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潍坊市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5 题,共 50 分)1.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 ”由此可知军机处A. 分化了内阁的权力B. 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C. 大臣须由专人担任D. 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答案】A【解析】【详解】军机处的设立,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由材料中“掌军国
2、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立,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 A 正确。军机大臣只是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故 B 项错误。 由材料中“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人”可知,军机处无固定官员,具有临时性和较大的随意性,故 C 错误。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将皇帝的意旨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为皇帝提供建议”并非其主要职能,故 D 项错误。2.钱穆说:“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3、,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 ”下列符合钱穆观点的是A. 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B. 中国传统政治是宰相专制C.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D. 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制度【答案】C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观点皇室与政府是有区别的,即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故 C 项正确;A 项与题干观点相对立,故 A 项错误;B 项“是宰相专制”说法错误,故 B 项错误;D 项“不是”说法错误,故 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皇帝制度【名师点睛】中央集权制度内容:(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大权
4、总揽;“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3)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3.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D.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答案】C【解析】由于未经正当选举上台,尽管僭主们“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 ,但最终下场往往
5、非常悲惨,说明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不是经过民主程序上台的领导人不能得到拥护,故 C 正确;A、B、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4.欧洲中世纪商人法的“跨国平等对待”这一特征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它使他们不会因在地方法中不享有资格以及因为地方法律、习惯的其他变化莫测的因素而蒙受损害。该特征源于古代罗马的A. 万民法B. 公民法C. 习惯法3D. 自然法【答案】A【解析】【详解】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境内一切自由民,能够体现“跨国平等对待” ,故选 A;习惯法和公民法只是保障罗马公民的利益,BC 错误;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不能体现“跨国平等对待” ,故排除 D。5.在 18
6、 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作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 。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 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A. 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B.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C. 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过度的直接民主导致“暴民专政” ,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须要实行间接民主、限制地方的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没有体现限制地方权力,A 项排除;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这种间接民主形式是对选民权力的限制,B
7、 项正确;三权分立是对各级政府权力的限制,不符合题意,C 项排除;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没有体现限制选民权力,D 项排除。故选 B。6.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 19 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产生方式不同,体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的妥协性B.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参议院议员通过成年男子(除军人外)的普选产生C. 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D. 英国首相通过议会掌握了部分立法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美国参议院每州两名,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产生,体
8、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的妥协性,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参议院4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故 B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B;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党魁,通过议会掌握了部分立法权,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7.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 ,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 , “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对这种现
9、象认识正确的是A. 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B. 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C. 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D. 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义和团运动爆发后,八国联军侵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没有避免北方战事的发生,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乱民、邪术、列国”等关键信息,可知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故 B 项错误;北洋军阀割据是在 1916 年袁世凯死亡之后发生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叙述的是面对列强入侵,地方官员不服从皇帝宣战诏书,借口各种理由推脱的现象,反映了晚清时期在内忧外患的作用下,中央集权的效能受到冲击,故 D 项正确。8.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到
10、:“北京同那些最富饶的省份的联系被切断时,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辛亥革命D. 国民大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当地士绅的头面人物就不得不就地筹款招兵来平定叛乱。在士绅领导下的这种地方军事化”就可知道是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曾国藩创办湘军、李鸿章创办淮军,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此以后,地方汉族地主掌握军事,这在以前,从未有过,5故 A 项正确,故选 A。BCD 与“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新事物”不符合。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过程9
11、.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A. 太原会战B. 百团大战C. 平型关战役D. 武汉战役【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关键词是“广阔地区” “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 。由此判断大致的战役发生地及其指挥方。 由材料“对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可推断该战役主体为共产党领导军队进行游击战。太原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一场重要战役,故 A项错误。抗战时期彭德怀在广阔华北地区指挥了百团大战,中共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
12、击战争,抵抗了半数以上侵华日军。以上符合材料信息,故 B 正确。 平型关位于山西省东北部,是晋东北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由材料“分散于广阔地区”可知,材料所指战役发生地不是平型关,故 C 错误。 武汉会战亦是抗战初期国民党领导的著名战役,故 D 错误。10.下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 75 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 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B.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C. 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6D.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13、美国特种部队徽章上的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和“缅甸之星”的标志,再根据徽章上面的时间 1942 年,可以判断出这是二战期间中美合作击败日军的历史事件。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在袁世凯即将就任临时大总统时, 临时约法变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对总统的权力作了诸多限制,以防袁世凯专权。这一做法A. 体现了强烈的法制意识B. 因人设法有违宪政精神C. 有效维护了辛亥革命成果D. 直接目的是完善民主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以防袁世凯专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
14、任内阁制,这种因人设法的做法违背了法律精神,故 B 正确,AD 项错误。 临时约法并没有起到防止专制维护共和的作用,故 C 排除。12.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 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 项错误;依据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知此时应该处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15、运动,故 B 项正确;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7于第二次合作,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关注农民是不符合史实的,故 C 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始的,故 D 项错误。13.解放日报提到“在举行了这种诉苦大会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俘虏兵打开了眼睛,他们立即就觉悟到一系列的问题,立即就自动要求加入我军,与蒋介石和帝国主义者拼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诉苦会能够俘虏大量士兵B. 诉苦会是反对蒋介石和帝国主义的唯一途径C. 诉苦会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D. 诉苦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诉苦会导致俘虏的国民党将领直接变成人民解放军的成员,说明诉苦会在解放战争
16、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故 D 正确;俘虏敌人主要是战争作用,故 A 错误;B 中唯一说法绝对;材料论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故 C 错误。14.有学者认为:从 1840 年至 1945 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应是是A. 第二次鸦片战争B. 甲午中日战争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
17、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反映了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属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故 B 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只有洋务派,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 项错误。辛亥革命的民主革命思想与维新变法思想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 C 项排除。抗日战争在 1945 年结束,故 D 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815.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据此可知列宁认为A. 俄国参加一战引发了二月革命B.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C.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
18、条上最薄弱的环节D. “一战”前夕的沙皇政府的统治最脆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列宁认为: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收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从而引发了二月革命,A 项正确;战争是革命的导火索并非根源,B 项不对;C、D 材料都没有体现。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16.法国元老院为表彰拿破仑的功绩,宣布用法国军队在历次战役中缴获的 1250 门大炮为原料,熔化后铸成凯旋柱,耸立在旺多姆广场上。1871 年,巴黎公社作出决议拆毁凯旋柱。这表明巴黎公社A. 向往和平反对争霸战争B. 与资产阶级政权针锋相对C. 反对政府宣扬个人崇拜D. 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影响【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潍坊市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