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九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201902252115.doc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九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2019022521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篇题型九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201902252115.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题型九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2014全国卷,13)室温下,将 1 mol 的 CuSO45H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 H 1,将 1 mol 的 CuSO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 H 2;CuSO45H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 H 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H 2H 3 B.H 1H 3解析:由题给条件可知:CuSO 45H2O(s) Cu2+(aq)+S (aq)+5H2O(l) 24H 10,CuSO 4(s) Cu2+(aq)+S (aq) H 20,选 B。2.
2、(2013全国卷,12)在 1 200 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H2S(g)+ O2(g) SO2(g)+H2O(g) H 1322H2S(g)+SO2(g) S2(g)+2H2O(g) H 232H2S(g)+ O2(g) S(g)+H2O(g) H 3122S(g) S2(g) H 4则 H 4的正确表达式为( A )A.H 4= (H 1+H 2-3H 3)23B.H 4= (3H 3-H 1-H 2)23C.H 4= (H 1+H 2-3H 3)32D.H 4= (H 1-H 2-3H 3)32解析:按题干顺序给 4 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根据盖斯定律,= + -2,23 2
3、3即 H 4= (H 1+H 2-3H 3)。233.(2017江苏卷,8)通过以下反应可获得新型能源二甲醚(CH 3OC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C(s)+H 2O(g) CO(g)+H2(g)H 1=a kJmol-1CO(g)+H 2O(g) CO2(g)+H2(g)H 2=b kJmol-1CO 2(g)+3H2(g) CH3OH(g)+H2O(g)H 3=c kJmol-12CH 3OH(g) CH3OCH3(g)+H2O(g)H 4=d kJmol-12A.反应、为反应提供原料气B.反应也是 CO2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之一C.反应 CH3OH(g) CH3OCH3(g)+ H
4、2O(l)的 H= kJmol-112 12D.反应 2CO(g)+4H2(g) CH3OCH3(g)+H2O(g)的 H=(2b+2c+d) kJmol -1解析:反应的产物为 CO 和 H2,反应的产物为 CO2和 H2,反应的原料为 CO2和 H2,A 项正确;反应将温室气体 CO2转化为燃料 CH3OH,B 项正确;反应中生成物 H2O 为气体,C 项中生成物 H2O 为液体,故 C 项中反应的焓变不等于 kJmol-1,C 项不正确;依据盖斯定律,由2+2+,可得所求反应的焓变,D 项正确。4.(2015北京卷,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
5、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CO 和 O 生成 CO2是吸热反应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C.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2D.状态状态表示 CO 与 O2反应的过程解析: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项错误;根据反应过程示意图可以看出 CO 中的碳氧键没有断裂,B 项错误;CO 2中含有极性共价键,C 项正确;状态状态表示 CO 和 O 形成 CO2的过程,D 项错误。1.此类题型全国卷和卷近五年一直没考,全国卷最近一次考查是 2014 年,考虑到地方卷经常考查这个考点以及命题周期性和求变的思想
6、不排除可能考查的概率。2.此类题型一直以盖斯定律焓变计算与大小判断为经典考查方式,不排除有新颖考查方式出现的可能性。3.综合近几年各地考查此类题型的方式,预测 2019 年有以图示加焓变计算为考查形式的概率。考向 1 反应热、焓变及活化能的正确理解(对应学生用书第 4041 页)1.几个基本概念(1)反应热与焓变: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测量反应热的仪器叫做量热计。焓变用 H 表示,单位一般采用 kJ/mol。H 为负值为放热反应;H 为正值为吸热反应。H=恒压反应热。(2)燃烧热:在 25 101 kPa 时,1 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叫
7、做该物质的燃烧热。(3)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3(4)活化能:活化分子比普通分子多出的那部分能量称作活化能。2.中和热测定实验(1)简易量热器构造(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选择精密温度计(精确到 0.1 ),并进行校对(本实验温度要求精确到 0.1 )。使用温度计要轻拿轻放。刚刚测量高温的温度计不可立即用水冲洗,以免破裂。测量溶液的温度应将温度计悬挂起来,使水银球处于溶液中间,不要靠在烧杯壁上或插到烧杯底部。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3)要想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为量热器的仪器装置,其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
8、因此可用保温杯来做。如果按教材中的方法做,一定要使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这样可以减少热量损失。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的配制须准确,且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须稍大于盐酸的浓度。为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所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宜小不宜大。温度计的水银球部分要完全浸没在溶液中,而且要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读数,以提高所测温度的精度。实验操作时动作要快,以尽量减少热量的散失。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重复实验 23 次,数据取平均值。3.化学反应吸放热原理(1)从总能量角度:因为能量(焓)是守恒的,所以若 H 反应物 H 生成物 ,则生成物能量减少,必然有能量释放到环境中,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若 H 反应物
9、 E 成键 ,则吸收能量释放能量,总体为吸收能量,此时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若 E 断键 成键释放能量,即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所以 C 正确;达到平衡时升温,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反应向吸热反应(即正反应)方向移动,H 2转化率增大,所以 D 错误。注意:催化剂通过改变活化能来“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反应能量变化(即 H),也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例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 H=-57.3 kJmol-1,则 H2SO4和 Ca(OH)2的反应热 H=2(-57.3)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
10、1,则反应 2CO2(g) 2CO(g)+O2(g)的 H=+2283.0 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甲烷的燃烧热就是 1 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精讲精析:-57.3 kJmol-1是 H+(aq)+OH-(aq) H2O(l)的反应热,H 2SO4和 Ca(OH)2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也会放热,所以反应热不等于 2(-57.3)kJmol-1,故 A 错误;据 B 项所给CO(g)的燃烧热知道 CO(g)+ O2(g) CO2(g) H=-283.0 kJmol-1,因此 2CO2(g)122CO(g)+O2(g)的反应热为 H=+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化学 二轮 复习 一篇 题型 化学反应 中的 能量 变化 教案 20190225211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