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相互作用第4讲力的合成与分课件20190213333.pptx
《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相互作用第4讲力的合成与分课件2019021333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浙鸭12020版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相互作用第4讲力的合成与分课件20190213333.pptx(3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4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2-,-3-,考点一,考点二,实验,力的合成 核心知识整合 一、合力与分力 1.定义: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 。 2.关系:合力与分力是 关系。,分力,等效替代,-4-,考点一,考点二,实验,二、力的合成 1.定义:求几个力的 的过程。 2.运算法则: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_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 为合矢量。,合力
2、,对角线,有向线段,-5-,考点一,考点二,实验,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一 二力合成 【例1】 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F1=8 N,方向水平向左;F2=16 N,方向水平向右。当F2从16 N逐渐减小至0时,二力的合力大小变化是 (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解析,-6-,考点一,考点二,实验,【例2】 两个大小不变、夹角变化,两力的合力的大小F与角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0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0F14 N B.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2 NF10 N C.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6 N和8
3、N D.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2 N和8 N,答案,解析,-7-,考点一,考点二,实验,方法技巧(1)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8-,考点一,考点二,实验,【例3】 水平横梁的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光滑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m/s2)( ),答案,解析,-9-,考点一,考点二,实验,规律总结共点力合成的方法有作图法和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
4、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10-,考点一,考点二,实验,命题点二 多个力的合成 【例4】 (2018浙江诸暨中学期中)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12 N和8 N,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不可能为( ) A.4 N B.30 N C.20 N D.8 N,答案,解析,-11-,考点一,考点二,实验,方法技巧三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 三个力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max=F1+F2+F3。 以这三个力的大小为边,如果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其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即Fmin=0;如果不能组成封闭的三角形,则合力的最小值的大小等于最大的一个
5、力与另外两个力之差的绝对值,即Fmin=|F1-F2-F3|(F1为三个力中最大的力)。,-12-,考点一,考点二,实验,【例5】 一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两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 N,现将水平面内三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 N、2 N、3 N。下列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2 N B.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4 N C.物体可能仍保持静止 D.物体一定被拉动 思路点拨三个水平力的大小确定,不确定方向,可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三个力的合力范围,根据合力范围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确定物体可能受到的摩擦力。,答案,解析,-13-
6、,考点一,考点二,实验,【例6】 如图所示,在同一平面内,大小分别为1 N、2 N、3 N、4 N、5 N、6 N的六个力共同作用于一点,其合力大小为 ( )A.0 B.1 N C.2 N D.3 N,答案,解析,-14-,考点一,考点二,实验,力的分解 核心知识整合 一、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力的 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遵循的原则: (1) 定则。 (2) 定则。 二、力分解的依据 1.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 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2.在实际问题中,要依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分力,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无数,-15-,考点一,考
7、点二,实验,关键能力提升 命题点 力的分解 【例7】 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当汽车前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F,下图中弹力F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 ),答案,解析,-16-,考点一,考点二,实验,方法规律力的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合成法都是常见的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物体只受三个力的情形下,力的效果分解法、合成法解题较为简单,在三角形中找几何关系,利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形相似求解;而物体受三个以上力的情况多用正交分解法,但也要视题目具体情况而定。,-17-,考点一,考点二,实验,【例8】 (多选)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倾角为
8、的斜面上,物块受到的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和垂直斜面向下的两个分力F1、F2。现减小斜面的倾角,则( ) A.F1变小 B.F1变大 C.F2变小 D.F2变大,AD,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重力分解,如图所示。故F1=Gsin ,F2=Gcos ,当减小时,F1减小,F2增加,AD正确。,-18-,考点一,考点二,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核心知识整合 1.实验装置图2.实验目的 (1)探究合力与两个分力之间的关系。 (2)能用作图法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19-,考点一,考点二,实验,3.实验原理 分别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两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结点拉伸到同一点O,
9、记下力F的方向和大小、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和F2的方向和大小,作出力F、F1、F2的图示,然后寻找F与F1、F2的关系。 4.实验器材 木板、白纸、图钉若干、两根细绳、橡皮条、弹簧测力计2个、刻度尺等。,-20-,考点一,考点二,实验,5.实验步骤 (1)把木板平放在桌面上,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B拴上两根细绳套。 (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实验原理图所示。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浙鸭 12020 高考 物理 复习 第三 相互作用 合成 课件 20190213333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