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5区域可持续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提升训练 25 区域可持续发展下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第 12 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 )A.c B.d C.e D.f答案 1.D 2.C解析 d、g 均为山地、丘陵地带,降水多,以林地为主;a、b 均为绿洲;c 为典型草原;f 为林草过渡地带;e 处冰川广布,水源充足,为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下
2、列材料是 20 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完成第 34 题。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20 世纪90 年代强沙尘暴次数(次)5 8 13 14 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 560 2 100 2 46023.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的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4.针对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扩大
3、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答案 3.D 4.C解析 第 3 题,我国的土地沙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加上人口激增,人类活动不当如过度樵采、放牧、开垦等,以及对土地、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导致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从而加快了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D 项正确。而我国气候没有变干的趋势,A 项错误。我国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没出现沙化地区,B 项错误。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丰
4、富,毁林现象严重主要导致水土流失,与沙化关系不大,C 项错误。第 4 题,沙尘暴和土地沙化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开采地下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剧土地沙化程度,A 项错误;在干旱地区扩大牧场,会导致过度放牧,草场生物和土壤结构破坏,加剧土地沙化程度,B 项错误;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实行农、林、牧相结合,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此措施有效,C 项正确;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会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此措施不能实现,D 项错误。读长江荆江河段及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完成第 57 题。5.关于荆江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泥沙沉积形成了南五
5、洲 B.溯源侵蚀使得河道弯曲C.荆江分洪区汛期大量蓄水 D.人民大垸不受洪水威胁6.“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湖泊的调节功能较弱B.地下水水位过高,补给河流C.泥沙淤积使得河床增高D.流速过快,河岸侵蚀严重7.关于分、蓄洪区土地利用的叙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3A.为应对特大洪水而禁止开发B.发展湿地生态经济及旅游C.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D.开挖成湖,增强调节功能答案 5.A 6.C 7.B解析 第 5 题,南五洲位于荆江中心,属江心洲,由泥沙淤积而成。第 6 题,荆江段河道弯曲,水流较缓,河床被上游带来的泥沙抬高,而且上游有川江(宜宾至宜昌)大量江水汇入,使得“万里长
6、江,险在荆江”。第 7 题,分、蓄洪区土地利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应注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A 项禁止开发忽略了经济效益,不利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 项没有考虑生态效益,且对分、蓄洪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D 项工程量过大,不易实施;B 项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最好。红碱淖属高原性淡水湖,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但近年来该地湖区萎缩、水质污染严重,珍稀鸟类生存状况堪忧。读图,完成第 89 题。8.近年来红碱淖水位大大下降,主要人为原因包括(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水库截留水源 太阳活动频繁 矿区大量引水 矿区采煤渗漏 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A. B.C. D.9.协调该区域经济发
7、展与生态的关系,主要方向是( )节能减排,加强区域合作,防治红碱淖水污染 开发水电,禁止使用煤炭 节约用水,适度开发 迁出人口,减轻环境压力A. B. C. D.答案 8.C 9.B解析 第 8 题,属于自然因素,故排除,黄河全流域调配水资源与红碱淖无关,故错误,水库截留水源、矿区大量引水、矿区采煤渗漏均会导致该湖泊的水位下降。第 9 题,该区域水污染严重,应该节能减排,加强区域合作,防治水污染,正确;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应该对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错误;该区域工农业用水量大,水资源存在浪费现象,故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节约用水,适度开发,正确;外迁人口的做法不太现实,错误。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区域 可持续发展 提升 训练 2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