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57.doc
《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5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13市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按考点分项汇编议论文阅读含解析20190220157.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议论文阅读济宁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刘根生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 ,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 。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 50 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 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 ,100 岁还不肯“逸我以老” ,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
2、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 。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 。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
3、了行动的力量。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 30 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
4、。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2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选自人民日报20170418,有删改)(1)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指出第段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考点】BC:议论文阅读综合【分析】文章由普通运动员和顶尖运动员喜欢训练的动作不同,这一现象,
5、引出了论点“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 ,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接着从“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 ”、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 ”、 “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 ”,从正面论证了论点段从反面论证了论点,最后作者指出人要有伟大的目标,进一步深化主旨【解答】 (1)本题考查的是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 ,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2)本题考查了文章的论证思路,解答此类题型,需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清楚层次结构,然后概括层次内容,最后用标志词组织语言
6、即可解答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用航天员精炼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 (3)本题考查的是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要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为论点服务的作用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证明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成果,形象说明模仿自己,机械重复这一现象,进而有力的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答案:(1)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 ,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2)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用航天员精炼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
7、 3(3)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证明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成果,形象说明模仿自己,机械重复这一现象,进而有力的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
8、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之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 ) ,读诗使人(
9、)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 ,伦理学使人( )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7.选文中括号内有四处空出来的词语,依次填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庄重 深刻 灵秀 明智。B明智 灵秀 深刻 庄重。C明智 庄重 灵秀 深刻。D庄重 明智 深刻
10、 灵秀。【答案】B4【解析】此题内容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名著导读培根随笔中的一篇重要文章论读书 ,也是自读课文,考查读书的几个作用:使人明智、灵秀、深刻、庄重。根据语境和人生经验,可知历史给人以智慧,诗歌给人以灵气,科学给人以严谨和深刻,伦理让人懂得做人要庄重,所以可依次选出使用恰当的词语。 词语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同义或近义词既要注重实词,又要重视虚词,特别要注意意义虽不那么相近却较易混淆的“准同义词” 。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
11、(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8.对选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论点概括正确一项是( )A读各科的书籍,都能起到塑造人的性格的作用。B人的思维的缺陷,都能通过读书来弥补。C身体百病,都可以借助适当的运动加以根除。D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思维上的缺陷。【答案】D【解析】划线句 分两个层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为第一层,论: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13 2017 年中 语文试卷 考点 汇编 议论文 阅读 解析 20190220157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