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5329.ppt
《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5329.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1送东阳马生序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5329.ppt(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 送东阳马生序 情景导入 顺境和逆境,到底哪一种环境更容易出人才,这个问题,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学习条件不好,是不是就一定不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就呢?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宋濂,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解答了这一问题,今天,我们就通过课文送东阳马生序来看看他的学习历程和他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课时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内容。(重点) 2.体会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理解文章主题。(重点与难点) 3.学习古人 “ 勤且艰 ” 的好学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求学态度,培养正确的苦乐观。 作者档案 宋濂 (1310 1381),字景濂, 浦江 (在今浙江义乌县西北 )人。元末明初文学家。 学
2、识渊博,工散文,文字简练朴素,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很受朱元璋器重,为明代“开国文臣之首”。 文题解说 本文写于洪武十一年( 1378)。这一年,辞官归里的宋濂又从家乡到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当时是国都)朝见朱元璋。他的同乡晚辈马君则来拜见他,他便写了这篇“赠序”送给东阳马生。 写作背景 明洪武十一年( 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生难字词 嗜学( sh) 砚冰坚( yn) 弗之怠(
3、di) 逾约( y) 叱咄( ch du) 俟( s) 负箧( qi) 曳( y)屣( x) 皲裂( jn) 烨然( y) 耄老( mo) 廪稍( ln) 撰写( zhun) 贽( zh) 媵人( yng) 缊袍( yn) 容臭( xi)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文章可 分 为几 部分 ?请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求学时期不辞劳苦,不计客观条件,刻苦勤奋,专心读书; 第二部分是指出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批评那些不勤奋读书的人。 第三 部分扣紧赠序文体,说明写作意图。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困难:无书
4、、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依靠精神的力量 以中有足乐者。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 点拨: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这个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天大寒,砚冰坚”是说天气大寒已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砚上结有坚冰,书写极困难,“手指不可屈伸”是换一个角度写执笔抄录之艰辛。即使如此,作者仍不敢懈怠。天寒地冻,尚且不肯放松,其余时日当可推想而知。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细节来表明自己学习条件的艰苦,并以此来突出自己当年学习的勤奋刻苦。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11 东阳 马生序 课件 新人 20190125329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