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2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 2018-2019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1.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旨在以体液交换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内环境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分析题图,根据箭头个数与指向,图中 A 是血浆,B 是组织液,C 是细胞内液,D 是淋巴。【详解】内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环境,主要由细胞外液 A 血浆,B 组织液, D 淋巴组成;C 是细胞内液,是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不属于内环境;故选 C。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
2、的是A. 人体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 人感觉到寒冷时,细胞外液温度一般在 37以下C. 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D. 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2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包含内环境成分的稳态及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 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A 正确;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兴奋使人感觉到寒冷,人体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以保持细胞外液温度保持 37,B错误;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C 正确;内环境的稳态包含内环境成分的稳态及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因此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达到稳态,D 正确;故错误的选 B。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激素、突触小泡和氨基酸 血红蛋白、
4、0 2和葡萄糖 葡萄糖、C0 2和胰岛素 Na +、血清蛋白、尿素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细胞内液成分不属于内环境。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详解】突触小泡存在于突触小体内部,即神经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错误;血红蛋白运输 O2,
5、存在于红细胞内部,是细胞内液成分,不属于内环境,错误; 葡萄糖、C0 2和胰岛素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Na +、血清蛋白、尿素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故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B. 。4.下列关于血浆的说法正确的是A. 血浆中除水以外,含量最多的是无机盐B. 人喝醋后,血浆会由略偏碱性变为偏酸性3C.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 血浆中的病毒会被效应 T 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清除【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血浆的组成、性质及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问题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人体 pH
6、 稳态的维持:(1)稳态维持的原因: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如 NaHCO3-H2CO3、NaH 2PO4-Na2HPO4等;(2)维持机制: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详解】血浆中除水以外,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A 错误;人喝醋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维持 PH 平衡,血浆不会由略偏碱性变为偏酸性,B 错误;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 正确;抗体与血浆中的病毒结合后形成细胞集团或沉淀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效应 T 细胞特异性识别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 错误;故正确
7、的选 C。5.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发生过敏反应时,结构 l 的通透性会降低B. 丙液和乙液可以通过结构 2 相互渗透C. 正常状态下,含物质种类最多的丙液D. 甲液、乙液和丙液构成了外界与细胞物质交换的媒介【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知识点为内环境;图中甲液为血浆、乙液为淋巴、丙液为组织液,1 为毛细血管、2 为毛细淋巴管、3 为组织细胞。4【详解】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入组织液,组织液增加,A 错误;淋巴是组织液通过淋巴管壁渗透产生,B 错误;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基本相同,血浆中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多,正常状态下含物质种类最
8、多的甲液,C 错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的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外界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 正确;故正确的选 D。6.健康人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0mL,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输人的溶液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B. 血浆和生理盐水中 NaCl 浓度相同C. 输液后,细胞内液 Na+的浓度大于细胞外液D. 输入的 Na+中 50进人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实质、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9、主要包括渗透压、pH 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 Na+和Cl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来源于 Na+和 Cl 。【详解】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液,随血液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A 正确; 血浆和生理盐水中 NaCl 溶液的渗透压相同,但浓度不同,B 错误;细胞内液 Na+的增加小于细胞外液 Na+的增加,C 错误;输入的 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D 错误;故选 A。7.甘氨酸是脊髓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的 Cl-通道开放,使 Cl-内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脊髓神经元
10、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 甘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抑制其动作电位形成C. 甘氨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D. 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不会引起膜外电位的变化【答案】B【解析】5【分析】本题以文字信息为素材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从题文提取有效信息,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结合题文信息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分析题意,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导致 Cl 内流,进而使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即静息电位)增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详解】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K 外流使细胞膜两侧的电位为外正内负;A 错误;甘氨酸
11、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导致 Cl 内流,进而使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增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B 正确;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以胞吐的方式释放,C 错误;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导致 Cl 内流,进而使外正内负的膜电位增大,D 错误;故之前的选 B。8.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影响渴觉的形成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下丘脑功能,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和理解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
12、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详解】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受损,体温调节能力下降,A 正确;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受损,血糖调节能力下降,正确;由于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所以下丘脑损伤影响甲状腺激素分泌量,正确;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受损影响兴奋向大脑皮层传导,从而影响渴觉的形成,正确;6故选 D. 。
13、【点睛】人的下丘脑既是神经调节的中枢,又是激素调节的重要结构。它是人体体温调节的中枢,是合成抗利尿激素的器官,是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它的某一区域与胰腺分泌胰岛素有关。所以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以上功能都受影响。9.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激素能参与细胞多项生命活动B. 激素是有机分子,能高效得调节生命活动C. 激素通过体液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D.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不能作为医疗上血样检测物【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激素的化学本质、生理作用及激素的作用特点,对选择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激素是由某些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
14、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的化学本质不确定,有蛋白质类的激素如胰岛素,有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等;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详解】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A 错误;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有机物,其调节生命活动具有微量和高效等特点作用,B 正确;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全身,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C 错误;激素在血液
15、中含量很少,临床上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D 错误;故正确的选 B。【点睛】需要注意的是 A 选项,要明确激素不能参与新陈代谢,只能对新陈代谢活动进行调节。10.先天性无胸腺的裸鼠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 给无胸腺裸鼠进行器官移植更容易成功C. 无胸腺裸鼠能产生效应 T 细胞,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D. 无胸腺裸鼠应完全没有免疫功能,需饲养在无菌环境中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借助裸鼠特点考查胸腺作用及免疫类型及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缺少胸腺的鼠,造血干细胞将不能正常发育成
16、T 细胞,T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识别和呈递抗原,但少部分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淋巴细胞,因此缺少 T 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在细胞免疫中,T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因此缺少T 细胞,细胞免疫丧失。【详解】体液免疫中大部分抗原由 T 细胞呈递给 B 细胞,由于缺少 T 细胞,体液免疫功能降低,A 错误;无胸腺裸鼠体内缺乏 T 淋巴细胞,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 T 淋巴细胞,因此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B 正确;无胸腺裸鼠无细胞免疫不能产生效应 T细胞,但能通过体液免疫特异性识别抗原,C 错误;无胸腺裸鼠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免疫功能缺失,则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D
17、错误;故正确的选 B。11.冬天,穿着单薄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的室外一段时间,机体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A. 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 胰岛素含量升高C. 血糖因消耗明显下降 D. 毛细血管舒张【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室外寒冷时,体温调节过程: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寒冷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A 正确;寒冷时,机体通过调节
18、,细胞代谢加强以增加产热量,血糖消耗量升高,胰岛素含量下降,B、C 错误;寒冷时,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D 错误;故选 A。12.4 名受试者分别饮用 l00g 葡萄糖后,在 180min 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8A. a 的尿液里很有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B. b 曲线在前 30min 内血糖升高与肠道吸收有关C. c 在 120min 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D. d 代表的个体平常容易出现头晕等缺乏能量的症状【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血糖调节障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形中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据图
19、分析,正常人血糖的浓度是 80120mg/dL,相当于 0.81.2g/L;由此可判断,a、b 两人是高血糖患者,而 a 血糖浓度高于 160mg/dL,属于糖尿病患者,c 是健康人,d 是低血糖患者。【详解】a 曲线进食后血糖居高不下,可能是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尿液里很有可能会检测出葡萄糖,A 正确;b 曲线在前 30min 内血糖升高是因为肠道吸收葡萄糖所致,B 正确;c是健康人,在 120min 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氧化分解,C 错误;d 血糖浓度低于0.6g/L,代表是低血糖患者,平常容易出现头晕等缺乏能量的症状,D 正确;故错误的选C。13.学生在边听讲边看课件边记笔记时,参与活动
20、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 W 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 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 S 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大脑皮层 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脑的高级功能,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9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人体高级神经中枢。【详解】由题文“学生在边听讲边看课件边记笔记”可知,听讲由大脑皮层 H 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参与,看课件由大脑皮层 V 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参与,记笔记由大脑皮层 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参与,故参与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主要有 A. 。14.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
21、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调节通常比激素调节速度快 B. 神经系统不能释放激素C. 神经调节比激素调节作用范围准确 D. 激素能影响神经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理解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 CO2等) ,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作用时间短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较缓慢
22、,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比较长;。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另一方面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详解】神经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通常比依靠体液运输的激素调节速度快,A 正确;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B 错误;神经调节作用于效应器,作用范围较局限,比激素调节作用范围准确,C 正确;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D 正确;故错误的选 B。【点睛】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
23、特点比较: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10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15.下图表示健康人和 Graves 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 A、B、C 为三种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Graves 病人体内 C 含量偏多,A、B 含量正常B. Graves 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C. 图中抗体与激素 B 能与同种受体结合D. A、B、C 都需要血液循环来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属于信息题,要求学生能分析获取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解释问题。由图可知,激素 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 B 是促甲状腺激素,C 为甲状腺
24、激素,Graves 病人自身具有 B 激素的抗体,应该是自身免疫病,据此答题。【详解】Graves 病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激素 A 和激素 B 含量比健康人的低,A 错误;图中抗体作用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Graves 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 正确;图中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均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C 正确;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D 正确;故错误的选 A。16.下列关于免疫说法错误的是A. 人体自身细胞也可能成为抗原B. 过敏是特异性免疫异常疾病11C. 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D. T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临沂市 沂水县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上学 期末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