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5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2液体压强 1.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工具:压强计;原理: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的高度差也就越大。 (3)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 2.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3.压强公式:p=gh 4.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
4、,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3)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3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作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一般用p0表示。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小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4.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1)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力平衡
5、,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理想模型法) (2)标准大气压p0=1.01105 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说明: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或进入空气,则测量结果偏小。 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未离开水银面),管子粗或细,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5.影响大气压变化的因素 (1)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6、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2)测量工具:气压计。 (3)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4)沸点与压强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应用: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5)体积与压强的关系: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大,气体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应用: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1压强概念理解和计算 作为反映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强的考查常常是根据定义式计算、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
7、法和具体措施。 例1如图所示,用食指和大拇指轻轻夹着三角板,两个手指感受不同。以下是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四个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两个手指感受为什么不相同呢? B.两个手指感受与哪些因素有关? C.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有什么关系? D.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两个手指感受为什么不相同呢?即使没有经过物理学习的人,根据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也能提出的问题,属于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可探究的价值,选项A不符合题意;两个手指感受与哪些因素有关?是指压强,“压强”是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后提出的概念,因此这个问题不合理,选项B不符合题意;压
8、力作用效果与压力有什么关系,此时的压力是相同的,不能探究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有什么关系,因此这个问题不合理,选项C不符合题意;食指和拇指受到的压力相同,食指的受力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感到疼;拇指的受力面积大,受到的压强小,疼痛感觉小。因此可以探究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提问是对生活现象的质疑中提炼出科学问题,更具探究性、可操作性,故选项D正确。 答案:D,考法1,考法2,考法3,方法点拨此类问题是考查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首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两个手指感受不同反映了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
9、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由此考虑探究。,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2液体压强特点 静止液体压强公式p=gh说明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命题角度以常规的计算、分析为主。 例2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容器上端与大气相通,隔板与容器的接触部分密合,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下图中符合事实的是( ),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A图中隔板左右两侧都是水,且液面相平,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两边压强相等,橡皮膜不应有凹陷,故A错误;B图中隔板左右两侧都是水,且右边的液面高于左边,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可知,右边压强大于左边,橡皮膜应向左凹陷,故B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第三 单元 压强 浮力 课件 20190115360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