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夏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甘肃省夏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夏河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甘肃省夏河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F2的 3:1 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 F1的基因型C. 孟德尔遗传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 按照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AaBbCc 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 27 种【答案】C【解析】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是 F2中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的条件之一,A 正确;测交方法可以用于检测 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于检测 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B 正确;孟德尔遗传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
2、程中,C 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 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 33=27 种,子代表现型有 23=8 种,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测交实验的作用是验证子一代的基因型及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能够利用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3:1 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2.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 P/p 和 Q/q 控制,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假设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其他的基因组合则为白色。依据下列杂交结果,P(紫花白花)F 1(3/8 紫花、5/8 白花),推测亲代的基因型是 ( )A. PPQqppqq B. PPqqPpqq
3、C. PpQqppqq D. PpQqPpqq【答案】D【解析】由题干分析可知每一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的颜色为紫色,即紫花的基因型是 P-Q-,其余基因型都是白花根据杂交实验 P:紫色花(P -Q-)白色花F 1:3/8 紫色花(P -Q-) ,5/8 白色花,因为紫花的比例是 3/8,而 3/8 可以分解为 3/41/2,也就是说两对基因一对是杂合子测交,另一对是杂合子自交因此可得 Pppp(1/2) ,QqQq(3/4)或者是 PpPp(3/4) ,Qqqq(1/2) ,即双亲的基因型是 PpQqPpqq 或2ppQqPpQq,故选 D。【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
4、用3.原本无色的物质在酶、酶和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黑色素,即:无色物质X物质Y 物质黑色素。已知编码酶 I、酶和酶的基因分别为 A、B、C,则基因型为 AaBbCc 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 )A. 1/64 B. 3/64 C. 27/64 D. 9/6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 A_B_C_,AaAa3/4A_,BbBb3/4 B_,CcCc3/4C_,则产生 A_ B_C_的概率是 3/43/43/4=27/64。考点:本题考查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用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4.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
5、,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 DDSSDDSs B. DdSsDdSs C. DdSsDDSs D. DdSSDDSs【答案】C【解析】据图形分析可知,DD:Dd=(1+1+2):(1+1+2)=1:1,推测亲本一对基因的杂交组合为DdDD;同理图中 SS:Ss:ss=(1+1):(2+2):(1+1)=1:2:1,可以推测亲本该对基因的杂交组合为 SsSs,所以双亲的基因型为 DdSsDDSs【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据图形分析可知,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6、后代中DD:Dd=1:1,SS:Ss:ss=1:2:1,根据比例推测亲本的基因型5.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 42 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3色单体、染色体和 DNA 分子数依次是( )A. 42、84、84 B. 84、42、84C. 84、42、42 D. 42、42、84【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结 构/时 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 分子数间期 2n 04n 2n4n前、中期 2n 4n 4n后期 2n 4n 4n减末期 2nn 4n2n 4n2n前、中期 n 2n 2n后期 n2n 2n0 2n减数分裂
7、减末期 2nn 0 2nn【详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以后形成的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即一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两个 DNA 分子。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仍然为 42 条,但是染色单体和 DNA 分子都是 84 个,故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及其过程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规律,进而根据题干要求得出正确的答案。6.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部分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 B. 丁细胞中和可能均为性染色体C. 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D. 戊细胞可能是第二极体,也可能是卵细胞4【
8、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为正常体细胞;丙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图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戊图为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详解】图示甲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临时加倍,共有 4 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由于性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已分离,所以丁细胞中和不可能均为性染色体,B 错误;丙细胞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是初级精母细胞,C 正确;由 C 的分析可知,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其经过减数分裂只
9、能形成精细胞,故戊细胞只能是精细胞,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7.图是某同学构建的基因表达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表示基因,其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B. 图中表示转录,该过程是以基因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的C. 图中表示翻译,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D. 图中表示 tRNA,一个 tRNA 能携带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答案】A【解析】图中表示基因,其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A 项正确;图中表示转录,该5过程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B 项错误;图中表示翻译,该过程发
10、生在核糖体中,C 项错误;图中表示 tRNA,一个 tRNA 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D 项错误。8.个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 DNA 上有 m 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 n 个,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B. 噬菌体 DNA 含有(2m+n)个氢键C. 该噬菌体繁殖四次,子代中只有 14 个含有 31PD. 噬菌体 DNA 第四次复制共需要 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
11、识记 DNA 分子复制的过程,掌握其半保留复制特点,能运用其中的延伸规律答题。【详解】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其 DNA 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 ATP 等,正确;B、胞嘧啶有 n 个,DNA 上有 m 个碱基对,则腺嘌呤为 m-n,腺嘌呤和胸腺嘧啶之间两个氢键,胞嘧啶和鸟嘌呤之间三个氢键,则氢键为 3n+2(m-n)=(2m+n)个,正确;C、根据题意分析可以知道:噬菌体增殖所需原料由细菌提供,模板由噬菌体 DNA 提供,所以 16 个子代噬菌体都含有 31P,错误;D、含有 m-n 个腺嘌呤的 DNA 分子第 4 次复制需要腺
12、嘌呤脱氧核苷酸 23(m-n)=8(m-n)个,正确。故选 C。【点睛】DNA 分子复制的计算规律(1)已知 DNA 的复制次数,求子代 DNA 分子中含有亲代 DNA 单链的 DNA 分子数或所占的比例:一个双链 DNA 分子,复制 n 次,形成的子代 DNA 分子数为 2n个。根据 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 DNA 分子复制几次,子代 DNA 分子中含有亲代 DNA 单链的 DNA 分子数都只有两个。(2)已知 DNA 分子中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求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游离脱氧核苷酸数:设一个 DNA 分子中有某核苷酸 m 个,则该 DNA 复制 n 次,需要该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6
13、(2 n -1)m 个;设一个 DNA 分子中有某核苷酸 m 个,则该 DNA 完成第 n 次复制,需游离的该核苷酸数目为2n -1m 个。9.以下研究遗传物质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A. 通过分析核酸中磷酸的种类可以确定 DNA 或 RNAB. 用含有放射性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来培养细胞,不能用来研究转录过程C. 可以用同时被 35S 和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来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D. 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可研究 DNA 的半保留复制【答案】D【解析】组成 DNA 与 RNA 的磷酸都是一样的,因此通过分析核酸中磷酸的种类不能确定此核酸是DNA 还是 RN
14、A,A 错误; 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需要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四种核糖核苷酸中的一种,因此用含有放射性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培养液来培养细胞,可以用来研究转录过程,B 错误;用 32P 和 35S 分别标记两组 T2噬菌体,然后分别让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C错误;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可研究 DNA 的半保留复制,D 正确。10.图甲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表示生理过程。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甲可发生在酵母菌细胞核中B. 图乙中的过程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内不会发生C. 图
15、乙中的可表示图甲所示的部分过程D. 图乙中涉及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为【答案】A【解析】图甲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酵母菌为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核糖体7上,A 项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图乙中的DNA 复制会发生,B 项正确;图乙中的翻译可表示图甲所示的部分过程,C 项正确;图乙中均涉及碱基互补配对,D 项正确。11.关于核 DNA 复制与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胞分裂间期,DNA 的复制、转录可在同一场所进行B. 两过程中发生碱基配对差错均会引起性状的改变C.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DNA 只复制一次,基因可多次转录D. 一个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是固定不变的【答案】
16、B【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核 DNA 不能边转录边翻译,必须先转录成 RNA,从核孔出细胞核,在核糖体上完成翻译;在细胞分裂期,DNA 高度螺旋后,双链 DNA 分子不能解旋,影响基因的转录。【详解】A、DNA 复制是指以亲代 DNA 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场所是细胞核。转录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发生在间期,场所也是细胞核,因此 DNA 的复制、转录可在同一场所进行,正确;B、核 DNA 复制与转录过程中发生碱基配对差错均可能会引起性状的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或者突变位点位于非编码区域,都不会
17、影响性状改变,错误;C、DNA 复制是为了细胞分裂,细胞的一生中只进行一次即可;转录形成 RNA,参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而细胞需要的蛋白质分子很多,所以转录要进行多次,正确;D、不同基因转录的模板链可能不同,但对于特定的某一基因而言,该基因存在于一条链上,其模板链固定不变,正确。故选 B。【点睛】复制是一条 DNA 双链解旋以自身为模板复制为 2 条 DNA 双链;转录是一条 DNA 双链解旋以自身为模板转录成一条 RNA 单链就是信使 RNA;DNA 复制与转录还有其他方面的区别:首先是原料不同,分别是 dNTP 和 NTP ;酶不同,分别是 TOP 异构酶、DNA 聚合酶等,RNA 聚合酶
18、;模板不同,分别是 DNA 的两条链和 DNA 的一条链;生成物不同,分别是 DNA 和 RAN 。别的还有调控方式,参与的因子等不同。12.核糖体 RNA(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8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翻译时 rRNA 催化肽键连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rRNA 的合成裔要 DNA 做模板B. rRNA 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C. rRNA 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D. 翻译时,rRNA 的碱基与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从题干中获取信息进行解答问题的能力。核糖 R
19、NA 形成、功能在题干都有明确的表达,依此分析解答即可。【详解】核糖体 RNA( rRNA)在核仁中以 DNA 为模板通过转录形成形成核糖体,A 项、B 项正确。翻译时 rRNA 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能,催化肽键的连接,C 正确。翻译时,mRNA 的密码子与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 项错误。【点睛】试题解答的依据或者试题答案无非是来自于教材或题干信息,所以要回扣教材或题干,这是解题的思路。1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 21 号染色体有 3 条,可以称为三倍体B.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型C. 染色体上 DN
20、A 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都属于基因突变D.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产生的生物变异厲于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21 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 21 号染色体有 3 条,只能称为 21 三体,三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 3 个染色体组的个体,A 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染色体变异可以改变基因的数目,使其增加或减少,B 正确;染色体上只有基因上的 DNA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才属于基因突变,C 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产生的生物变异属于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产生的生物变异属于易位,D 错误故选:B14.下列有
21、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9A. 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B. 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加倍D. 若低温处理根尖时间过短,可能难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详解:该实验的原理是低温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A
22、 错误;制作临时装片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 错误;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处于间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只有少部分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C 错误;低温诱导根尖时间过短,不能很好地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所以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D 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选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结果等,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5.下图为某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情况。下列各种变异不可能是该对染色体发生的是A. 缺失
23、B. 重复 C. 倒位 D. 易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要求考生明确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能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分析几种结构变异对应的联会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变化,进而得出正确的判断;此题难度较大,对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理解要透彻。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若发生染色体缺失,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正常染色体多出的一段就会形成隆起的“环”,10A 不符合题意;若发生染色体重复,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异常染色体多出的一段就会形成隆起的“环”,B 不符合题意;若发生染色体单向易位,则减数第一次分
24、裂前期联会时,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异常染色体多出的一段就会形成隆起的“环”,D 不符合题意;若发生染色体倒位,则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异常染色体就会形成“倒位环”,C 符合题意。16.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顶芽形成幼苗乙,待乙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幼苗甲是二倍体并且是可育的B. 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 14 个四分体C. 植株丙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 28 或 56 条染色体D. 形成乙的过程虽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乙属于新物种【答案】A【解析】幼苗甲是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夏河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上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